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忽視經典閱讀、讀物選擇不當、閱讀無計劃性是當前一些農村中學閱讀教學中的突出問題。我們可以通過端正學生對經典閱讀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學生閱讀的基本方法;指導學生選擇適當?shù)慕浀涿瑢W會制訂閱讀計劃;開展經典名著閱讀競賽,做到以賽促讀等途徑,切實提高農村初中語文經典閱讀課程的質量。
【關鍵詞】經典閱讀課程 語文教學 農村初中
【中圖分類號】G3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5-0070-03
經典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7~9年級學生的閱讀提出了12點要求,內容涉及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閱讀范圍等諸多方面,其中提到“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并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鑒賞能力。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僅靠綜合課程穿插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在課時允許的情況下,開展有效的經典閱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從農村初中語文經典閱讀課程的現(xiàn)狀出發(fā),探討農村初中語文經典閱讀課程實施的有效途徑。
一 農村初中語文經典閱讀的現(xiàn)狀(以筆者執(zhí)教的中學為例)
筆者執(zhí)教的中學是一所邊遠的農村初級中學。為了解閱讀教學情況,筆者在全校范圍內發(fā)放了中學生閱讀現(xiàn)狀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問卷,筆者發(fā)現(xiàn)如下不良傾向:(1)忽視經典閱讀,71%的學生對經典閱讀缺乏興趣,甚至有22%的學生認為閱讀會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2)讀物選擇不當。不少學生以獵奇的眼光選擇讀物,一味追求“奇”“巧”,偵探故事、言情小說、武俠小說才是他們的最愛。雖然30%的學生購買了《西游記》《論語》等名著,但大多是老師或家長要求購買的,買來后被學生束之高閣,表示自己曾經閱讀過經典名著的學生僅有10%。在這些學生眼中,閱讀是和上網(wǎng)、看電視一樣的消遣娛樂方式,而非學習方式。(3)閱讀廣泛,但沒有計劃性,良好的閱讀習慣尚未養(yǎng)成。只有16%的學生表示會制訂閱讀計劃,并持之以恒地按照閱讀計劃閱讀書籍,并做好讀書筆記,在閱讀中獲得人生的有益啟示。針對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開展經典閱讀教學呢?
二 農村初中開展經典閱讀的途徑
1.端正學生對經典閱讀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的理論性和工具性都很強。語文學習的內容雖然紛繁復雜,但是濃縮起來就是“聽說讀寫”。通過語文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我們常說:“文史不分家”,說的就是語文和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存在互通性,閱讀是學好其他科目的利器。所謂經典閱讀,指的是所有在人類歷史文化發(fā)展長河中積淀的精神文明成果。因此,經典閱讀不必局限于文學名著,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的經典名著也可以選取趣味性較強、文筆流暢的推薦給學生閱讀。比如,筆者曾向學生推薦《史記》《山海經》《徐霞客游記》《君主論》等古今中外各學科的經典作品。閱讀經典名著的過程,就是與古今名人進行思想交流的過程,就是體悟人事變遷的過程,就是人格健全、心靈成長的過程。一堂成功的經典閱讀課,不僅是閱讀技巧的訓練課,而且是學生閱讀體驗的精神洗禮。雖然語文教材選取了不少經典名著中的名篇,但是我們應明白一個道理: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取得質的飛躍,就必須在閱讀量上先做文章。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適當選取經典名著中的優(yōu)秀篇章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外自覺閱讀。許多優(yōu)秀的學界前輩在這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如魏書生老師不拘泥于課文內容,大膽壓縮課內閱讀,將經典名著大膽引入課堂。在他的課堂上,中外教育學動態(tài)、國內外科技最新消息、各科經典名篇紛紛登場,學生突然發(fā)現(xiàn)沒有了現(xiàn)成的“參考答案”,但從閱讀中學會了獨立思考。
筆者曾經在課堂上精心選取《世說新語》中的篇目進行閱讀教學,雖然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尚顯吃力,但是《陸績懷橘》《王戎鉆李》《王藍田性急》等故事通過筆者的展示,使學生對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文人的生活場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幫助學生克服了對文言文的畏難情緒。課后,學生們紛紛向筆者詢問是否可以代買《世說新語》和《古代漢語詞典》。更為可喜的是,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大有提高,其功效也逐漸反映在作文訓練中。不少學生在此后的作文訓練中也開始引用《世說新語》中的故事進行議論說理,文筆變得生動自然。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學生閱讀的基本方法
作為教師,我們都深知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在經典閱讀教學中,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哪些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值得我們推廣,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
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全面介紹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等多種閱讀方法,并提供具體的經典名篇讓學生進行單項練習和綜合練習,讓學生熟能生巧,真正讓學生的經典閱讀在質和量上都獲得巨大的提升。
