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樂
(武漢市武昌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63)
?
健美操輔助恢復治療青年腦卒中后期臨床研究
李新樂
(武漢市武昌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63)
目的:探討健美操運動輔助恢復治療青年腦卒中后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18例腦卒中青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康復組與對照組各109例,兩組患者均給予神經(jīng)內科常規(guī)藥物治療,康復組患者加用健美操運動輔助治療。結果:經(jīng)過治療,兩組患者整體神經(jīng)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等指標均有較為明顯的恢復,且康復組患者恢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美操輔助恢復治療青年腦卒中患者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其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經(jīng)功能恢復程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腦卒中;健美操運動;臨床研究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急性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疾病,主要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1]。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腦卒中發(fā)病因素也隨之增加,如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高血壓等。隨著醫(yī)療水平和技術的提高,腦卒中患者治愈成功率日益升高,但致殘率仍較高。腦卒中后遺癥主要影響患者的就業(yè)、認知、心理及語言等能力,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嚴重影響,尤其是后遺癥偏癱影響較大,因此腦卒中后期的恢復治療至關重要[2]。健美操是一種集舞蹈、音樂、美學和體操的綜合體育項目,是建立在人體科學指導下的運動方式,要求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有效訓練,可起到健美、健身、健心的作用,受青年人群的普遍歡迎。健美操輔助恢復治療腦卒中后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患者在護理人員指導下進行合理的健身操鍛煉,有利于其機體功能的恢復,可達到健身的效果。本文觀察健身操運動輔助恢復治療青年腦卒中患者后期的臨床療效,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18例腦卒中青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jīng)MRI或顱腦CT掃描確診。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與對照組各109例。其中康復組男56例,女53例,年齡15~24歲,平均年齡(19.37±2.38)歲;腦梗死69例,腦出血40例。對照組男47例,女62例,年齡15~24歲,平均年齡(20.17±2.41)歲;腦梗死57例,腦出血5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表現(xiàn)及病變性質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患者無四肢癱瘓、聾啞或精神疾病等病史;②無嚴重的肺、腎、肝、心等臟器疾病;③患者無意識障礙,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④患者無嚴重智力障礙及失語,但存在肢體功能障礙;⑤年齡為15~24歲;⑥病程不超過2周,且臨床體征穩(wěn)定;⑦患者首次發(fā)病時,無肌肉骨骼或影響功能恢復的神經(jīng)疾??;⑧患者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⑨患者本人知情并同意配合實驗方案。
1.3 排除標準
①患者有四肢癱瘓、聾啞或者精神疾病等病史;②合并有嚴重肺、腎、肝、心等臟器疾病者;③患者在外地無法進行隨訪;④患者腦梗死或腦出血病程超過3周;⑤有呼吸功能衰竭者;⑥合并有惡性腫瘤疾病者;⑦年齡小于15歲,或大于24歲者。
1.4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神經(jīng)內科常規(guī)藥物治療??祻徒M患者加用健美操運動輔助治療,采用“一對一”模式,實時控制患者心率(115~150次/min),被動運動為輔,主動運動為主。每次運動90min,每周鍛煉5次。
1.5 療效評定
分別于治療前及干預第1、2、5個月進行量表評估。
1.5.1 巴氏指數(shù)評定 MBI指數(shù)是目前用于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研究最多且應用最廣的方法,具有高靈敏度、高可信度及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主要評定內容包括洗澡、上樓、穿衣、運動、轉移、進食、用廁、修飾、排尿及排便等10項內容。量表滿分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依賴性越大,獨立性越差。①<20分:完全殘疾,生活完全依賴;② 20~40分:重度殘疾,生活依賴性極大;③ 40~60分:中度殘疾,生活需給予一定程度的幫助;④>60分:輕度殘疾,但生活可基本自理。
1.5.2 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 Fugl-Meyer主要用于評估腦卒中患者的疼痛、關節(jié)活動度、感覺、平衡及運動等五項內容。量表共50個評分項目,各2分,其中下肢34分、上肢66分,滿分為100分。
