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勛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題的選擇,注重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考核辦法,從而使學生自我完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歷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檢驗;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5-0090-01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一個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必備能力。合作學習注重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師生互助互動,小組交流合作,挖掘?qū)W生潛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和社會技能。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常常是注重備課講解,忽略了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導致有的同學為了應付考試只注重知識的記憶。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使學生分組討論,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同學參與課堂教學,提高理解分析能力。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一步提升教學質(zhì)量,形成了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出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原則,創(chuàng)設出更加和諧以及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和管理模式概述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倡學生自愿選擇組員,并選出一位組長。組長帶領組員共同合作學習,完成學習目標。組長可根據(jù)本組學員的特點,對大家進行職責分工。如可選一名字寫得好的同學作記錄員,讓其負責記錄數(shù)據(jù)和討論結果等。再選一個口才好,思維敏捷的同學擔當本組的首席發(fā)言人,負責本組陳述觀點與總結等。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表現(xiàn),組長可以進行角色調(diào)換,給每個組員提供展示個人能力的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充分闡述自己的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歷史知識規(guī)律,并學會相互幫助,實現(xiàn)學習互補,增強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課題的選擇
不是每節(jié)歷史課都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課程選擇教學方法。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習課題的選擇。先讓學生進行課題的討論,對解決不了的問題或不同意見提出來供大家分析,在集體討論中,學生更加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問題的認識程度。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一定要掌握好時機,在合適的時間選擇恰當?shù)倪x題,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出最佳作用。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憑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遇到的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囊龑?,指導學生解決難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此時最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問題的設計和內(nèi)容的安排上要掌握尺度,設計合作探究的問題要符合當代青少年學生的理解能力,既要富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又不能太過深奧,這樣的問題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小組合作學習要結合內(nèi)容查找資料、研究資料,并提出問題、探究問題、找到解決方案,還可以拓展衍生知識面。但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偏離了課題研究方向時,教師要及時矯正。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能使學生獲得知識,還能使學生感到愉悅,提高學習積極性。例如,老師在講解唐朝歷史的時候,可以安排學生討論電視劇《武則天傳奇》中與史料記載不一樣的歷史事件,加深學生對歷史的了解。有時,教師還可以針對特定的歷史事件,讓小組成員對歷史角色進行串演,因為通過學生生動的表演,學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歷史事件。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討論、探索、研究,改變原有的、單一的、被動的靜態(tài)學習方式,為歷史學習開創(chuàng)出一條新型教學之路。
四、檢驗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考核辦法
(1)科學合理地進行評價是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法寶。其中,小組成員的相互評價是基礎評價環(huán)節(jié)。(1)小組成員之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互評的側(cè)重點是先評價合作態(tài)度,再評價合作質(zhì)量,最后評價創(chuàng)新,循序漸進。如果評價機制不合理,就會導致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出現(xiàn)學生之間亂哄哄的議論,無組織、無紀律,甚至出現(xiàn)學生不著邊際地亂說,沒有對問題進行思考和交流,浪費了寶貴時間。(2)教師要做好監(jiān)督,在組與組之間走走轉(zhuǎn)轉(zhuǎn)、聽聽看看,關注學生個體性差異和小組差異,調(diào)動各組成員的積極性。各小組長負責把本組的討論結果收集起來,交給老師定期舉辦“歷史學習小組成果展覽”。教師要不斷矯正自己的教學方向,使小組合作學習向著良性循環(huán)的方向發(fā)展。(3)目前對歷史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又要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每個人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過程進行評價,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制定一份細節(jié)考核表(篇幅所限,表略)。其中,準備充分35分、積極參與15分、觀點明確15分、論據(jù)充分15分、語言表述10分、善于傾聽10分。總評分:優(yōu)100~85分,良85~75分,中75~60分,差60分以下。
五、結束語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培養(yǎng)團隊精神。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指導學生學會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學習其他同學的思維方式、研究方式,從而自我完善,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鎖傳.中學歷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探究與教學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7.
[2]劉福泉.我國合作學習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06).
[3]毛銳.趙建民.新世紀我國學術界關于世界史體系問題的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4).
[4]趙亞夫.歷史學習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