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回到鄉(xiāng)下老家,見識了一臺奇妙的插秧機。
只見它仿佛是一只大鯊魚,瞪著兩只紅紅的眼睛(其實是燈),張著大嘴,慢騰騰地走來。它的頭像藍色的飛機,頭旁邊有一個煙囪,下面是發(fā)動機。頭頂中間部分是裝汽油的,頭上像飛機尾巴的兩旁有兩個很大的輪子,像餐館里三個扇葉的大電扇。頭上面還有一個方形的大盤子,再后面,有四個向下斜的長盤子,都是用來裝秧苗的。盤子后面就是駕駛用的扶手,兩個扶手中間有各種按鈕,分為三大塊,分別是“路上行走、田間作業(yè)、空擋、后退、插秧、解除插秧”“機體下降、機體上升”和“主離合器”。最底部有三塊船型的板子,靠著地面行走。
爸爸跳上插秧機開動起來。他選擇的是“路上行走”,我和媽媽好奇地跟在后面。不一會兒,我們就隨著插秧機來到了稻田里。稻田就像一個大大的作文本,正等著爸爸去書寫。
我忽然問爸爸:“爸爸,秧苗是從哪里出來的呢?”爸爸神秘地說:“等會兒你就知道了?!卑职窒劝阉臈l秧盤放在下斜的盤子里,再放些秧盤在大盤子上,準備補秧。他啟動機器,按下“插秧”按鈕,機器就“突突”地動起來。隨著插秧機的腳步,四行秧苗齊刷刷地栽在泥土里。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插秧機四個盤子下面有四個爪子,像豬八戒的耙子,它們前后運動,敏捷地從左右梭動的秧盤上抓下一兩根秧苗,再從后面的孔中溜下來,落到了田里。
我想:“插秧機真方便?。∪绻侨艘桓桓夭?,不知要費多少時間和力氣?!辈灰粫海职志鸵D(zhuǎn)彎了。我要看看爸爸是怎么轉(zhuǎn)彎的。我發(fā)現(xiàn)操作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只見爸爸取走一行秧苗,只栽了三行,我迷惑不解地問:“為什么要空出一行呢?”原來,因為田不直,所以要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轉(zhuǎn)過來再補上空位置。
插秧機可真讓我大開眼界。有了這種高科技機器,種田更方便了!
【指導老師:陳莉 范志鵬】
點評
習作為我們介紹了插秧機的“奇妙”。小作者先描述了插秧機的外部特征,讓讀者初步感受到插秧機的與眾不同,緊接著講述了插秧機是如何插秧的,小作者沒有直接揭示,而是一步步引導讀者跟隨自己慢慢探索,這樣就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吸引著讀者一步步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