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一個挺火的視頻,講東北人的,說如果你在大東北旅游,偏巧遇到有人問你“你瞅啥”時,你一定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嚴(yán)肅對待。看后笑出眼淚。的確,東北人脾氣火爆,說出“你瞅啥”這三個字時,多半是看你不順眼,挑釁,如果你不好好回答,那沒準(zhǔn)就要挨揍。
當(dāng)然,作為一個東北人,我可以很負(fù)責(zé)任地告訴大家:這種視頻看過笑過也就算了,不必當(dāng)真,誰也沒真見東北的大街上血流成河的。我們東北人民也是愛好和平懂文明講禮貌的。
除去脾氣火爆的東北人,有話不好好說的大有人在。我們身邊也總有幾個這樣的酸臉猴子吧——酸臉猴子是東北方言,意為脾氣不好,說翻臉就翻臉,特別愛生氣,開口就愛發(fā)火那樣的人。另一說法是“嘰歪”,其實就是不好好說話。百度了一下,居然有“嘰歪網(wǎng)”。我倒沒興趣點進(jìn)去看看大家是怎么嘰歪的。因為我很討厭那種三句兩句沒說好就甩臉子,發(fā)脾氣的人。有什么話不能好好說呢?
記憶里有位印象非常深刻的老師,那時我們還是小學(xué)生,嬌嫩得像花骨朵一樣?;ü嵌渚陀谢ü嵌涞拿?,多動啊,愛說話啊,這也算不了什么大毛病。這老師就每天跟我們說話沒好氣,但她又不直說,每次說起來都這樣: “你們真行啊,個個都是孫悟空,本事大著呢!”那時我們真的當(dāng)成是好話聽,咧著豁牙子笑得老甜了。聽出不對味是那次拍全班照。照片發(fā)到我們每個人的手里,大家都咧著豁牙子笑得很開心。就連這老師也笑得甜甜的。大家都沉浸在照片里的喜慶氣氛里,老師站在講臺上,酸著一張臉說:“嘿,嘿,你們看,我還真喜歡你們啊,你看把我笑的!”我們就都跟著笑了,老師喜歡我們有什么不好的??衫蠋熀竺嬲f的話就很傷人了,她說:“當(dāng)我真喜歡你們???每次我看到你們都覺得煩,你們能不能把嘴閉上?。 ?/p>
教室里的靜多少年后我都能想起來,像冰窖一樣的冷。那一整節(jié)課,老師存講臺上批改卷子,我們在下面,沒有人說話。
那張合影早已經(jīng)不在了,那位老師也真的不適合當(dāng)老師,早就改了行。但我很不厚道地想,她那樣不會說話,到哪里,應(yīng)該都是不受歡迎的人。
不好好說話的例子太多了。比如那句: “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都來了”,再比如那個逞才的楊修被曹操殺死的故事。
臺灣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蔡康永寫了本書叫《說話之道》。他在書里一針見血地指出來:把話說好,是最劃算的。說話沒有成本,卻考驗人的情商。一樣的事情,不同的表達(dá)會有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像那個機靈有才的楊修,如果他在曹操面前說話能夠謙虛些,能夠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恐怕他不會死得那么早。
很多人一句頂十句。也有人說一火車的話,卻不過是浪費了些唾沫而已。所以才有口若懸河和沉默是金的說法??谌魬液尤舳荚谥刚獎e人的不好,表現(xiàn)自己吹噓自己,那也沒用。在對方情緒激動,不夠冷靜時,適當(dāng)?shù)爻聊?,給人給己思考的空間,倒也是好好說話的另一種體現(xiàn)。
說話是跟人交流的方式。無論到什么時候,都別“嘰歪”,沉下心來,認(rèn)真傾聽,即使人家很無理地問你“你瞅啥”時,也別頂風(fēng)就上,答:“我愛瞅啥瞅啥,要你管!”這可不就麻煩了嗎?電光火石,打一架勢在必行啦。你可以說: “大哥,我覺得你長得挺像我一很想念的朋友的!”得,立馬春風(fēng)化雨,成真朋友了。這是套近乎化敵為友型的。再或者說: “不好意思啊,大哥。眼睛不小心看到您。惹您不高興了。您看,要不,我閉上眼睛?”這是幽默風(fēng)趣,化尷尬于搞笑型的。
現(xiàn)在的社會工作生活的節(jié)奏都很快,每個人心里都恨不得安了一個鬧鐘。為升學(xué),為升職,為了房子,為了人際關(guān)系,焦慮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病癥。所以,有話不好好說也是常事。前些天看新聞,鄭州一公交車上,一位老大爺因為一小伙子不讓座,兩人起爭執(zhí),老大爺猝死在車上。
其實,如果兩人之中能有一個心平氣和有話好好說,不就一個座嗎,能怎么樣呢,何必至于鬧出人命來呢?你煩,我煩,大家都煩。同是天涯淪落人,相互體諒一下能怎么樣呢?
俗話不是說得好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話出口前,想一想,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別以為話是無形的,它也真的會像拔不出來的釘子一樣釘在人心里,說不定什么時候,那釘子就會扎到你自己。
還有一種不得不提,這真是我們同學(xué)普遍愛犯的毛病。就是在外面跟陌生人,跟朋友老師說話客客氣氣。見了父母親人,說話恨不得一句撞人一個跟頭。這種尤其不好。即便是最親的人,也要好好說話。不然,把真心愛你的人的心傷了,彌補起來,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對外人,要好好說話,對家人,更要好好說話。不然,那是病,咱得治。
嘿,講了這么多,有事心里急或者不痛快時,想要罵人或者動手時,能給自己提個醒:咱有話好好說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