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貢市第一醫(yī)院急診科(自貢643000) 劉 影
循證醫(yī)學證明,在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時,采用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方法治療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該病的總體致死率[1]。李俐[2]的研究結果建議,在行急診PCI術治療STEMI前,可以采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或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的方法治療抗血小板,它的優(yōu)勢在于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梗死相關動脈(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的開通率。本文以120例來我院行STEMI急診PCI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了替羅非班在STEMI急診PCI術前的應用價值。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來我院行STEMI急診PCI治療的120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三聯(lián)抗血小板組)和對照組(雙聯(lián)抗血小板組),每組各60例,兩組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給藥方案:對照組患者于術前均嚼服600mg氯吡格雷和300mg腸溶阿司匹林。觀察組患者于術前均嚼服300mg氯吡格雷、300mg腸溶阿司匹林,且以0.4μg/(kg·min)靜脈注射30min替羅非班,再以0.1μg/(kg·min)維持靜脈滴注。術后每天應用75mg氯吡格雷和100mg腸溶阿司匹林。
2.2 超聲心動圖檢查:于PCI術后一周,采用VIVID7型超聲顯像儀,對兩組患者行超聲心動圖檢測,所用探頭為1.7~3.4MHz。
2.3 冠狀動脈造影和PCI評價:使用INOVA2000心血管造影機,進行選擇性冠脈造影,所取投照體位為7個。由我院有關專業(yè)醫(yī)師對造影結果進行評定,評定內容包括:PCI術前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級、病變程度、病變處狹窄程度、肌顯色分級(MBG)和術后TIMI血流分級。根據(jù)文獻[3]中的方法對心肌顯色進行分極。參照文獻[4]對血栓負荷分級和TIMI血流分級進行測定。校正的TIMI血流幀數(shù)參考文獻[5]中的方法。
2.4 安全性判斷:將血小板計數(shù)≤60×109/L定義為血小板減少癥。血紅蛋白下降<30g/L為微量出血。符合以下任意一項者為輕度出血并發(fā)癥:①咯血、黑便、肉眼血尿、消化道出血;②術后血紅蛋白下降30~50g/L。符合以下任意一項者為嚴重出血并發(fā)癥:①顱內出血;②術后血紅蛋白下降大于50g/L。
2.5 統(tǒng)計學方法: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兩組術前血管病變情況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前的梗死相關動脈分布、TIMI血流分級和血管病變相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不明顯,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術前血管病變情況比較
2 兩組術后應用抽吸導管、TIMI血流分級和MBG分級的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應用抽吸導管、TIMI血流分級和MBG分級相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應用抽吸導管、TIMI血流分級和MBG分級的比較
3 兩組術后左室功能指標和TIMI幀數(shù)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左室功能指標和TIMI幀數(shù)相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左室舒張末內徑、左房內徑和左室射血分數(shù)與對照組比較,明顯偏高。
在治療STEMI的方法中,抗栓治療方法的獲益已經(jīng)得到了證實,但是具體的抗栓治療方案還需要在臨床實踐中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本研究對替羅非班在STEMI患者急診PCI術前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了分析,這對治療該病的用藥方案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近年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造影TIMI血流分級達到3級的部分患者,無法實現(xiàn)有效的心肌組織再灌注,其心肌組織水平血流沒有得到恢復,這對PCI遠期心源性死亡和近期預后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它還是造成心臟缺血事件的重要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在PCI術后MBG分級和TIMI血流分級達到三級的患者明顯偏多,這說明替羅非班的使用能增加心肌灌注,改善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同時對解釋觀察組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比對照組高的現(xiàn)象有一定的幫助。
早期聯(lián)合應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能有效改善再灌注治療的預后,同時對改善IRA的TIMI血流具有一定的作用。Huynh等的研究證實,PCI術前早期使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它發(fā)揮作用不僅通過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的溶栓作用,同時還依靠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來實現(xiàn)。血小板血栓在高切變力誘導下形成,其75%左右能被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有效溶解,從而使得PCI手術過程中的遠端栓塞和微血栓脫落現(xiàn)象的發(fā)生明顯減少,對臨床預后的改善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在出血事件發(fā)生率的比較沒有差別,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沒有出現(xiàn)出血情況,這說明在PCI術前應用替羅非班的三聯(lián)抗血小板進行治療不會導致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增加,是可行的。本研究證實,在急診PCI術前應用替羅非班治療急性STEMI,不會增加出血風險,同時能明顯減少缺血事件。但是,本研究的樣本量不多,為單中心研究,且納入患者的年齡低于75歲,對三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在年齡超過75歲的老年人群中的應用的安全性無法說明。
[1] 秦黎明,左 紅,王阿莉,等.替羅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PCI術前、術中的應用[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89(76):129-132.
[2] 李 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PCI術前應用替羅非班療效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5(3):585-586.
[3] Chen Y G,Xu F,Zhang Y.The Application of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i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rnal of Lnal Mrgny All,2014,90(12):90-92.
[4] 段朝龍,仇衛(wèi)鋒,欒榮華.術前應用替羅非班對中、高危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診PCI術患者的臨床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4,41(28):962-964.
[5] 王宇航,楊 蕾,董淑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PCI時替羅非班的使用時機及安全性[J].山東醫(yī)藥,2014,52(3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