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宣判罹患第四期淋巴癌時起,他只剩下了一個身份——抗癌戰(zhàn)士。從2013年9月到2015年5月,在六百多個日日夜夜中,他與病痛殊死較量,與死神擦肩而過,向死而生。
和死神討價還價
2013年7月的一天,李開復在臺灣一家醫(yī)院做例行體檢,醫(yī)生對他說,你平時工作沒有什么規(guī)律,年紀又不小了,難得來一次醫(yī)院,就做個全身核磁共振檢查吧。李開復急著趕回北京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就說:“我的身體好得很,下次吧。”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太太,硬拉著他按照醫(yī)生的要求做了一次核磁共振檢查。
半個月后,李開復在河北承德參加創(chuàng)新工場主辦的創(chuàng)業(yè)者論壇會議。會議中途,他接到了一個電話。他起身走到會議室外面,四十多分鐘后,他面色沉重地交待秘書,通知創(chuàng)新工場的高管開會。他簡短地告訴高管們,他要離開北京一段時間,回臺灣處理一件重要的事情。
李開復下了飛機,讓接機的司機直接將車開到醫(yī)院。醫(yī)生拿出了他的體檢報告單說,你要有思想準備,你再做個復查,你的淋巴系統(tǒng)有一些癌細胞。
“怎么可能?我的身體從來沒有過什么不適的感覺,是不是搞錯了?”李開復有些失態(tài)地大喊著。
在醫(yī)生和家人的勸說下,李開復在醫(yī)院進行了多次的核磁共振、胃鏡、腸鏡檢查。
幾天后,李開復拿到正式診斷結(jié)果:淋巴癌第四期。“目前的醫(yī)學水平,淋巴癌是無法根治的。它會一輩子潛伏在人的體內(nèi)。”李開復突然感覺自己什么也聽不見了,只看見醫(yī)生的嘴無聲地一張一合。
“這就像我的體內(nèi)時刻隱藏著一個裝著引信的炸彈,只要我一不小心,稍稍逾越了它能承受的界限,它就會把我徹底摧毀。”李開復仿佛看見死神猙獰地向自己走來:距離很近,約是一百天的時間。
太突然了,李開復那晚站在自家的陽臺上,望著浩瀚的星空,一顆流星從夜空中孤獨地劃過?!拔疫€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這些年我沒有時間好好陪陪家人,我要活下去,哪怕有百分之一存活的希望,我也決不放棄?!?/p>
和幾乎所有癌癥患者一樣,李開復決心盡力一搏。
他選擇了中西醫(yī)同時治療:每天上午先進行化療,打點滴,瓶子里是五顏六色的預(yù)防性抗生素,十分鐘后,開始強烈反胃。一陣比一陣更猛烈的干嘔,眼淚、鼻涕糊了滿臉。下午是三十多種中藥熬成的藥水,小心地喝一口,比黃連還苦,他不顧一切地大口大口地喝著。
為了方便抽取干細胞做檢查,他的腹股溝被打了幾個洞,并置入了導管。有時強烈的嘔吐會把導管掙脫下來,血從導管中汩汩地往外流,浸透了床單。他從迷糊中清醒過來,拼命按住傷口,叫著向等候在外的家人求救……
療程結(jié)束,再次檢查,那些癌細胞竟神奇地消失了。李開復離開醫(yī)院,強烈的陽光刺得他睜不開眼,喧囂的車流人聲讓他感覺從無盡的黑暗中一下子回到了熱鬧的塵世之中。他忍不住握緊拳頭,大聲喊:“活著真好。李開復,加油!”
改變,來得及
治療期間,李開復開始反思,這次的癌癥當真是突然降臨的嗎?在此之前,自己長期睡眠不好,有輕度的痛風,久治不愈的便秘,身體的不同部位常常出現(xiàn)奇怪的皰疹。但自己內(nèi)心那個瘋狂的欲魔讓他忽視了這些征兆,他要打造的投資帝國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的內(nèi)心有些迷茫了,自己向來都是拯救世界改變世界的,現(xiàn)在竟在癌癥的爛泥里掙扎求生。他去拜見星云大師,大師對李開復說:“你的迷茫說明你對你先前的人生理想有了懷疑,你會嘗試著去改變嗎?”“世界因我而不同,是我一生的理想,我找不到改變的理由?!毙窃拼髱熇事曅Φ溃骸笆澜缫蚰愣煌磕闾裢?。人只是紅塵之中的一粒塵埃,這個世界,多一個你,少一個我,世界都不會有所增減。你執(zhí)著你的理想,會讓你萬劫不復?!?/p>
李開復被這句話擊中了要害,自己一直引以為豪的人生理想竟然暗藏殺機,他開始無情地解剖自己:“順風順水的職場經(jīng)歷,讓欲望無限膨脹。嚴謹?shù)乃季S模式,讓自己在追求利益時變得冷漠無情,過度的名聲讓我的中心軸偏離了人生正確的軌道?!?/p>
是的,自己偏離了中心軸。做什么事情,他都下意識地估算這件事有什么影響力。聽眾不到一千人的演講不去;發(fā)一條微博,粉絲不增加一萬就算失敗。對前來咨詢的創(chuàng)業(yè)者,只見那些自己認為有可能成功的……
一次演講結(jié)束后,李開復在安保人員的簇擁下擠出蜂涌而來的要簽名的人群。他艱難地鉆進汽車,重重地關(guān)門、上鎖,將自己和人群徹底隔絕。車子緩緩駛離,一個身材瘦小的女學生從人群中沖出來,手里拿著一包東西,拍打著車窗,用力地在說著什么。司機問要不要停下來,他斬釘截鐵地說:“不必!”
