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談錢,是家庭財商教育很重要的一步。不過,有許多家長在這方面存在誤區(qū),如在孩子面前裝窮,一味向孩子強調(diào)賺錢的難度等。
家庭教育咨詢師王麗談起一個常見案例:有位小朋友家換了新的汽車,他問媽媽:“為什么我們家換新車了?是不是有錢了?”糾結之下,媽媽告訴孩子:“我們家很窮,換車是因為爸爸工作需要,為了買這輛車還跟別人借了一大筆錢?!?/p>
不過,事實并不像媽媽所說的那樣。之所以告訴孩子“換車很難”,是擔心他會在同學面前炫富,同時也害怕孩子養(yǎng)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事實上,金錢是孩子遲早要面對的事物,家長應抓住契機,和孩子認真地談談錢。
邊體驗邊談錢
在和孩子談錢的具體方式上,王麗建議家長采用“體驗式”方法。
比如,去銀行處理家庭財務相關事項時,不妨帶上孩子,讓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家庭資金是怎樣運轉的。若孩子年滿7周歲,可以為其開設一個活期賬戶,在此過程中讓孩子自己填寫申請表格,向工作人員提問等。如果將孩子的壓歲錢存了定期,到期后不妨帶孩子一起去銀行看看賬戶有什么變化,再將其中余額變化的原因告訴他。
另外,帶孩子到家長自己的工作場所也是一種財商教育??梢愿嬖V孩子,正因為爸爸媽媽有工作,家里才能吃上那么多美食,才能添置家具和購買玩具等?!绑w驗式的財商教育非常直觀,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有關財富和金錢的觀念。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這些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王麗說。
區(qū)分“需要的”和“想要的”
如何科學合理地消費,也是財商教育中的重要問題。家長應引導孩子去判斷,哪些消費是“需要的”,哪些消費是“想要的”。如果孩子能將自己的消費愿望按此歸類,就不會亂花錢了。
此外,王麗建議,家長給零花錢的頻率應與孩子的年齡成反比,每筆零花錢的數(shù)量與孩子的年齡成正比。即年齡越小的孩子,家長給其零花錢的時間間隔應越短,每次發(fā)的錢越少。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應可以一個星期給一次零花錢,高年級的孩子半個月給一次,青春期的孩子一個月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