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酷愛游山玩水,一年春天,他去杭州探訪好友,走到蘇州界內時,居然一病不起。
王羲之整整病了一個月,身上所帶的盤纏也都已用光了。正思對策,他忽然記起,客棧對面有一個當鋪,印象中那個“當”字已破舊不堪。王羲之叫書童鋪紙磨墨,寫好一個“當”字,叫書童拿到對面的當鋪去當,價格是30兩銀子,少一個子兒也不當。
書童來到當鋪,展開王羲之的字讓老板看,說當30兩銀子。老板細細端詳著,說:“好字是好字,只是帶著些病容,有些不值。”書童回來把老板的話說給王羲之聽,王羲之又重新寫了一遍,讓書童拿去,老板一看,說道:“這個字比那個有力多了,只是帶著些怒氣。就這樣吧,我要了?!?/p>
王羲之有了盤纏,繼續(xù)上路,來到杭州,朋友設了一桌好酒招待他。在座的一位朋友的親戚,開著一個當鋪,想求王羲之寫個“當”字,王羲之說:“我已經寫好了一個‘當’字,你去取回來就是了?!蓖豸酥敿窗旬斊碧统鰜?。那人帶著銀兩直奔蘇州,見了當鋪老板,就說想要回“當”字,老板聽他口音不是本地人,還這么遠跑過來,便想坑他一筆,連本帶利開口要了他40兩,但那人當即同意了。老板有點納悶,就問他:“這個字有什么珍貴的?”那人說:“這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當鋪悔不當初。
那人回到杭州,見了王羲之,拿出了那個“當”字。王羲之接過來看都沒看,就把字撕了個粉碎。王羲之笑了笑說:“生意人最重要的是講究一個‘和’字,我寫這個字時心情不好,現在我再給你寫一個。”于是,展紙磨墨,王羲之運氣著力,揮筆寫下一個很大的“當”字。
這個“當”字經工匠刻制,掛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上,非常顯眼。從此以后,杭州城的當鋪成了全國最出名的當鋪,財源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