在獨自一人躺在病床上時,這個畫面會時不時地浮現(xiàn)在李開復的腦海里,心里總是有一些隱隱的疼。
李開復開始思考,如果生命真的還有一百天,自己要怎么度過?要改變,趁著還有些時間,一切都來得及。
陪伴家人:他帶著母親去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每天聽母親講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太太去了當年戀愛時常去的河邊散步,他陪著大女兒去見男朋友,幫著把關(guān)。他帶著小女兒去湖上劃船,拍了許多照片。
好好睡覺:每晚十一點準時睡覺,一定要睡夠八小時,中午再午睡一個小時。而在此之前,深夜兩點睡覺是常態(tài)。床頭的筆記本電腦從來不關(guān),電子郵件送達的聲音一響,無論睡得多沉,他總能立即驚醒,快速回復郵件。
每天只見一個投資人:去歐洲拜訪投資人,每天一個。其他時間就關(guān)閉手機,從容地旅游,品嘗當?shù)孛朗常瑸榧胰颂暨x紀念品。而在幾年前,他用了半個月時間走了十一個城市,會見了六十個投資人,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早餐就在車上解決。
每周運動:一周要爬三四次山,一路上高聲向著遠方大喊,蹲下身來看看路邊的野花。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自己從內(nèi)心到身體有著說不出的輕松,原來在成功之外,生活還有這么讓人愉悅的美。
漸漸地,人們眼中的李開復有了很大的變化,他主動把他的資源和名譽分享給所有的創(chuàng)業(yè)者,無論是否接受過創(chuàng)新工場的投資。在一次旅游中,他還接受了一個大學生的邀請,給只有十個人的旅游團隊做了即興演講。
放手,就擁有全世界
從人生的巔峰墜入死亡的深谷,從名利場的喧囂抵達一個人的沉寂,20個月的時間,李開復回答了一個突如其來的人生命題。
未知死,焉知生。死亡,是一個令人恐懼的詞匯。但你如果悟透了生死,然后淡然處之,死也是“向死而生”,它會演變一種內(nèi)心的自省與對生命本真的追問。
2015年6月27日下午,北京長城喜來登飯店,完全從淋巴癌陰影中走出來的李開復,容光煥發(fā)。他在治病期間寫成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一書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書中講述了他自2013年9月得知罹患淋巴癌以來治療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心路歷程,以及從死亡線上回來的人生思考。
“人在追逐名利時,特別容易迷失自己。當你面對生死關(guān)口,你可能會突然頓悟,去思考生命的意義。過好每一天,給內(nèi)心一個純凈的世界?!苯?jīng)過死亡魔影籠罩之后,李開復對“向死而生”作出這樣的理解。在活動現(xiàn)場,他坦承自己過去的生活重心放在了事業(yè)上,而對生活中的樂趣、家人朋友的愛與世界的美好都有所忽視。經(jīng)過這場大病后,他體會到了前半生無法體會到的哲理,人世間的情感遠比一切名利更為重要。
如果把面對死亡當做一堂課的話,李開復覺得自己在這堂課中補修到了死亡學分。
他認識到健康無價,它是人的生命中最為重要的,沒有它,一切都無從談起。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理由,即使發(fā)生了一場災(zāi)難,我們也不要把它當成一個果,而是當作一個因。當作一個因,任何災(zāi)難都可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珍惜緣分,學會感恩和愛。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應(yīng)該珍惜在人生當中的緣分和愛。學會生活,活在當下,一種美食、一瓶最愛的酒、一件漂亮的衣服,都要第一時間去體驗,不要說什么將來再慢慢去享用。避免一些誘惑,特別機械化地來追求效率,衡量每一天的結(jié)果,會讓我們變成冷漠無情,失去生活中本應(yīng)該有的快樂。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懂得人生到底是為了什么。
有時候,虛驚一場,這四個字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成語,比起什么興高采烈、五彩繽紛、一帆風順都要美好百倍。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又何必非要經(jīng)歷命懸一線,換來這種人生的大境界呢。
李開復懂得了要有一顆平常心。他養(yǎng)病的兩年里,正是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日新月異的時期,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異軍突起,涌現(xiàn)了很多新的商業(yè)模式,特別是大量跟創(chuàng)新工場類似模式的創(chuàng)業(yè)孵化平臺不斷出現(xiàn)。公司高管曾提醒復出的李開復狼來了。李開復淡淡地說:“我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是好事,我們沒有必要壟斷這個行業(yè)模式。相反,如果他們需要幫助,我們應(yīng)該無保留地支持。”
李開復也懂得了取舍,他計劃在創(chuàng)新工場內(nèi)部下放權(quán)力。自己的工作重心將轉(zhuǎn)向制定及調(diào)整公司戰(zhàn)略方向上。更為重要的是,他將減持股份,讓出更多份額來獎勵表現(xiàn)卓越的同事。“我不會再讓自己的每一天過得繁忙無比,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只求余生能夠無愧于心?!?/p>
編輯 陳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