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蘇東坡的東莞

    2015-04-29 00:00:00林漢筠
    北京文學(xué) 2015年2期

    在中國貶職流放史上,論及流放地方之多、流放時間之長,蘇東坡當(dāng)尊居榜首。“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他貶得離京城越來越遠(yuǎn),一路向南。黃州、惠州、英州(廣東省英德)、儋州(海南),直至在應(yīng)召回京時客死返京途中。他在文學(xué)上的巨大成就,都是在“黃州、惠州、儋州”這三個人生階段確立并高揚的。而那個與惠州相鄰的東莞,亦因為蘇東坡的到訪,增添了無窮的光輝。

    準(zhǔn)確地說,蘇東坡在東莞,并沒有像他在黃州、惠州和儋州那樣懷著一顆悲壯的心情,因為那里是貶職之地,而東莞則是他尋親訪友之處。世間最好的財富就是友誼,作為性情中人,蘇東坡當(dāng)然將東莞的一切當(dāng)成自己的故鄉(xiāng),況且他所訪的朋友竟然是名震南粵的東莞資福寺的方丈比丘祖堂。因與方丈比丘祖堂禪師佛緣極深,是忘年之交,蘇東坡把滿腹心事投入東莞的懷抱,在這塊曾經(jīng)孕育了博大沉雄的嶺南文化的地方,步入了他另一個人生之路,打造他的莞式生活。

    經(jīng)過長途跋涉來到惠州,一聽說東莞竟是一步之遙,尤其是離比丘祖堂住持的資福寺隔河相望,蘇東坡的心便恨不得馬上到資福寺,來這里讀經(jīng)學(xué)佛,修身養(yǎng)心。但一到資福寺,竟然讓曾久經(jīng)沙場的蘇東坡一下子就驚在那里。500羅漢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而那個曾不止一次夢到的德云羅漢竟然位列其中,那陣勢似乎在向他問好。蘇東坡靜靜地立在德云羅漢面前,久久不肯離開。

    在那散發(fā)著佛經(jīng)的清香禪室里,已近六旬的蘇東坡像個小學(xué)生一樣站在經(jīng)書前,“既而謫居于黃,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后讀釋氏書,深悟?qū)嵪?,參之孔、老,博辯無礙,茫然不見其涯也?!?/p>

    往事,隨著那一冊冊經(jīng)書在眼前掠過。

    佇立在佛前,面對香煙裊裊,沒有了聲色犬馬的放縱,沒有了功名利祿的追逐,沒有了風(fēng)刀霜劍的欺逼,也沒有了心若死灰的清冷,就像窗外的斜斜細(xì)雨,恬淡得似乎可以聽到炊煙的說話。他思索著寫一篇關(guān)于羅漢堂的文章?;氐交葜菥铀螅共荒苊?,興筆疾書:

    眾生以愛,故入生死。由于愛境,有逆有順。而生喜怒,造種種業(yè)。展轉(zhuǎn)六趣,至千萬劫。本所從來,唯有一愛,更無余病。佛大醫(yī)王,對病為藥。唯有一舍,更無余藥,常以此藥,而治此病。如水救火,應(yīng)手當(dāng)滅。云何眾生,不滅此病。是導(dǎo)師過,非眾生咎。此何以故?……

    寫罷便倒頭酣然大睡,夢中赤蛇吐珠的景象令他暗暗稱奇。感應(yīng)就這樣出現(xiàn)了,居然還有一個人跟他做了同樣的夢。祖堂法師夜間睡覺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夢。祖堂法師迫不及待地來到蘇東坡的住所。兩人相見,都話夢事,驚訝不已。蘇東坡百感交集,拿來清墨尚未干的書稿,在后面加上兩人的同夢所見。寫道:

    “五百大士棲此城,南金大貝皆東傾。眾心回春柏再榮,鐵林東來閣乃成。寶骨未到先通靈,赤蛇白璧珠夜明。三卜襲吉誰敢爭,層檐飛空俯日星。海波不搖颶無聲,天風(fēng)徐來韻流鈴。一洗瘴霧水雪清,人無南北壽且寧?!?/p>

