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段
軍用運輸機是用于空運兵員、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并能空投傘兵和軍用裝備的軍用飛機。軍用運輸機具有較大的載重量和續(xù)航能力,能實現空運、空降和空投,是實現快速反應、遠程機動的關鍵手段,是對軍隊后勤保障和持續(xù)支援的主要工具,能夠大幅度提升軍事力量和整體作戰(zhàn)能力,成為影響和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大型軍用運輸機更是世界軍事強國空中戰(zhàn)略投送力量的核心裝備。軍用運輸機按使用性質分為戰(zhàn)術運輸機和戰(zhàn)略運輸機,按航程分為中程運輸機及遠程運輸機,按載重可以分為中型運輸機和重型運輸機。下面為同學們介紹幾款世界上著名的軍用運輸機。
安—225重型軍用運輸機
安-225運輸機是蘇聯(lián)安東諾夫設計局研制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于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可運送超大型貨物,機艙的載重量可達250噸,機身頂部的載重量可達200噸。該機是作為蘇聯(lián)太空計劃為“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運輸用途研制,迄今為止僅實際制造過一架,現屬烏克蘭所有。
技術數據
機長:84.00米 機高:18.10米
翼展:88.74米 最大航程:1.54萬千米
最大載重:250噸最大起飛重量:640噸
巡航速度:800~850千米/時
C-5戰(zhàn)略運輸機
C-5運輸機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大型戰(zhàn)略軍用運輸機,也是美國空軍現役最大的戰(zhàn)略運輸機,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運載超大規(guī)格的貨物并在相對較短的距離里起飛和降落。地面工作人員可以同時在C-5的前后艙門進行裝載和卸載。該機于1968年6月30日首次試飛,1969年12月正式裝備美空軍部隊。其改進型C-5B于1985年9月首飛,1986年1月開始裝備美空軍。
技術數據
機長:75.54米
機高:19.85米
翼展:67.88米
最大載重航程:5 526千米
最大起飛重量:379噸
最大巡航建度:908千米/時
安-124戰(zhàn)略軍用運輸機
安-124綽號“魯斯蘭”,北約代號“禿鷹”,1985年曾創(chuàng)下載重171噸,飛行高度10 750米的紀錄,此外還擁有多項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承認的世界飛行紀錄。安-124由蘇聯(lián)安托諾夫設計集團設計,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產的安-22重型運輸機,在性能上優(yōu)于美國的C-5運輸機。目前由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航星SP廠和烏克蘭基輔飛機廠分別生產。至1995年為止,共生產了56架。首架原型機在1982年12月26日首飛,1986年第三架原型機參加了英國范登堡國際航展,引起世界轟動。
技術數據
機長:69.lO米
機高:21,08米
翼展:73.30米
最大載重:150噸
最大起飛重量:405噸
巡航速度:800~850千米/時
C-130中型軍用運輸機
C-130綽號“大力神”,是目前美國服役時間最長、生產數量最多的現役運輸機。C-130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50年代研制的四發(fā)中型多用途戰(zhàn)術運輸機。1951年開始研制,原型機1954年8月首飛,1956年12月裝備美空軍。該機有多種改型,除美空軍中裝備數量較多外,還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技術數據
機長:29.79米
機高:11.66米
翼展:40.41米
最大航程:7 876千米
最大載重:19 356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70 31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602千米/時
C-17戰(zhàn)略軍用運輸機
C-17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現波音公司)為美國空軍研制生產的大型戰(zhàn)略戰(zhàn)術運輸機。C-17的作戰(zhàn)范圍和功能涵蓋了C-5運輸機所具備的一切,融合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空運能力于一身,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zhàn)略、戰(zhàn)術任務的運輸機。C-17適應于快速將部隊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或者直接運送到前方基地的戰(zhàn)略運輸,必要時該飛機也可勝任戰(zhàn)術運輸和空投任務。這種固有的靈活性和性能幫助美軍大大提高了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能力。
技術數據
機長:53.04米
機高:16.79米
翼展:51.81米
最大航程:1.16萬千米
最大載重:77噸
最大起飛重量:265.5噸
最大巡航速度:830千米/時
A400M軍用運輸機
A400M軍用運輸機開發(fā)計劃自1993年開始啟動,由設在馬德里的空中客車軍用飛機公司負責設計。該機于2009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首次試飛。A400M最初是為了滿足比利時、法國、德國、西班牙、土耳其、英國和意大利需求而誕生的迄今歐洲最大軍事合作項目,多家歐洲著名公司參加了研發(fā)工作,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總裝廠負責總裝。這款軍事運輸機原定于2009年10月交付,但最終交付時間卻定在2013年的第一季度,A400M的獨特之處在于配備了來自歐洲螺旋槳國際公司的TP400渦輪推進引擎,該引擎獲得了民用許可,它也是第一個交付給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ASA)的軍用引擎,它的軍用認證在2012年獲得。
技術數據
機長:43.8米
機高:14.6米
翼展:42.4米
空機重量:70噸
最大航程:9 300千米
最大載重:37噸
最大起飛重量:141噸
最大巡航速度:560千米/時
伊爾-76運輸機
伊爾-76是蘇聯(lián)伊留申設計局20世紀60年代后期研制的四發(fā)、中遠程軍/民用運輸機,目的是用于取代安-12渦輪螺槳運輸機,以彌補蘇聯(lián)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和使其現代化,北約為該機起的綽號為“耿直”。該機第一架原型機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機場首次試飛,同年5月27日在巴黎國際航展上公開展出。1975年投入批量生產。截至2000年,共生產960架,交付920架,除俄羅斯空軍使用300多架和民航使用180多架外,還向阿爾及利亞、古巴和中國等國出口。
技術數據
機長:46.6米
機高:14.76米
翼展:50.5米
最大航程:5 650千米
最大栽重:60噸
最大起飛重量:210噸
巡航速度:750~800千米/時
運-20重型軍用運輸機
運-20(代號“鯤鵬”)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由中航工業(yè)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為主制造。該機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并融合了美國C-17的部分特點。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運-20的發(fā)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的改進,載重也有提高。運-20采用常規(guī)布局,大展弦比機翼,前緣后掠角24度,懸臂式T形尾翼,三點式起落架,主起落架6個輪,前起落架2個輪,可90度偏轉。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yè)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國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大型運輸機,是中國建設戰(zhàn)略空軍的一座里程碑。
技術數據
機長:47米
機高:15米
翼展:45米
最大航程:7 800千米
最大載重:66噸
最大起飛重量:220噸
巡航速度:750~800千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