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問藝術芻議
◎福建省福鼎市第十七中學 陳永生
英語教師的提問對師生之間的探究與交流具有關鍵作用,教師應結(jié)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把握提問藝術,創(chuàng)造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倡導趣味性的提問方式和鼓勵性的問題評價。同時,結(jié)合英語教學目標進行問題設置,提問要面向全班同學,體現(xiàn)層次性,多進行互動性的課堂提問。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問藝術
英語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語言學科。作為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提問不僅僅是一種教學的方法,更是一門藝術。技巧性與藝術性的課堂提問能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掘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提問的價值和藝術性,找到合理、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
1.問題設置不符初中學生現(xiàn)狀
年齡因素決定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許多新鮮的事物與問題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而因循守舊的課堂教學提問環(huán)節(jié)容易使其缺少參與積極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課堂問題設置不合理,沒有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傳統(tǒng)的一問一答提問形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思考不活躍,課堂氛圍不融洽。
2.與英語教學目標存在偏差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課堂問題設置不合理,問題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弄清楚“為什么而問”。課堂問題沒有以教學目標為根本,就容易導致整個英語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模糊不清,教學過程變得復雜冗長,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給下一步的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造成了很大阻力。
3.問題設置層次不夠鮮明
針對英語基礎與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初中生,在同一個英語問題的提出上,過于簡單將不能吸引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失去課堂提問的作用;問題過于復雜則可能對一部份英語基礎教差的學生思考積極性產(chǎn)生阻礙。除此之外,問題設置的不合理,問題之間缺乏前后呼應和上下銜接,層次設置不明顯或跨度過大等問題都會束縛學生的思考能力,阻礙了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思維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
4.忽略師生之間的互動
傳統(tǒng)的課堂主要是通過提問來實現(xiàn)師生間的對話,但是這種對話是不平等的,主動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掌握在教師手中。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教師受到固有教育觀念的羈絆,在課堂上片面強調(diào)對教學知識的講解,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進行課堂提問時,問題過于直白,沒有預留充足的時間供學生思考。學生對英語課堂產(chǎn)生枯燥感和乏味感,進而失去對英語學習的
興趣。
1.結(jié)合初中學生心理特征,把握提問技巧
(1)創(chuàng)造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但又仍存在幼稚的心理,且由于當代初中生獨生子女較多,學生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弱,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并產(chǎn)生灰心沮喪的情緒。在學習過程中,初中生往往更加渴望平等的教學氛圍,希望在學習中能夠獲得關注、認同以及成就感。在這種形勢下,課堂提問的設置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平等、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與氛圍,例如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觀看經(jīng)典電影《羅馬假日》《星球大戰(zhàn)》《阿甘正傳》等,通過對經(jīng)典片段的欣賞和藝術性的提問,刺激學生學習電影相關內(nèi)容的興趣。(2)趣味性的提問方式。英語學習不能一味的進行聽、說、讀、寫練習,還要多進行英語情境練習,在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基礎上,運用趣味性的提問藝術,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刻了解英語文化。教師作為引導者,在問題設置上同樣要注意技巧性。首先要結(jié)合英語語境,其次還要兼顧漢語文化,最好采用一些歇后語及名言警句進行課堂提問,從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英語小短文之前,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個語法較為典型的歇后語:“Love me,love my dog.”分別找?guī)讉€同學在黑板上寫出答案,還可選擇一些舉手的同學在座位上進行回答,等答案被同學們說的差不多了,再沒有新的回答內(nèi)容了,讓同學們自己挑出最好的答案。這個時候,教師再把標準答案“愛屋及烏”寫到黑板上,讓同學們進行對比。這種方法得到的答案可能會比原有句子翻譯更加經(jīng)典,從而提升課堂的實效性。
(3)鼓勵性的問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態(tài)度和情緒,初中生處于心理發(fā)育敏感的時期,許多學生都對英語產(chǎn)生畏懼或者厭煩的情緒,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對提問的回應機會,幫助學生重建對英語學科的重視和喜愛。例如,經(jīng)常說Very good. Well done!Excellent!You did a good job……這些話來表揚學生。即使學生沒有回答準確,也可說些鼓勵性語言。例如:May you succeed next time.You are so brave,but you still need to work hard.Don’t be sorry.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教師要多采取激勵性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和挖掘?qū)W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進步,以親切的態(tài)度和鼓勵的表情讓學生感覺到認可與關注。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知識上存在的誤區(qū)或者盲點,給予耐心的指點。
2.結(jié)合英語教學目標進行問題設置
要滿足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實際目標,教師需要明確希望課堂提問實現(xiàn)怎樣的教學效果。新課改重點關注于學生充分的聽說練,課堂的活躍應該體現(xiàn)在學生真正思考與思維的運動,如果教師提出問題,但學生卻沒時間思考,只是教師自問自答或者幾個優(yōu)秀生應答,那么課堂提問就成了形式主義。因此,在實際提問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自己問題的深度和廣度,給學生預設合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思索,聯(lián)系教材和已有認知展開自主探究。
3.提問面向全班同學,要體現(xiàn)層次性
課堂提問設置應該綜合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接受能力,采取層次性的提問藝術。例如:通過采取小組競賽回答提問,將寫有學生名字的紙條放在瓶子里抽簽提問、按照座位順序提問等,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答題的機會。尤其是對舊知識復習時,必須擴大提問的面和量,通過提問督促學生課下認真復習、課上集中注意力。提問時還要兼顧學生彼此之間的英語水平差距較大,為了避免學生因為問題超出自己能力范圍而喪失信心,教師應該熟悉自己班級的學情,將問題的難度和學生的英語能力各分成三個層次,實現(xiàn)分層教學,讓每個梯度的學生都能夠經(jīng)過思考回答出問題。
4.互動性的課堂提問
英語教師進行課堂提問主要是進行教師引導,學生向教師進行提問主要是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以及補充掌握不夠牢固的知識點。一般來說,教師提問設置在課前或者課中,而學生提問主要設置在課后。在課堂結(jié)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問:“同學們還有什么語法及知識點方面不懂的地方嗎?”“根據(jù)本節(jié)學習,哪一點對大家觸動最深?課文還有哪些獨特的見解嗎?”……如此一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能進一步提出自己的問題,包括知識點及文章理解等方面。這種基于學生提問的教師解答,不僅能幫助學生解除疑慮,更能夠拓寬課堂思路,讓學生真正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當中。
其次,要預留充足的時間供學生思考、解決問題。教師要結(jié)合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合理預設學生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展開獨立思考,并在此過程中,學會聯(lián)系教材和已有認知展開自主探究。例如,在七年級Unit5Our school life這堂課中,教師先列出never,seldom,sometimes,often,usually,always等一系列頻度副詞,讓學生用英語簡單地闡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情況,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教師可以預留3分鐘的時間供學生思考和組織語言。
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藝術性十分重要,這關系著教學活動的整體效率與質(zhì)量,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與自我完善,做好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與啟發(fā)者,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