    蘇東坡覺得還不過癮,干脆拿出比自己生命還寶貴的佛舍利交給祖堂住持。這粒佛舍利是有來頭的呀,這是朝廷賜號佛印和尚——宋代云門宗僧所贈。捧著蘇東坡贈送的佛舍利,祖堂喜出望外,恭恭敬敬將文章和佛寶舍利帶回資福寺后,用金銀琉璃做塔,將舍利藏于塔中,將塔供奉在羅漢閣內(nèi)。蘇東坡曾就資福寺修建舍利塔作銘。

    銘曰:真人大士何所修,心精妙明舍九州。此身性海一浮漚,委蛻如遺不自收。戒光定力相烝休,結(jié)為寶珠散若旒。流行四方獨此留,帶犀微矣何足酬。璧來萬里端相投,我非與堂堂非求。共作佛事知誰由,瑞光一起三千秋,永照南海通羅浮。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對于一個被貶謫的文人來說,蘇東坡的“寶骨未到先通靈,赤蛇白壁珠夜明”這首千古詩句,一時間讓資福寺聲名遠(yuǎn)播,海內(nèi)外朝拜者絡(luò)繹不絕,盛況空前??上г诠?277年,元將張弘范攻陷東莞,取佛舍利進(jìn)京,這粒佛舍利從此不知所終。

    在中國,文人的生命密碼,就是用文人的骨氣提煉出的精神。凡天才,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尤其在天才文人,他們天馬行空,狂放不羈,更是遭遇排斥。泱泱中華五千年,文人貶謫舉不勝舉,他們將滿腔的悲憤不平,孤獨寂寞,凄楚憂傷,和對于生命的執(zhí)著,對于理想的追求,構(gòu)成了貶謫文學(xué)豐富多樣的內(nèi)涵。

    蘇東坡就這樣站成了一種姿勢。

    蘇東坡在東莞的數(shù)篇詩文,將一種化入目光融入血液的基因,將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與東莞歷史文化、人文山水融為一體,華彩橫溢,字字珠璣,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藝術(shù)的享受,更是生命質(zhì)量的吶喊。蘇東坡的筆輕輕一點,歷史便在這里霞光萬丈,資福寺頓時名聲大噪,地位顯赫,位列廣東四大名剎之一,一時譽滿南粵。清代被譽為“嶺南才子”“兩粵宗師”的鄭小谷曾為資福寺撰聯(lián):“北宋訪殘碑,人去未忘羅漢果;東莞標(biāo)古剎,我來曾吃趙州茶?!鄙下?lián):“北宋訪殘碑,人去未忘羅漢果”,講的正是資福寺與蘇東坡的歷史因緣。就在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蘇東坡應(yīng)召北返時,他仍念念不忘資福寺,夜宿韶州(今廣東韶關(guān)),仍寫信給好友朱行中,囑其多護(hù)持資福寺。

    世事滄桑,一切都會被歲月湮滅。而只有文化,只有精神,都夠穿越時空,永遠(yuǎn)活在歷史的長河中。為紀(jì)念蘇東坡,1896年,莞人進(jìn)士鄧蓉鏡在資福寺后捐建東坡閣,嵌蘇氏《羅漢閣碑》(殘石)于壁,直到1953年左右因故被拆。

