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如果你曾注意過公路自行車賽的一些相關(guān)報道,便很可能見過美利達的這款Reacto Team E。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中,藍波一美利達車隊的Rui Costa略帶喜劇感地騎行在馬略卡島,將這輛車形容為“M.0.R.E bike”。那么,這一來自臺灣品牌的頂級車款是否真的稱得上是“morebike”?美利達現(xiàn)已是臺灣地區(qū)舉足輕重的自行車生產(chǎn)商。藍波一美利達車隊自2014年起開始使用他們的產(chǎn)品。當然,相比市售款,他們會采用質(zhì)量更輕的管胎輪組,而不是合金/碳纖維輪框。在2014年前,藍波車隊并沒取得過任何勝利,但在選用了R eacto后的2014賽季里,他們共取得了14項冠軍。這是否有一部分應(yīng)歸因于他們使用了一輛更優(yōu)秀的賽車呢?
變速器套件組
作為一款高價車型,美利達Reacto Team E裝配的是Dura-Ace D12變速套件,它能提供完美的齒輪變換。當然,安裝在Rotor Flow曲柄上的前機械式換擋也很好用,在整個測試階段內(nèi)未發(fā)生過鏈條掉落的情況。另外,配置的禧瑪諾Dura-Ace direct-mount直裝式剎車,可以通過標準的單管卡鉗提供非常棒的制動力和調(diào)節(jié)作用。
我們曾有幸在其他車型上對這些剎車件進行過測試,比如CanyonAeroad CF SLX。但有所不同的是,Reacto Team E的后剎車是安裝在中軸上的,以盡量減小阻力。
騎手們經(jīng)常會對中軸掛載的剎車的性能保持提出質(zhì)疑,但在測試階段內(nèi),筆者騎著Reacto度過了整個冬天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拋開空氣動力學不談,后剎車不裝在下叉上,至少可以帶來一個非常整潔和醒目的車尾,且使得整車具有極高的剛性。很多時候剎車上會覆蓋著一層鹽堿和泥垢,為此應(yīng)定期對自行車進行清潔,但如果你是那種沒空或懶得去清潔自行車的騎手,就會經(jīng)常發(fā)生問題。
Reacto搭載的牙盤為Rotor Flow+NoQ,這意味著盤是圓形的。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在Rotor曲柄上加裝Q-rings橢圓盤;選用Rotor Flow曲柄表明美利達Reacto希望在空氣動力學方面不存在任何疏漏。Rotor宣稱Flow曲柄在平均功率200 Wh,180 km時可取得26.4 s的優(yōu)勢。對于不經(jīng)常參加計時賽的騎手來說,每公里的提升不過為0.14s。
車架
根據(jù)相關(guān)資料顯示,React,o在時速45km的情況下,空氣動力學性能比Cervelo S5略低0.94%,但是據(jù)稱React,o在整體上更勝一籌,因為它有更好的舒適性和更棒的曲線。之前S5曾因為騎行舒適度不佳而備受批評,而這也正是空氣動力學公路車的一個常見缺陷。
S-FLEX座管和Bio Fibre減震
舒適性的改善歸功于許多新技術(shù)的應(yīng)用。首先是S-Flex座管,嵌入的橡膠經(jīng)過設(shè)計可以壓縮和彎曲,這樣在道路上騎行時不會產(chǎn)生嗡嗡聲。采用這一設(shè)計是為了令座管能夠彎曲,并且不會影響中軸的剛性。美利達發(fā)現(xiàn)在座墊、后下叉和前叉骨的碳纖維結(jié)構(gòu)中引入亞麻纖維可減少高頻振動。因而,Reaclo扭絞處采用了天然的亞麻纖維,使其在高剛性車架的基礎(chǔ)上仍能提供很好的騎行舒適度。
座管夾利索地與上管融為一體,以進一步增加該車架的流線型特征。所有線束都被整合歸并,而在車把下方“奇怪”的銀色物件則是后剎的快拆裝置,D12的電池被巧妙地隱藏在座管內(nèi)部。
幾何結(jié)構(gòu)
該款車型的幾何結(jié)構(gòu)外觀頗具“侵略性”。上管較長,可以鼓勵騎手采取較低和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騎行姿態(tài)。接受測評的自行車的車架尺寸規(guī)格為54cm,但其大小與其他許多車型56cm的車架相近。其車架的疊高量(stack)為559mm,前伸量(reach)為400mm。作為對比,54cm規(guī)格的閃電Venge的前伸量為386mm。Reacto的幾何構(gòu)型表明它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競速機器,而在撰寫這篇綜評時,也僅有幾個有限的規(guī)格可供挑選-52cm、54cm和56cm。
質(zhì)量
評測所用的54 cm規(guī)格車型不含腳蹬的質(zhì)量為7.54kg。ReactoTeam E通過將鞍座替換為碳纖弓座墊和將輪組換成輕量化的DT-Swiss38mm tubs,使整車質(zhì)量得以降低,配上Ultegra腳蹬之后的質(zhì)量為7kg,而UCI對于車重的限制為6.8kg。Fulcrum輪組肯定給這輛車增加了不少份量,因為不含輪組的車重僅僅只有4.76kg!對于一款空氣動力學的車型而言,已經(jīng)不錯了,盡管它比Cervelo S5要略重一點。 騎行 單看外觀常常會受到誤導。美利達的這款Reacto Team E從車架外觀上看幾乎與稍便宜些的Reacto DA Ltd(售價3500英鎊)完全一樣。不過,就騎行感覺而言,兩款車型相差甚遠。Team E不只是更輕,同時其車架和前叉部分都令人感覺到有更高的剛性。這輛車的中軸和前叉具有極高的剛性,能使其在加速過彎和全速沖刺時會更有效率。TeamE的后三角在筆者騎過的所有車型中屬剛性最強之一。
更換輪組也能顯著地改善騎行感受、減輕質(zhì)量、增加側(cè)風穩(wěn)定性和減輕騎行時的生硬感。雖然采用25mm的輪胎能進一步提高騎行舒適度,但是美利達卻逆寬胎潮流,選用一組馬牌23mm輪胎的做法不免讓人有點驚訝。
對于這款高剛性的車架而言,Reacto Team E所能提供的舒適性已經(jīng)值得贊許,哪怕連續(xù)騎行100km也不會是痛苦的事情,當然在鵝卵石或者高低不平的路面上另當別論。作為比較,只能說它在舒適度上要大大強于當下很火的Cervelo S5。
價格
這款在頂級賽事中大放異彩的自行車也有著重量級的競爭對手——Pinarello F8、CerVelo S5、捷安特Propel、S-Works Venge和Cany onAeroad。除了以上這些車型,還有僅需5899英鎊就可以買到搭載了全套D12 Dura-Ace、整合了空氣動力車把和Zipp 404輪組的CanyonAeroad。盡管美利達的舒適度和剛性占優(yōu),但Canyon在價格方面獲得了最高分,以至于許多人很難抉擇這些增加的支出是否值得。
結(jié)論
如果筆者是藍波美利達車隊的成員,肯定很樂意騎Reacto Team E。因為這是一輛極佳的自行車,你騎上去就能立即感受到它的快速。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競速機器,熱衷于進攻,即便是爬坡也感覺非常暢快。這款車架的總體質(zhì)量極高,不過搭配的輪組稍拖后腿,而高達7000英鎊的價格標簽仿佛貴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