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暑假,我隨第三期全國小學班主任專業(yè)化(心理教育)培訓班來到吳江實驗小學,感受了學校濃郁的全員心育文化,聽了吳偉紅的一節(jié)《打開創(chuàng)新大門》心理課,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積極投入一個個體驗練習,展開想象,拓展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的自信洋溢在一張張臉上,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開始關注這位心育探索者。去年她請我對她的書稿《有一種幸福叫成長》提出修改建議,并寫序,我對她的認識就更深了,對她所追求的幸福教育很欣賞。
我從提出心理教育一開始,就把心育目標概括為“優(yōu)化心理機能,提升精神品質,促進人格和諧,服務人生幸福?!蔽乙驗樽约旱男挠砟钆c她實施的心育,精神上是一致的而高興。“快樂學習,幸福成長”就是吳偉紅已經(jīng)走,并正在繼續(xù)走的精神歷程。這是她整體精神生命的特色。
一、助人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吳偉紅作為學校心理老師和分管德育校長,清晰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她融合德育與心育,善于挖掘校內外心育資源,從“學科教學、主題活動、校園生活、QQ媒介、校園網(wǎng)絡、校園讀本、學生評價、班級文化、引領教師、攜手家庭”十個途徑拓展心育。其中,QQ媒介中的心育和校園網(wǎng)絡中的心育,運用了現(xiàn)時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既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又是孩子們十分感興趣的教育方式。而創(chuàng)建“平等-自主”班級心理文化建設,引領班主任營造一個個溫馨的班級心靈家園,讓班級心理文化作為一種特有的教育力量,滲透于一切班級活動中,形成一種“心理動力場”,引導、平衡、充實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作為心理老師,要立足心育課堂。吳偉紅經(jīng)過十年的摸索,創(chuàng)編了《小學高年級積極心理課40例》。這本課例設計,就很好地把握了學校發(fā)展性心理輔導的大方向。她認為小學的心理課程是為孩子們的生命成長服務的。心理輔導課就要幫助孩子肯定自我的生命價值,建立內在的生命信念和價值體系,培養(yǎng)良好人格?!比珪?0節(jié)心理輔導課,確立了“快樂交往”“自信學習”“笑迎青春”“珍愛生命”四個輔導主題模塊,每個學期著力一個主題模塊;每個模塊10節(jié)課,每一節(jié)課的切入點都是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fā),著眼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生命發(fā)展需要。而著眼于生命發(fā)展和成長需要,就是著眼于積極心理的導向,著眼于正向能量凝聚起來的價值體系。她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以童性化的方式實施輔導。她的心理輔導活動是孩子們都樂意積極參與的,這是與采用多種多樣教育方式分不開的,如游戲體驗、音樂、繪畫表達、故事感悟、技巧訓練等,都是孩子們喜歡的。這樣的學習,不但沒有心理壓力,而且是一種快快樂樂的生活。
心理老師,挑戰(zhàn)最大的是個別輔導。她作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已很好地掌握了專業(yè)性強的方法技術了,如感知位置平衡法、空椅子法、沙盤心理輔導、HAPPY語言模式運用等。她認為雖然遵循來訪者自愿原則,但心理輔導工作在起步階段,心理老師不能坐等學生,必須主動出擊,每個學年第一學期她會對全體五年級學生進行小組訪談。她事先與班主任聯(lián)系好,讓學生自己組成三至五人小組,在午休時來到“陽光小屋”。四十分鐘的訪談,她了解了學生們的一些想法,疏導了一些心理困惑,也排查了需要個別輔導的學生。對于個別心理有障礙學生的輔導,她也不樂觀期待“助人自助”。小學生的自我價值感來自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學生的問題行為背后是家長或老師的問題教育,他們所有負面行為都有正向需求,滿足他們的正向需求才會讓負面行為轉變,必須要幫他們找到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她對學生個別輔導后,會主動與班主任或家長交流溝通,給學生爭取外在的支持力量。學生行為的好轉讓她欣喜,也讓她在守護和陪伴內心受阻孩子們的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二、自助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吳偉紅說心理老師需要不斷開放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和覺察自我,進行自我修煉和成長。她經(jīng)過一番認真、刻苦、快樂的努力學習,心理咨詢已入門。但她絲毫不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她繼續(xù)以高度的熱情參加各種心育培訓學習。她一直把參加心理培訓當作心靈旅游。她說“一次次學習培訓就是一次次修煉,就如蠶蛻,不斷成長,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的心靈探索走多遠,才會帶領他人走多遠。”
吳偉紅勤奮好學、刻苦學習、快樂學習的精神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尤其值得學習的,就是她清晰地意識到,她的學習過程就是她的生命過程。她學習NLP簡快心理療法,就是重塑一個自信、樂觀的自我,為實現(xiàn)生命價值而快樂工作。通過學習,她成為很好的親子導師;通過學習“家庭系統(tǒng)排列”“家庭治療”“學習力指導師”等,她多方面潛能被激發(fā)。她體悟到“學習是機緣”,享受學習過程,享受生命探尋過程。
除了在培訓班學習、在咨詢活動中學習外,她還十分重視讀書。她不僅僅讀心理學類書,還讀其他類書。這與她做好心育關系很大。人的生命是一個整體,老師所讀各類書,尤其是讀心理學類、哲學類,甚至讀佛學、美學類的書,對她理解心靈實質、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提升教育自覺,做自覺的心理教育者更具直接意義。兒童文學類的書,讓她了解童心成長規(guī)律,就能更自覺地實施童性化教育。她通過讀書滋養(yǎng)心靈,體驗到書中的營養(yǎng)融進了自己的血液、自己的精神、自己的行動之中。
我認為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吳偉紅體驗到讀書與人生幸福的關系。讀書是一種心靈的修煉,享受走“真善美”正道,就會享受人生幸福;接受今天發(fā)生的事,包括沒有喜悅的情況,享受當下的美好;關注積極、正向事物,吸引快樂、正向事物,讓自己“活在喜悅的人生里”。她對閱讀與人生有許多很好的見解和體驗。
難能可貴的是吳偉紅學以致用,用以助學,她自覺把日常生活作為心靈修煉。她的生活修煉內容范圍很廣,包括伴女成長,經(jīng)營幸福家庭,做好教師和班主任工作,德育管理,社會公益服務等。她修煉的成果用于生活的時時處處,又在時時處處的生活中繼續(xù)修煉。她在工作、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每個角色都傾情演出,同時在每個角色中修煉自己,最終是“活好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她傾情出演每個角色,享受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的家庭幸福;在學校生活中,她在成長學生中成長自己,享受做教師的幸福;在社會公益服務中,她熱心幫助別人,享受助人悅己的幸福。
吳老師的成長,極其關鍵的因素是她積極進取的內在要求??鞓肥且环N幸福,幸?!倏鞓?。幸福應是快樂與意義的融合。為實現(xiàn)生命價值快樂工作就是幸福。
當然,做一個自覺心理教育者,是我們成長的目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過程,是需要不斷學習、持續(xù)成長的過程,體驗這個過程就是享受幸福人生。
(班華,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原江蘇省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210000)
責任編輯: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