    貶職最大的希望就是官復(fù)原職或者再入仕途?!皩W(xué)而優(yōu)則仕”,誰不想出將入相,光宗耀祖?“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未應(yīng)愚谷能留柳,可獨衡山解識韓?!边@是蘇東坡曾遭貶帶著一家大小過太行山南行時寫的一首《臨城道中作(并引)》。他在引言里說:予初赴中山,連日風(fēng)埃,未嘗了了見太行也。今將適嶺表,頗以是為恨。過臨城、內(nèi)丘,天氣忽清澈,西望太行,草木可數(shù),岡巒北走,崖谷秀杰。忽悟嘆曰:吾南遷其速返乎,退之衡山之祥也。書以付邁,使志之。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未應(yīng)愚谷能留柳,可獨衡山解識韓。蘇氏一家沿著太行山往南前行,到了趙州臨城時,天氣突然晴朗起來,能清楚地看見太行山的雄姿。中國人歷來都有崇拜山岳的傳統(tǒng),他想這一定是一個吉祥的征兆。這個征兆一定就是自己不可能像柳宗元那樣長期留在貶謫之地,而是像韓愈那樣,很快就會被皇帝召還的。

    他含著淚謄寫韓愈寫給柳宗元的《迎親送神詩》仍記憶猶新?!坝薰攘袅钡牧谠?,25歲時已是“文章稱首”的長安才子,仰慕“古之夫大有為者”,向往于“勵材能,興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滅之聲”,逐步成為文壇領(lǐng)袖,政壇新銳。以熱情昂揚、凌厲風(fēng)發(fā)的氣概,準(zhǔn)備施展自己“輔時及物”的抱負(fù),卻因革新被貶為邵陽(古稱邵州)刺史,行至半路,又被加貶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馬。過著“草中貍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的屈辱生活。10年后,被改派為柳州刺史。到柳州以后,雖是愁腸百結(jié),但他感到在柳州,可以干一番“振發(fā)枯槁,決疏潢污”的事業(yè),施展自己“以利安元元為務(wù)”的抱負(fù)。盡管他那“十年踐踏久已勞”的身體到柳州后又患上了“奇瘡釘骨狀如箭”和“支心攪腹戟與刀”的疾苦,甚至曾出現(xiàn)過“鬼手脫命爭纖毫”的險情,但他仍然拖著病軀,以極大的熱情在柳州傳播儒學(xué), 修復(fù)孔廟;破除迷信,動以禮法;激勵百姓自愛奮發(fā),改變?yōu)E殺牲口的惡習(xí)。同時,他針對柳州的現(xiàn)狀,進(jìn)行重大社會變革:廢除奴俗, 解放奴婢;開荒挖井,發(fā)展生產(chǎn)。由于他的致力治理 ,柳州這座古城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平民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 在貶處,他感悟人生,將哀愁化作巨大的人生動力,即便被貶一方,也要造福一方,留名千古。他曾在柳州城頭寫下《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一詩:“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笨上陜H47 歲,柳宗元就倒在貶所?!傲菖f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為紀(jì)念柳宗元勤政為民,韓愈即興創(chuàng)作了《迎親送神詩》,蘇東坡也懷念這位先人,含著淚謄寫了這篇碑文。

    相對柳宗元而言,同為“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則幸運得多,雖然一貶再貶,但時間不長就返京了?!耙环獬嗑胖靥?,夕貶潮陽路八千?!表n愈反對憲宗皇帝欲倡導(dǎo)的迎佛骨活動,再次重走貶職之路。在潮州貶職的8個月里,驅(qū)除害人之鱷魚,興修水利,推廣北方農(nóng)作物,贖放奴婢,興辦教育,使潮州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yè)。后來人們將整條江改為韓江,將潮州那座山改為韓山。當(dāng)他遇赦北歸過衡山時,便寫下了《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我來正逢秋雨節(jié),陰氣晦味無清風(fēng)。潛心默禱若有應(yīng),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8個月,改變了一座城市,也讓韓愈的精神大放光彩。有關(guān)資料表明,韓愈到潮州之前,潮州只有進(jìn)士3名,到南宋也就是韓愈之后,登第進(jìn)士者就達(dá)172名,這正是他大開教育之功。有民間詩作為證:文章隨代起,煙瘴幾時開。不有韓夫子,人心尚草萊。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事實與蘇東坡想象的完全相反。當(dāng)他還在赴英州(廣東英德)的途中,政敵章惇、蔡京、來之邵等人又不斷地在皇帝面前攻擊蘇軾,說他罪大惡極,貶謫英州仍不足以懲罰。于是,哲宗皇帝又兩次對東坡加重處分,貶為寧遠(yuǎn)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這時的蘇東坡,簡直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囚犯了。

