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詞多義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諸葛亮《出師表》)
三顧茅廬:比喻誠心誠意地登門拜訪或邀請某個人。
顧:拜訪。
倒2:佇立望故鄉(xiāng),顧影凄自憐。(陸機《赴洛道中作》)
顧影自憐:看著自己的影子而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xiàn)多形容自我欣賞。
顧:看。
例3: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素所蓄積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奮不顧身:振作起來奮勇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顧:考慮。
延伸:
當:勢下可當(抵擋)
首當其沖(對著,面對)
安步當車(當作)
負:負隅頑抗(依仗,憑借)
忘恩負義(背棄)
不分勝負(失?。?/p>
備:德才兼?zhèn)洌ň邆?,具有?/p>
關懷備至(周到,盡)
戒備森嚴(防備)
兵:短兵相接(兵器)
兵強馬壯(士兵,軍隊)
兵貴神速(用兵策略)
故:故步自封(與“新”相對)
非親非故(老朋友)
明知故犯(故意)
勝:略勝一籌(超過)
美不勝收(盡)
引人人勝(優(yōu)美的景色)
四、詞類活用
例: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范仲淹《岳陽樓記》)
先憂后樂: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先(后):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后)”。
延伸:
1.名詞作狀語:南征北戰(zhàn)、風起云涌、虎踞龍盤。
2.形容詞作名詞:藏污納垢、舍近求遠、居安思危。
3.名詞作動詞:不脛而走、履險如夷、衣冠禽獸。
4.動詞作名詞:繼往開來、救死扶傷、道不拾遺。
5.使動用法:完璧歸趙、破釜沉舟、汗牛充棟。
6.意動用法:厚今薄古、不恥下問、草菅人命。
練習
1.請指出下面成語中黑體字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1)冰肌雪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行露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蟾宮折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鴟目虎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叱咤風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論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對于中華文化,對于中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有著深遠而廣泛的影響。這一點,從千古流傳的成語典故中可見一斑。下面是《論語·先進》中的一個句子,請你找出其中的成語,并概述該成語的典故。
子日:“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擅長彈奏樂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