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羊習習
環(huán)青海湖騎行,不是40min不是4h而是4個整天。滿視野windows桌面般的湖光山色能讓你看到審美疲勞,而那片由始至終吸引你靠近的圣湖,近在眼前卻揭不開這神秘的面紗。
作為一名體育常不及格,生完孩子才開始運動的騎行菜鳥,我承認我完全是被環(huán)湖騎行可能消耗掉的熱量所蠱惑,而網搜所有的騎行攻略、游記、騎友經驗對青海湖“絕佳”路況的評價,更激發(fā)了我騎行青海湖的熱情。青海湖每年7月都要舉行國際自行車賽事,當?shù)刈孕熊嚶糜螛I(yè)發(fā)展成熟。沿途補給充足,路況優(yōu)良,西海鎮(zhèn)上的租車行就有幾十家。于是在對運動商店進行一番掃蕩后,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開往西寧的列車。
環(huán)青海湖騎行,一般可選擇3日、4日、5日3種行程。我的原計劃是8月1日到4日在4天時間里完成環(huán)湖,但由于天氣原因提前了一天。環(huán)湖起點設在青海湖東面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zhèn),環(huán)湖形式是尊重藏民的習俗順時針進行,從西海鎮(zhèn)開始,經環(huán)湖東路、G109、環(huán)湖西路、G315,到西海鎮(zhèn)結束。
7月31日到達西海鎮(zhèn)后,因天氣預報最近幾日青海湖都有雨,故所我聽從俱樂部工作人員小宋的建議,趁此時天晴即刻出發(fā)。根據我的實際情況,小宋建議我走4日游的經典路線:第1天到達二郎劍景區(qū),第2天到達黑馬河鄉(xiāng),第3天到達剛察縣,第4天回到西海鎮(zhèn)。
DAY 1
西海鎮(zhèn)二郎劍景區(qū),約76 km,晴轉雷陣雨
第1天騎行在環(huán)湖東路和一小段G109上,路途時有起伏,我騎行的全部動力來自身邊的美景和不同于朝九晚五辦公桌電腦前的全新生活狀態(tài)。藍天、白云、青山、綠草、金黃的油菜花,眼角那一抹青海湖神秘的藍,開闊的視野和清新的空氣,令長久往返于單位和家兩點一線的我心曠神怡。
沿途自駕的游客,轉湖的信眾,提供補給的藏民,最多的是成群結隊的騎友,都會友好地用微笑、語言、手勢等互相致意。這種友好是我在過去的生活中甚少體驗的:互不相識的騎友給你加油鼓勁,指點迷津;轉湖的藏民在小憩時對你喊著“加油”;私家車里的小孩大聲朝你喊得還是“加油”;補給點的藏民則會對你喊“加油,離151(即二郎劍景區(qū))還有9 km……”,這些鼓勵令幾乎泄氣的我能夠重振旗鼓繼續(xù)前行。最令我難忘的當然是女孩剛宗和她的家人,在二郎劍附近她家的帳篷里,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和藏族小姑娘秉燭夜談,同榻而眠。
當然,騎行菜鳥的第1天環(huán)湖注定是考驗重重的。由于對自行車了解不多,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距離我最近的那輛白色美利達公爵600,并且強烈要求把鞍座調到最低,以便我坐在上面隨時能夠雙腳著地。漫長的76 km,我從中午11點多騎到傍晚7點多,最不舒服的不是膝蓋或屁股,而是雙肩和脖子。我在路上學會了看碼表,調變速,與自行車磨合,到第2天早晨放心地升高了鞍座。第1天的騎行還讓我知道:在這里不戴手套,一天下來就能擁有一雙完美的熊掌。
DAY 2
二郎劍景區(qū)黑馬河鄉(xiāng)環(huán)湖西路14.3km處,約67 km,晴轉陣雨
第2天的行程是G109國道和一小段爬升的環(huán)湖西路。選擇在此駐扎是因為其是青海湖最佳的觀日點。路況較第1天好了許多,距離為4天中最短的,故而相對輕松。