筆者嘗試向學生介紹我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冻ㄏκ啊肥且徊可⑽募?。筆者以《朝花夕拾》中的名篇《阿長與〈山海經〉》為例,讓學生分別操練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等多種閱讀方法,指導他們利用略讀、默讀的方法學習《阿長與〈山海經〉》;指導他們在略讀的基礎上對一些精彩片段進行仔細閱讀,綜合運用批注、摘抄、札記、讀書卡片等方式,力求深度挖掘閱讀材料的內涵,加深對經典閱讀書目的理解。例如,為了讓學生操練略讀,筆者設置了以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閱讀問題:(1)阿長為何得名?她與魯迅是何種關系?(2)文章圍繞阿長記錄了幾件事?在少年魯迅的心中,對阿長的感情經歷了幾次變化?(3)如何理解阿長的“神力”?(4)從本文中,你獲得了哪些描述人物形象的方法?這些問題有些可以通過閱讀文章得到答案,有些問題卻無法直接解答。那些需要探尋得到的答案能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未能找到答案的問題則持續(x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繼續(xù)閱讀文本以找尋答案,最終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3.指導學生選擇適當?shù)慕浀涿?,學會制訂閱讀計劃
在經典閱讀課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階段來推薦適當?shù)慕浀涿椭麄冎朴喎献陨韺嶋H的閱讀計劃。學生的閱讀計劃至少應包括閱讀目的、閱讀時間、閱讀書目及章節(jié)等內容,要注意循序漸進,應摒棄“填鴨式”教學,閱讀書目要少而精,具有鮮明的代表性。在七年級的教學中,筆者只推薦《世說新語》《嘗試集》《朝花夕拾》三本書。此外,購買經典閱讀書籍需花費一定金錢,閱讀經典書籍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教師最好能夠提供多種獲取渠道,為學生及學生家長減輕負擔。
以近代學者胡適先生的《嘗試集》為例。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干將,胡適先生在引入現(xiàn)代詩方面、在倡導文學革命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相對于魯迅作品的琳瑯滿目,中學語文課本對胡適的作品卻少有選入。《嘗試集》的現(xiàn)代詩通俗易懂,七年級的學生完全能夠接受。因此,筆者選取了《嘗試集》中的《蝴蝶》《十二月五夜月》《病中得冬秀書》《生查子》等篇目。當筆者在七年級的課堂上展示《蝴蝶》原文時,學生哄堂大笑,詩文如下: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有學生直言不諱地指出,這種打油詩他也能寫。筆者一方面指出該生忽視了《蝴蝶》一詩的時代背景,另一方面也鼓勵學生勇敢寫詩,告訴他們其實大師并不神秘和遙不可及。為了鼓勵學生在課后看《嘗試集》,筆者提供了以下幾類獲取渠道:(1)向學校圖書館或老師借閱;(2)班級統(tǒng)一到書店購買;(3)個人網(wǎng)購。筆者向他們提供了網(wǎng)上書城的鏈接。(4)《嘗試集》的電子版本。筆者讓語文課代表通過班級QQ群發(fā)給全體學生,讓他們可以用臺式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方式進行閱讀。
4.開展經典名著閱讀競賽,做到以賽促讀
由于課時的限制,經典閱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學生的自主閱讀。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檢查與督促,學生很容易偏離閱讀目標。因此,教師應運用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來激勵學生,讓他們在競賽中獲得成就感,提高他們的閱讀自主性。
第一,不定期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讀書札記等內容,表彰完成情況良好的學生,通過批評或者私下提醒的方式督促學生認真閱讀。
第二,成立班級書報角,組織讀書報告會、讀書節(jié)、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在經典閱讀課上,教師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組織成立閱讀小組,大家一起讀好書,學會分享好書、分享閱讀經典書籍的心得,將閱讀和會話、寫作連接起來。
第三,經典閱讀故事演講、朗誦比賽。在閱讀經典書籍的過程中,學生記誦了大量的經典故事、名篇名段。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些故事,做到既有輸入,也有輸出,通過閱讀促進會話、作文的訓練。比如,筆者曾以《史記》為例,組織學生開展《史記》故事演講比賽。在學生的口中,艱澀難懂的文言文轉化為平實生動的白話文,鴻門宴、陳勝吳廣起義、劉邦斬白蛇起義、指鹿為馬、紙上談兵等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紛紛出爐,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隨之增加。
綜上所述,由于農村中學的教育教學條件較落后、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等,學生往往對閱讀存在畏難情緒,往往出現(xiàn)忽視經典閱讀、讀物選擇不當、閱讀無計劃性等問題。我們應立足現(xiàn)有條件,在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方面下功夫。我們可以通過改善教學方式,端正學生對經典閱讀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學生閱讀的基本方法;指導學生選擇適當?shù)慕浀涿?,學會制訂閱讀計劃;開展經典名著閱讀競賽,做到以賽促讀等途徑,讓學生自覺、愉悅地進行經典閱讀,營造愛讀、會讀、巧讀的學風,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3]戴艷梅.初中語文經典閱讀教學的嘗試[J].語文教學之友,2013(7)
[4]薛文杰.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經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微[J].讀與寫,2015(13)
[5]唐丹陽.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經典閱讀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0)
[6]何瑞碧.芻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經典閱讀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7)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