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璐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沒有作業(yè)的星期天,我約上幾個要好的同學(xué),到百尺潭去游玩。
正是干冷蕭索的冬季,路上行人稀少。樹木都光溜溜的,讓人一眼就看到了大山的深處。那些在其他季節(jié)里被遮掩起來的溝溝壑壑、峻巖危峰,這時全然暴露了出來。特別是山谷里的那些龐大巖石,過去只能看到它們極小的一點,現(xiàn)在一覽無余地顯現(xiàn)了出來。
我們沿著溪水左邊的棧道輕松地走著。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新鮮。山谷靜得連殘葉落地的聲音都可以聽到。山谷下的清泉,高山流水般地?fù)軇又覀兊男南摇?/p>
很快,我們來到了第一道瀑布前。這道瀑布是由上游兩條山溪匯聚而成的。瀑布并不高,瀑水也不大。但瀑布下面的潭水卻滿滿的,清澈得發(fā)綠。我遺憾不能下到潭邊,近距離看看這水如此碧綠的奧秘。不過,我們在途中又遇到了幾掛瀑布,水是淺了些,但綠得發(fā)亮,煞是動人。
走著,走著,百尺潭就在眼前了。和來時的預(yù)想一樣,瀑流極小極小,只是那么淡淡的一抹。站遠(yuǎn)了,幾乎不能覺察到那是水,一點似煙如霧的意境罷了。臨近了,才看得真切。絲絲縷縷的一掛,那么窄小,斷斷續(xù)續(xù)的樣子,幾乎不能連在一起。但畢竟懸崖太高了,水跌下來,速度越來越快,完全化成了精靈般的煙雨。
我們驚異于潭里的冰雪。這里前段時間顯然降了雪。瀑流落下的地方,也許最寒冷吧,雪不易融化,一直保留著,而且堆得很高。危崖的半空,也有那么兩堆,執(zhí)著地留存著。感覺潭里的冰特別厚,我們懷疑整潭水都被凍結(jié)了。搬起大塊的石頭砸過去,石塊滑向遠(yuǎn)處,冰面上一點印跡都沒有。但潭底的水,還是從岸邊的冰隙里溢了出來……
在百尺潭流連了半天,我們才不舍地離去。
回去的路上,我們依舊在想,百尺潭的潭冰到底結(jié)得有多厚呢?
指導(dǎo)老師:賈曉紅
【點評】這趟旅程從一開始便有蕭索之氣。光溜溜的樹干、龐大的巖石、砸在冰面上滑出去的石塊,更讓這種“寂”與“冷”的味道貫穿了整個行程。景是冷的,小作者一行的心卻是暖的。荒山棧道上的輕松步伐、百尺潭邊的浮想聯(lián)翩……一系列的冷與暖、靜與動的對照,讓習(xí)作平中見奇、敘中有情,讓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