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慶
(大慶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
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治療白癜風臨床研究
孫大慶
(大慶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目的:觀察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治療白癜風臨床研究。方法:將74例白癜風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7例,實驗組患者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對白癜風治療,對照組患者予以祛白脂乳膏治療。結果: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3%,高于對照組的78.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治療白癜風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調理患者病癥,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白癜風;紫外線照射;姜薟二白丸;臨床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醫(yī)療事業(yè)也取得驕人的成績。據國家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白癜風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比往年有所增加,白癜風已經成為我國目前常見病之一[1]。白癜風患者在發(fā)病期間多出現局限性的脫失斑癥狀,其局域不同,同時還會出現白斑,大小不一,患病區(qū)域會出現毛發(fā)變白的情況,皮膚表面出現較多的汗液,嚴重時甚至伴有貧血、甲狀腺病、糖尿病等并發(fā)癥,給患者的工作學習和正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目前,臨床治療白癜風最有效方式為藥物控制。我院采取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治療白癜風,臨床療效顯著,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白癜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例,女36例,患者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9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年。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實驗組 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方法治療,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波長為310~315nm,紫外線波峰為311nm,照射標準為:III型患病皮膚為0.4J/cm2,IV型患病皮膚為0.5J/cm2;每周患處照射2~3次,每次照射劑量呈20%遞增。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癥狀有所緩解,照射時間和劑量均不改變;若患者出現紅腫、水皰等癥狀,應立即停止紫外線照射治療,待患病皮膚完全恢復再進行紫外線照射,但照射劑量應在原基礎上減少20%左右。聯合給予姜薟二白丸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1.2.2 對照組 采用祛白脂乳膏治療,患處涂抹,每天1次,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定
痊愈:患處色素脫失斑消失,膚色呈正常顏色,沒有任何不良癥狀出現;顯效:患處色素脫失斑大部分消失,其白斑面積減小,膚色呈正常顏色的面積為60%~90%,且沒有出現不良癥狀;有效:患處色素脫失斑少部分消失,其白斑面積范圍縮小程度不明顯,膚色呈正常顏色的面積為30%~50%,且出現輕微不良癥狀;無效:患處色素脫失斑無任何變化,沒有消失跡象,白斑范圍沒有縮小。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3%,高于對照組的78.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實驗組患者沒有出現不良反應情況,對照組有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近年來,我國白癜風患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我國常見病之一,給患者的工作學習和正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探討白癜風的有效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2]。
本研究,實驗組患者予以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治療,對照組予以祛白脂乳膏治療。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采取德國沃曼窄譜UVB紫外線照射儀器,醫(yī)療設備更加先進,可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姜薟二白丸由白芷、何首烏、丹參、紅花和郁金等藥物組成,具有疏肝理氣、活血通絡的功效。祛白脂乳膏由人參、黃芪、地黃等藥物組成,具有調和氣血、祛風通絡等功效,適于外用。
綜上所述,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治療白癜風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調理患者病癥,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齊琦,劉子航,盧泰山,等.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合姜薟二白丸治療白癜風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10):48.
[2] 郝思輝,余穗娟,楊敏,等.口服白蝕丸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4,23(1):65-67.
(責任編輯:李嵐春)
2015-01-29
孫大慶(1977-),黑龍江省大慶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中醫(yī)臨床。
R258.41
A
1673-2197(2015)12-0079-01
10.11954/ytctyy.20151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