1.5.3 神經(jīng)功能評定 采用NDS量表評估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主要包括患者步行能力、下肢運動、肩臂運動、手功能、語言、面癱、水平凝視及意識狀態(tài)等內容,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進行全面評價,評分越低表示神經(jīng)功能越好。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兩組患者整體神經(jīng)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等指標均有較為明顯的恢復,且康復組患者恢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表3、表4。
表1 兩組患者MBI評分情況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FMA評分情況比較 ,分)
表3 兩組患者上、下肢FMA評分情況比較 ±s,分)
表4 兩組患者NDS評分情況比較 ,分)
2.2 治療后兩組患者MBI、FMA及NDS評分情況比較
經(jīng)過治療,對照組患者整體神經(jīng)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等恢復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5。
表5 治療后兩組患者MBI、FMA及NDS評分情況比較 ,分)
目前,腦卒中已成為我國常見疾病。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腦卒中患者存活率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大多數(shù)患者均會伴有一定程度的后遺癥,如語言、認知或運動等方面的障礙,導致患者的護理難度及后續(xù)治療費用增加,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一定的經(jīng)濟負擔和精神壓力。因此,有效避免腦卒中后遺癥,改善患者各項功能障礙,提高生活水平質量,是目前腦卒中恢復治療的主要內容[4-5]。
臨床研究認為,腦的可塑性終生存在,但需堅持長期訓練,其中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神經(jīng)功能。由于神經(jīng)損傷需較長時間的恢復期,因此大多數(shù)患者會選擇出院治療,社區(qū)康復中心則是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可選的康復環(huán)境[6]。社區(qū)康復訓練費用較低,但需具備以下條件:①康復訓練的內容科學合理,并結合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其生活需求和實際情況有關;②對患者家庭環(huán)境進行無障礙改造,有利于患者可自行進行康復訓練;③康復訓練以主動為主,被動為輔;④ 康復中心社會保障體系和醫(yī)療保險制度要完善,所需經(jīng)費、器材和場地等可得到有效保障;⑤具有專業(yè)的護理人員,所有康復訓練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進行[7]。
對于腦卒中后遺癥青年患者而言,運動式康復訓練可幫助患者肢體功能得到恢復,健美操可使患者神經(jīng)各部位得到有效訓練,且可預防因運動不足導致的其他疾病,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重量,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減少脂肪的堆積[8]。健美操輔助恢復治療腦卒中青年患者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其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經(jīng)功能恢復程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馮正儀,張華,胡永善,等.社區(qū)家庭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遺癥期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3,7(5):730-731.
[2] WINSTEIN CJ,ROSE DK,TAN SM,et al.A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UPP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Study of Inunediateand Long termouteomes[J].Areh Phys Med Rehabil,2004,85(4):620-628.
[3]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4] JORGENSEN HS,NAKAYAMA H,AASCHOU HO,et al.Outcome and time course of recovery in stroke.PartⅡ[J].Arh Phys Med Rehabil,1995,76(5):406-412.
[5] 胡永善,吳毅,朱玉連,等.規(guī)范三級康復治療促進腦卒中偏癱患者綜合功能康復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4,19(6):418-421.
[6] BRIONE TL,SUH E,JOZSAL,et al.Changes in number of synapses and mitochondria in Presynaptic terminals in the dentate gyru following cerebral is Chemia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J].BrainRes,2005,1033:51-7.
[7] 邵偉波,饒江,李家紅,等.家庭成員輔助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障礙康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11):682-683.
[8] 朱國行,胡永善,吳毅,等.規(guī)范的三級康復治療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4,84(23):1955-1958.
(責任編輯:李嵐春)
2015-30-10
李新樂(1974-),男,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醫(yī)院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腦血管病治療。
R743.3
A
1673-2197(2015)16-0081-02
10.11954/ytctyy.20151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