老公從老家抱回來一只小狗,剛滿月,身體是棕色的,嘴和尾巴是黑色的,胖乎乎的,很招人喜愛。我把它放到了小院,它扭著肉嘟嘟的身子鉆到菜地里,縮成一團,頭緊緊地貼著地面,瞇著眼,身體有點發(fā)抖,怎么叫它都不肯出來。老公說:“它剛離開它的媽媽,有點兒害怕,由著它去吧。”兒子也從屋里跑出來,說:“我看看咱家的小狗?!眱鹤佣毫硕核?,它不但不理兒子,身子反而抖得更厲害了。我說:“別理它了,它找媽媽呢。臭小子,等你上了高中,就要去住校了,離開了媽媽,行不行?”兒子一撇嘴:“怎么不行?”
第二天早晨,到院里一看,小院的菜一片狼藉。我有點兒生氣,沖著小狗嚷道:“看你把我的菜糟蹋成什么樣子了!”嚷完,禁不住又笑自己,小狗懂什么,倒是自己既想得到小狗帶來的快樂,又想吃自己種的菜,有點小貪心呢!要想兩全其美,還是買個狗籠吧。
那晚,下起了小雨。失去了自由的小狗在籠子里嗷嗷叫個不停,像嬰兒在哭泣。我輾轉反側,不能人睡,打著傘去院子里,喂了它火腿腸和水,可是它不吃不喝,兩只前爪用力抓著鐵絲網(wǎng),瞪著眼睛,牙齒用力地撕咬著,嗷嗷的叫聲撕心裂肺。我猶豫了,放它出來會淋病的,不放出來,太可憐了。
我狠了狠心,躺回床上。聽著它的“哭泣”,思緒萬千。我怎么能如此殘忍,讓它不僅失去了母愛,還失去了自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必須學會取舍。思來想去,舍狗而取菜者矣。
翌日,我把小狗送給了一位愛狗的朋友,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它在院子里自由活動,不要籠子,不要繩子。與其說我還給了小狗自由和快樂,不如說是我還了自己心靈的自由和快樂。
兒子放學回來,找不到小狗,有點兒失落。我問兒子我做的對還是錯,兒子點點頭,沒有言語。我望著兒子那無奈又傷心的表情,感到心痛。轉念一想,我又感到欣慰—一學會放手,也是一種愛。想想自從兒子上初三以來,對他的管教就漸趨嚴格。一年中,有“針鋒相對”,也有“糖衣炮彈”。雖然是為了兒子好,但是無形中也給兒子戴上了“緊箍咒”。兒子漸漸長大了,馬上就初中畢業(yè)了,我也要學會放手,讓他在屬于自己的那片藍天下自由翱翔。
我們身邊有許多值得珍惜的人和物,能擁有時請緊緊攥在手心,不能擁有時,請學會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