    看著蘇東坡的滿臉愁容,性格開朗的比丘祖堂將蘇東坡引到寺院內(nèi)的千年古樹——再生柏旁。再生柏,顧名思義,曾遭受自然災(zāi)害劫后余生,一枝早就干枯,伸出的枝頭仍頑強地立在風(fēng)中,另一枝郁郁蒼蒼,似乎與晨鐘暮鼓對話。“是心茍真,金石為開”,斜風(fēng)細(xì)雨下的再生柏似乎給了他力量,他的嗅覺頓時敏捷起來,似乎又回到童年,回到眉山家門口那個石門,回到杭州西湖畔那縷縷楊柳。

    “佛言諸法因緣生,再生柏歷千年風(fēng)吹雨打,即便慘遭電擊雷霹也巋然不倒,何況一個曾執(zhí)筆千里的文人?”比丘祖堂的一句話讓蘇東坡茅塞頓開,既然命運給自己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讓自己走上貶職之路,那么就振作起來,像比丘祖堂所言:命實造于心,吉兇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叭松绯?,意所樂則為之,何暇計議窮達(dá)?”既然命運開了這個玩笑,那我就把握命運,不管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粗L(fēng)中的再生柏,他的思緒隨著葉尖上的露珠搖曳著,詩意便在清風(fēng)里發(fā)散?!熬佑胸?zé)于斯世,力能救則救之,力能正則正之?!币皇锥Y贊東莞再生柏的詩娓娓道來:

    生石首肯,奘松肘回。是心茍真,金石為開。堂去柏枯,其留復(fù)生。此柏?zé)o我,誰為枯榮?

    方其枯時,不枯者存。一枯一榮,皆方便門。人皆不聞,瓦礫說法。今聞此柏,熾然常說。

    云從龍,風(fēng)從虎,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的遇合,常常給人適逢其時的美感。蘇東坡之于東莞,東莞之于比丘祖堂,從而有了一場斗志昂揚的東莞惠州建設(shè)演義。蘇東坡再次來到東莞,聽罷祖堂的誦佛后,將自己在謫貶之地惠州調(diào)研來的問題與比丘祖堂一一分析。他知道東莞與惠州山水相連,人情相近,比丘祖堂對東莞與惠州也相當(dāng)了解。他認(rèn)為:一、惠州城風(fēng)景雖然很美麗,青山綠水。但是,由于惠州城四面環(huán)水,出入很不方便,尤其是一些老弱婦女出城砍柴割草和進(jìn)行農(nóng)業(yè)耕作,更不方便。蘇東坡還親眼看見有些婦女到西山去割草而掉進(jìn)豐湖里。二、惠州常年天氣比較炎熱,雨水較多,比較潮濕,疾病流行。由于這里文化經(jīng)濟(jì)都比較落后,故缺醫(yī)少藥的現(xiàn)象比較嚴(yán)重。三、農(nóng)業(yè)耕作技術(shù)比較落后?;葜蓦m然已超越了刀耕火種的時代,但是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少,沒有什么先進(jìn)的農(nóng)耕工具。

    比丘祖堂覺得路通才能財通,蘇東坡完全可以將杭州西湖建設(shè)模式克隆過來。惠州城被西枝江分隔為兩半:歸善縣城那半為水東,惠州府城這一半為水西。西枝江的江水流淌急峻,在西枝江流入東江的交匯處,原來是修有一座簡陋的竹浮橋的,在五月間的洪水中已被沖毀了,現(xiàn)在只能用小艇來擺渡。但是,這個渡口又是城中的交通要道,行人很多。不少人因為船小擺動,人多擠逼而掉進(jìn)河里去,認(rèn)為在這里修一座用船只串聯(lián)起來的船橋比較可行?!皩?,就搞這個‘兩橋一堤’?!痹谄胶T和西山這兩端各筑進(jìn)一段堤,中間造飛樓九間以作橋,而造橋的木料全部改用羅浮山出產(chǎn)的堅硬如鐵的鹽木。按照這個方案建造的橋梁,氣勢宏偉,既可作為西湖中的一個景點,又可以作為一條交通要道,方便居民生產(chǎn)生活。

