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霞,《小學生拼音報》總編輯,獲評“2015年年度全國十大閱讀點燈人”,成為山西唯一的獲獎者。她帶領團隊建立起一個兒童閱讀推廣體系,并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做到“日有所誦”。
何謂點燈人呢?張梅霞說,“點燈人”出自英國作家斯蒂文森《點燈的人》一詩,現(xiàn)在是兒童閱讀推廣工作者的代名詞。在張梅霞看來,“點燈”就是要照亮別人、溫暖別人?!包c燈人”要以自己的理念、方法、精神,通過閱讀推廣活動,去點燃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同時把理想、信念、價值觀的種子種進孩子的心田。張梅霞強調,一個點燈人的使命是傳播,從自己開始,點亮周圍的人,再帶動周圍的人點亮更多的人,所以,作為“點燈人”,在倡導別人讀書的同時,自己也一定要讀,否則也不能稱之為一個“點燈人”。
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張梅霞就一直堅持致力于兒童閱讀推廣工作。最初,她策劃并發(fā)起了一個名為“幻想中國·書香校園”的活動,當時與科幻作家楊鵬合作,通過作家進校園來影響孩子,讓他們愛上閱讀。在活動中,她和楊鵬給孩子們作講座、作報告,用他們的童年故事和在閱讀寫作方面的心得、方法等來影響孩子。到2007年時,這個活動已經走過了300多所學校,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在慢慢的摸索中,張梅霞認識到不能僅僅依靠某一個作家來推廣閱讀,而是要凝聚更多志愿者,有自己的團隊和模式。于是,總結各方面經驗后,張梅霞帶領團隊建立起了一個“五隊六層”的“閱讀中國·書香校園”兒童閱讀推廣體系。這是一個聯(lián)合出版社、媒體界、教育界各方力量,為少年兒童、小學教師和家長提供閱讀服務的活動。
“受益人群接近千萬人?!睆埫废忌钣懈杏|地說,“我們的活動不僅影響了很多孩子,而且影響了一批校長和學校,這是最關鍵的。有很多學校都是通過這個活動,才打造了自己的閱讀特色,例如山西、上海、重慶、山東,還有三門峽、湘西、合肥、徐州的很多學校。”近10年來,張梅霞帶領著她的閱讀推廣團隊,為學生、為家長、為老師送去了上千場的閱讀推廣活動,基本上每年都要辦100多場。
2012年,張梅霞看到朱永新先生的晨誦微博后受到了啟發(fā)。自此,也開始了她的“日有所誦”。最初是通過博客、微博來發(fā)送,如今她又開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張梅霞日有所誦”。“對于老師和家長來說,一定要知道把什么樣的東西給孩子才是最好的?!彼f。
張梅霞的“日有所誦”影響到了很多人,博客和微博上的粉絲達到了7萬多人,微信的粉絲目前有6000多人。張梅霞表示:“有些老師喜歡跟著我讀,跟著我每天堅持晨誦;有些老師也會幫我錄制一些散文片段,他們自己用錄音軟件錄好了,把音頻給我傳過來,我再發(fā)布出去?!?/p>
隨著兒童閱讀推廣工作不斷開展,張梅霞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要在孩子、教師、家長中推廣閱讀,必須要有一支愛閱讀、會閱讀、堅持閱讀的團隊。從2008年開始,張梅霞就在報社規(guī)劃了全員閱讀行動。按自讀書和共讀書的不同要求,采取員工個人選擇、部門推薦等不同方式選定圖書。
一直以來,張梅霞都主張“閱讀,從源頭開始”,在閱讀推廣方面她也大力推行經典誦讀。近年來,在全員學習中,小學生拼音報社把經典傳承擺在了突出位置,先后將《弟子規(guī)》《三字經》《論語》《大學》《中庸》等定為全員共讀書。每天,都會有半個小時集體讀書的時間。會議室里傳來的朗朗讀書聲使報社看起來更像一所學校。
今年,他們還準備策劃一個“中國孩子讀中國故事”的活動。張梅霞說:“以前小孩都是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我們想讓孩子多讀些中國最經典的傳說、民間故事、寓言故事或神話,這樣的話,孩子從小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就會比較多一些。要做有根的中國人,就要讓孩子了解傳統(tǒng)文化?!睆埫废急硎荆趦和喿x推廣這條路上,她會繼續(xù)走下去,持恒努力、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