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曾經有位哲學家這樣說過:“人是為理想而生活的,沒有理想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沒有生機,沒有歡樂;失去理想的青年,恰似失去了舵的航船,只能在生活的大海上漂泊,永遠達不到光輝的彼岸。”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展望,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孟子說:“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v觀古今,凡是能夠戰(zhàn)勝艱難險阻,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的,都是有雄心壯志的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把一個人的理想比作心上的發(fā)動機。
青少年的理想形成,往往就是從兒時的一個夢想開始的,他們從小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從個人的喜歡和愛好出發(fā),希望自己能成就大事業(yè),成為大名人。各式各樣的選秀節(jié)目也吸引了青少年的眼球,迎合了一些青少年天真的不切實際的夢想。部分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偏離,只講個人,不講集體。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高消費現(xiàn)象比較突出。我曾經就初二學生成才理想作過一個問卷調查,其中超過60%的學生不約而同地將“高收入”作為他們確立自己未來職業(yè)選擇的首要目標,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上海曾有中學生自殺的報道,其原因僅僅是因為留級,如此脆弱的心理承受力,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青少年是未來建設的接班人,擔負著神圣的職責。加強對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崇尚科學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說是刻不容緩。
初一思想品德第三課《 新的起點》講到青少年要明確目標、樹立理想:理想、目標是方向,也是動力;明確目標、樹立理想,是我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當我們開始思索人生的目標和理想時,標志著我們已向成熟邁出了堅定的一步。本課強調了青少年樹立理想的重要性。青少年不僅要樹立理想,而且還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有關學者對智力、學歷、環(huán)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進行了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調查的主題是人生目標對人生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長期的目標。 那些有清晰而長期目標的人,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奮斗,25年之后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人物;那些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wěn)的生活,但是沒有突出的業(yè)績;那些沒有目標的人,都很不如意,有的還常常失業(yè)。由此可見,崇高的理想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個人成長、對社會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和作用?!爸井敶娓哌h”,少年周恩來看到積貧積弱的中國,國人受盡外國人的欺負,樹立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壯志。理想包括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應該確立的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這就是現(xiàn)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學生應遵循的共同理想?!耙蕴煜聻榧喝巍?,做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個學生的個人理想,只有同國家、民族的利益相一致,個人的意愿與人民利益相一致,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枯竭,一個人只有在為祖國、民族振興的奮斗歷程中,才會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今年感動中國人物中:帶領女排重奪世界杯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和女排精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中國首位獲諾貝爾科學獎的本土科學家屠呦呦為了一個使命,執(zhí)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等等,他們這種為人民謀利益,為社會作貢獻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青少年學習的好榜樣。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崇高的信念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指路燈。只有把個人成才和人類的進步事業(yè),祖國的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生命才有價值。
當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為實現(xiàn)中國夢不懈努力。廣大青年是最有夢想的群體,中國夢高度凝練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是一部輝煌和沉淪交織的歷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但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而且體現(xiàn)著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特征,實現(xiàn)民族復興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希望在青少年。學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新的認識和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正確價值觀、理想觀是我們教師不可推卸的職責。積極引導青少年自覺認同、追求中國夢,在理想中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確立個人志向時,把個人發(fā)展與祖國命運、人類前途結合起來,把自我需要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實現(xiàn)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起來,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要與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須根據青少年的思想實際和心理特點,結合青少年身邊的人和事,以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用心點亮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