    歷史再次給蘇東坡提供了生活的案例。蘇東坡還采用比丘祖堂的建議,起用羅浮山道士鄧守安,由鄧道士主持東新橋建設(shè);起用棲禪院長老希固,由其主持筑堤工程。鄧道士在西(支)江上,用40艘船連成20舫,上鋪橋板,“鐵鎖石碇,隨水漲落,榜曰東新橋”(《兩橋詩辛辛苦苦引》)。從此兩岸往來,安全便利:“豈知濤瀾上,安若堂與閨。往來無晨夜,醉病休扶攜。”(《東新橋》)而希固長老見資金不足化緣籌集資金,先“筑進(jìn)兩岸”為堤,再用“堅若鐵石”“白蟻不敢躋”的石鹽木在堤間建橋,取名西新橋。

    紹圣二年(1095年)十月,惠州終于等來這個不朽的書生。書生辦事,意氣風(fēng)發(fā)。他攤開圖紙,建浮橋,立樓橋,筑堤壩,不出8個月這“兩橋一堤”勝利建成了??⒐ぶ眨葜莅傩諝g欣鼓舞,興奮異常,自發(fā)地在城西的西村中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在寓惠期間,東坡還大力推廣水力推磨,推廣“秧馬”,廣泛施藥,救死扶傷,掩埋無名尸骨,抗災(zāi)濟(jì)民,建自來水工程,用自己的真誠厚意惠及鄉(xiāng)親。“父老喜云集,簞壺?zé)o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西村雞?!彼路鹂吹轿羧盏幕男U之地變成了車水馬龍的鬧市,人們安居樂業(yè)的盛景。

    后來,惠州人民為了銘記蘇東坡的功績,便把豐湖的那兩段堤稱為蘇堤,以作永久紀(jì)念。現(xiàn)在,蘇堤已經(jīng)成為惠州的重要文物景點之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闕寫盡人生悲歡離合的吟唱詞,對人生的體悟,對世事的豁達(dá),都顯出一種圓和無礙的通達(dá)和淡若浮云的蒼茫。千百年來,仍舊在人民的心頭彈唱,于思鄉(xiāng)于懷古都是那么悠長恒久地激蕩。詞是寫給與他共進(jìn)仕途的弟弟蘇轍的,兄弟之情、手足之意,淋漓盡致地展示著。那天,在東莞,王朝云彈著這曲千古絕唱,在場人無不感動得落下熱淚。即便是出家多年的比丘祖堂,也緊緊地抓著念珠,一粒一粒地數(shù)著,或許他在捻數(shù)著家鄉(xiāng)的親人,或許他在捻數(shù)著離家的歲月——他真的醉了,是詞讓他醉在東莞的春風(fēng)里。

    “火那么壯大,水卻熄滅它。水那么壯大,土卻掩埋它。土那么壯大,風(fēng)卻吹散它。風(fēng)那么壯大,山卻阻擋它。山那么壯大,人卻鏟除它。人那么壯大,權(quán)位、愛恨、名利卻動搖他。權(quán)位、愛恨、名利那么壯大,時間卻消磨它。時間最壯大嗎?不,是‘心’—— 當(dāng)心空無一物,它便無邊無涯。在名利面前,不須多惆悵,試向東莞探資福?!弊嫣没蛟S在自言自語。文人的力量,要么改變社會,要么豐富社會,“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蘇東坡的東莞,是真性情的東莞。他是一個樂天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痹谫H職生涯中,不管環(huán)境如何艱苦,他都微笑面對,“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比松L(fēng)雨有幾多?笑看我的超然情懷。曾在給資福寺的長老寫的詩中就可以看出“累了就睡覺,醒來就微笑”的精神境界?!笆鞘鞘恰J琴Y福,白老子。身如空,我如爾。無一事,長歡喜。東坡有,老居士。見此真,欲擬議。未開口,落第二。有一語,略相似。門如市,心如水?!保ā顿Y福寺白長老真贊》)