和平時旅行不同的是,住宿時還需考慮自行車如何安放。青海湖沿線的一些旅館會提供停放自行車的地方,當然沒有專門的停放處也不要緊,因為停在哪里都安全。西海鎮(zhèn)各騎行俱樂部提供的自行車都是無需上鎖的,配備的駝包也順利通過了前一晚雷雨交加的考驗。出發(fā)前小宋幫我調好自行車,還配了工具包,很幸運的是,這4天我連打氣簡都沒用過。
這一天我早早到達了目的地:環(huán)湖西路14.3 km處旦切家的帳篷旅館。這里是環(huán)湖唯一近距離接觸青海湖之處和最佳的觀日點,也是包車去茶卡鹽湖的一個往返點,游客的來源已由常見的青甘陜地區(qū)擴展到了五湖四海,這一片的帳篷旅館提供的接待服務相對更為規(guī)范。在往返湖邊的小坡上,我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行動變得緩慢了。隔壁帳篷的美女提醒我,這里的海拔在環(huán)湖全程中略高。不過填飽肚子后,我又可以舉著相機活蹦亂跳了。
DAY3
黑馬河鄉(xiāng)剛察縣,約122 km,陰轉晴轉中雨
由于昨天晚飯后陣雨連綿,所以夜宿湖岸卻留下了見不到星辰的遺憾,只在半夜看到了玉盤般的明月。清晨的天氣尚佳,湖邊滿是等待日出的游人,還有擺出可愛造型的孩子和攝影達人們的長槍短炮。
我曾站在城市的高樓和黃山之巔看日出,但青海湖的日出給了我更多莊嚴與肅穆的感受。圣湖靜謐的色彩環(huán)繞著水岸,飛鳥在彩霞間穿梭,鮮艷的經幡在晨風中獵獵作響,魁梧的大漢與佝僂的老者虔誠地轉湖朝拜。來自喧囂塵世的心沉淀至此,感受著大自然久違的寧靜以及人對天地萬物原始的敬畏。
第3天的騎行在環(huán)湖西路和G315國道上。這一天的行程最長,但環(huán)湖西路卻騎得相當舒服。
趁著吃飽早餐的勁兒一早就到達了鳥島,于是一鼓作氣趕去剛察。過鳥島上了G315國道,午餐時間我啃著大餅,與神奇的天路一一青藏鐵路來了一場美麗的邂逅。
和烏云賽跑了一天,卻在剛察入住前的最后幾分鐘被淋了一場冰冷的雨水?,F(xiàn)在是8月初,這里有太陽的時候連鞍座板都是燙的,可一下雨,氣溫就變得很低。我索性早早休息,但錯過了剛察補給點據說相當棒的牛羊肉。躺在床上回憶,許多攻略過了鳥島就語焉不詳了,其實鳥島到剛察這一段,風光也是不錯的。
DAY 4
剛察縣西海鎮(zhèn),約87 km,陣雨
遭遇了前一天的淋雨,最后一天的陣雨已不怕了,無非是雨衣的穿、脫與鞋子的替換。至此,防曬霜、戶外鏡、頭巾、騎行褲、手套、護膝、褲腳帶、防曬服、沖鋒衣、抓絨服和睡衣,統(tǒng)統(tǒng)用上,沒有一件多余。吃過熱騰騰的羊肉包子后,感覺在風雨天依然充滿能量。
出剛察的大坡并不可怕,遭遇上坡,菜鳥只要施展必殺技——“推功”即可。能留在這一段的騎行者都是些專業(yè)車隊了。環(huán)湖中前前后后曾遇見幾次已成為熟人,有個領隊對于他們剛上山頭就休息而我能推著車從他們面前晃過去的情形,不禁露出了崩潰的表情。但是考驗在下坡,這真是我這輩子見過最長最陡的下坡,車輪隨著碼表越轉越猛,風一般的車速令我這個菜鳥肝顫到四肢發(fā)軟。
比大坡更討厭的是大風。這一段路多為逆風,下坡踩不動倒是其次,任性的風兒拼命把車往路基下推。這時往往是暗自慶幸自己還好不算瘦。
比大風更駭人的是呼嘯而過的大車。無論同向逆向,暢游G315的大車們都愛飛馳而過,留下一串搖搖欲墜的騎行者。當然秘訣還是有的,只需在大車過后的延遲2s內,與車風反方向發(fā)力握住車把,自行車自然也就穩(wěn)了。
剛察到西海,雖然離湖邊遠了些,卻有著一路最美的牧場,不經歷這一段的騎行將留有遺憾。長長的下坡使自行車變成了電動車,騎行時的速度加快多了。
看著公路盡頭越來越近的西海鎮(zhèn),我明白4天的騎行將臨近尾聲。這次騎行是我第一次獨自一人深度游歷家鄉(xiāng)以外的地方,也許沒有遇見最好的風景和天氣,卻與這一方水土有了朝夕相處的最親密接觸。以后無論我身在何方,有著怎樣的境遇,都能夠憑借著這份情結,鼓勵自己探索未知的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