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昕宇
來到奧伊米亞康鎮(zhèn)
◎ 張昕宇
經(jīng)過千難萬險,我們終于來到了北半球最冷的地方之一——奧伊米亞康鎮(zhèn)。
我們仨是第129、130、131位到達奧伊米亞康的游客。當天,村委會大姐給了我們一人一張證書,上面有我們的名字和我們到達當天的溫度,右下角還蓋了章。我瞅了一眼:零下52℃。
村委會解決了我們的住宿問題,我們被安排在一戶當?shù)鼐用窦依锝杷蕖?/p>
這是一個三口之家,夫妻二人帶著一個孩子。屋子里的一切都挺現(xiàn)代化的,家用電器一應(yīng)俱全,家具應(yīng)有盡有,還有一些民族裝飾。屋子的墻壁不是平整的,而是凹凸相間,錯落有致。這兒的溫度甩了東北幾條街,兩層自然是不夠的了,一般都得三到四層,中間還得塞各種苔蘚等能保溫的東西,于是就成了現(xiàn)在這種凹凸不平的樣子。
進入屋子后,我最直觀的感受就兩個字:暖和!從進入雅庫茨克開始,我就沒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熱乎過,進了這房子之后,總算是有血仍未冷的感覺了,穿單衣就夠。他們通過燒柴火和煤炭來保暖,整個屋子給人一種溫暖舒適之感。
之前一路上我們都是在戶外上的廁所,雖然沒有傳說中的把命根子凍掉那么夸張,但是在零下50℃的環(huán)境里方便,那感覺絕對不好受。有了第一次之后,絕對不愿意再嘗試第二次,不到憋得不行了堅決不在野外解決。進屋子之后,我躥的第一個地兒就是廁所。
室內(nèi)廁所跟咱們城里的差不多,也是蹲坑的,上面自制了一木板蓋兒,下面我不知道通到哪兒,但是有一點——不冷,廁所里的供暖很足。這家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把狗拴在廁所,導(dǎo)致上廁所的時候,必須得先哄著那狗。
他們自制了一個沙漏一樣的東西做洗手器:先用瓢把水舀到漏斗里,然后把手放下面就可以了,水很涼。
這兒方圓千里都是被冰封住的,唯一的活水是一個溫泉,但是溫泉水里面含有很多硫磺之類的東西,不能飲用。
女主人說,他們這兒的人都很長壽。這個我覺得自己能理解,冰天雪地,絕對的無菌世界;食物很少加工,沒有營養(yǎng)流失;人們不抽煙,減少外界傷害;極低氣溫,新陳代謝慢,抗衰老……還有一點,能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存下來的人,心都特別好,樂觀、和氣。
我們得知沒多久之前這里有一個百歲老人去世了。女主人說,村委會組織給他辦葬禮,大部分村民都出席了。在這里辦葬禮最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挖掘墳?zāi)?,前前后后至少需要三天時間,因為地表需要先用炭火解凍,融一點,挖一點。我問:“不能葬在冰層里嗎?”女主人搖了搖頭,解釋說這里也有夏天,溫度能達到30℃以上,冰層會融化,那時候,逝者就暴尸荒野了。
這是一個無法用常理來形容的世界。
(摘自《侶行》江蘇文藝出版社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