    “門如市,心如水”,蘇東坡的真性情更表現(xiàn)在他對家庭的態(tài)度上。

    如果認(rèn)為,像蘇東坡這樣的風(fēng)流才子,又羈旅他鄉(xiāng),三妻四妾自不在話下,那就錯了。在他的數(shù)百首詩詞中,有三闕詞作讓人摧心扼腕、痛斷肝腸,那就是關(guān)于他三任妻子的作品,表現(xiàn)出他至情至愛的真情。

    王弗是蘇東坡的第一任妻子,她在與蘇東坡共同生活11年后因病逝世。悲痛欲絕的東坡,親手在埋王弗的山頭栽下了三萬株松苗,把自己那一縷相思化成了三萬株萬古常青的松樹,守候在愛妻身旁。在風(fēng)雨中,他問亡妻:“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第二任妻子就是王弗的堂妹王閏之,這個比蘇東坡小11歲的進(jìn)士之女,倒也看中了他的真情性,看中了他的愛恨情仇,感動于蘇軾對妻子的深情厚誼,不顧一切地嫁給這個貶職的堂姐夫。想不到25年后,王閏之因病隨堂姐而去。面對這個陪著他宦海浮沉,絕無怨尤的賢德妻子,蘇東坡痛斷肝腸,寫祭文道:“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許,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淚盡目乾。旅殯國門,我少實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蘇東坡請他的朋友、大畫家李龍眠畫了10張羅漢像,又請和尚給她誦經(jīng)超度,將此10張足以傳世的佛像獻(xiàn)給了妻子的亡魂。

    王朝云,12歲起就侍奉在蘇東坡左右,她被大他26歲的蘇東坡的深情打動著,“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絡(luò)秀不同老,無女維摩總解禪。經(jīng)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姻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狈稣?1年,33歲的朝云病逝,蘇軾將她埋在惠州城西的豐湖邊上,俯瞰二人一起開辟的放生池,一湖凈水,有如朝云的一片丹心,令蘇軾不忍重游?!坝窆悄浅钫戊F,冰姿自有仙風(fēng)。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蘇東坡的眼里流著相思血。

    可以說,蘇東坡對三任妻子的愛都是至情至深,對王弗“年年斷腸”,即便在續(xù)妻之后,亦“不思量,自難忘”;對王閏之做到“生則同室,死則同穴”,真正實現(xiàn)了當(dāng)初的誓言;對王朝云來說,更是“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

    比丘祖堂曾多次跟蘇東坡說,俗人可以按照風(fēng)俗納妾,但蘇東坡總是搖頭,或許他放不下自己曾經(jīng)立下的誓言,他的誓言早就化作了三萬株不老的青松。

    在東莞,蘇東坡顛覆了成功男人“外面彩旗飄飄,家里紅旗不倒”的所謂成功男人的定律,他用真情抒寫了個性東莞。

    責(zé)任編輯""" 張哲

    株洲县| 榆中县| 甘谷县| 吴川市| 涟水县| 清镇市| 句容市| 灵丘县| 乌审旗| 东港市| 秭归县| 乌拉特前旗| 台中市| 垦利县| 舟山市| 普兰店市| 永年县| 永修县| 遂川县| 上栗县| 兴和县| 长白| 文山县| 察隅县| 澄迈县| 古田县| 张北县| 两当县| 潮州市| 北安市| 乌恰县| 阆中市| 永顺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济阳县| 仁寿县| 昌都县| 潜江市| 陵水| 石台县|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