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千陽
誰埋單是定性
中央反四風,反的是公款吃喝,反的是貪污腐敗。誰來埋單,成為了給飯局“定性”的重要考量。上海踩踏夜辯稱“吃夜宵”的領導們,11人消費近3000元。這夜宵昂貴不說。最后領導們還沒付錢——若說其中沒有權力尋租,誰信呀?
親朋好友間正常的人際往來,請客吃飯總免不了,如果是“自掏腰包”,花自己的錢,也就不怕非議了??墒?,太過財大氣粗,也不免惹人想入非非,質疑錢從哪來。
吃什么看德性
現(xiàn)在不愁溫飽了,人的嘴也養(yǎng)刁了,不僅看不起家常菜,連山珍海味都未必滿足得了胃口,非得吃珍稀野生動物才算趕時髦、“高大上”,的確,有些官員就好這一口。從一個人的口味,便可一窺這個人的德性。一個吃著珍稀保護動物的官員,不管多聲嘶力竭地為自己喊冤,底氣終究是不足的——這便是吃娃娃魚的官員們招致輿論強烈抨擊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涉及山珍海味、珍稀動物的飯局,危險指數(shù)尤為高,不僅有傷害國家保護動物的違法嫌疑,還有昂貴消費帶來的“貪腐”陰影,還是拒絕參加為妙。
怎么吃靠悟性
隨著中央“打虎拍蠅”的力度不斷加大,有些官員的神經也越繃越緊,但不是提高了“拒絕公款吃喝”的覺悟,而是提高了“必須做好保密工作”的覺悟。有的地方就出現(xiàn)了吃飯前每人必須上交手機的現(xiàn)象,而深圳市吃娃娃魚的官員們,更是動用了不少安保人員,來保護聚會現(xiàn)場。
俗話說的好,明人不做暗事。你這頭遮遮掩掩,如臨大敵,戒備森嚴,要說沒貓膩,可信度也太低了。有什么事,—瓶啤酒,一碟花生米,大家坐下來嘮嘮嗑,談談心,不用遮遮掩掩,也不怕人暗訪舉報,多自在!
被圍觀要耐性
掌握了公共權力的官員們.作為人民的公仆,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是天經地義的。在互聯(lián)網(wǎng)、微博高度普及的今天,官員們的一舉一動更有可能被放到大眾的“聚光燈”下,被仔細審視、打量、檢查、拷問,“被圍觀”已然成為了官員們的“新常態(tài)”。有的官員頓時不淡定了,深圳的涉事官員們甚至采取了毆打暗訪記者的手段,這無疑是把“屎盆子”往自己腦袋上扣。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做法極端錯誤。
面對“圍觀”,反抗是沒有用的,只會招來更多的懷疑和不滿;只有坦蕩接受,流言才會停止。正所謂,經得起“圍觀”的飯局才是“陽光”飯局。
不入局才理性
俗語有云:“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p>
作者即興發(fā)揮一下:“經常赴飯局,哪有不入局?”若不想因為赴局引來誤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吃,多陪家人。要知道,不入局,才是真理性呀!
摘自新華網(wǎng)發(fā)展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