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跟你說了多少遍,離微波爐遠一點,有輻射!”
“可是微波爐的門是關(guān)著的,怕啥啊?”
“那也不行,微波爐的輻射可厲害了!可以致癌!”
“既然有輻射,我們?yōu)槭裁催€要用它來熱飯菜呀?”
“這個,這個……等它壞了我就不用了!”
同學們,剛才這段苗苗和她媽媽的對話你們聽著耳熟嗎?你們的媽媽是不是也經(jīng)常說,微波爐輻射很大,經(jīng)常食用用微波爐烹調(diào)的食物會致癌?如果媽媽們說的是真的,為什么微波爐還能得到如此廣泛的使用呢?
微波爐廣泛進入家庭大約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微波其實就是一種高頻率的電磁波,自然界中到處都有微波,只是它們很分散。微波爐則利用其內(nèi)部的磁控管,將電能轉(zhuǎn)變成微波,然后以每秒2450兆赫的振蕩頻率穿透食物(相當于電磁波每秒要旋轉(zhuǎn)20幾億圈),于是,食物中的水、脂肪、蛋白質(zhì)、糖等成分也以同樣的速度開始快速振蕩,這種振蕩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于是食物便被加熱或被做熟了。
微波雖然有一定的輻射,但它的輻射量很小,與我們常見的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除了頻率上有些不同,其他方面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無線電波和可見光不會致癌,微波自然也不會致癌。
在眾多關(guān)于微波爐危害的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91年,美國一位患者由于輸入了通過微波爐加熱的血液而死亡。這件事讓人們開始懷疑,微波爐會改變食物的結(jié)構(gòu),從而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其實,血液中的蛋白質(zhì)本身是有生物活性的,一旦被加熱變性,再通過靜脈輸入人體內(nèi),自然會引起人體的排異反應(yīng)。但是食物被加熱后,是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的,它會被分解成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供人體吸收,是不會引起人體的排異反應(yīng)的。
用微波爐加熱或者烹調(diào)食物不會致癌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了,但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隨意使用微波爐,在使用微波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塑料容器在加熱過程中會變形,然后釋放出有毒物質(zhì)污染食物,長此以往肯定會引發(fā)癌癥等疾病,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將食物同塑料容器一起放進微波爐中進行加熱,而最適合微波爐使用的是符合標準的陶瓷容器或玻璃容器。
其次,我們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密封食物或帶殼食物,如盒裝牛奶、雞蛋等。這是因為食物在封閉容器內(nèi)被加熱后,產(chǎn)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fā)出去,這樣會使容器內(nèi)壓力過高,引起爆炸事故。同理,用微波爐煮雞蛋的話,也會導(dǎo)致雞蛋內(nèi)部過熱,壓力過大。
第三,用微波爐對肉類進行解凍是個既省時又省力的好辦法,但我們千萬不要將已經(jīng)通過微波爐解凍過的肉類再放回冰箱中。這是因為,被解凍的肉類其表面一層已經(jīng)被低溫加熱了,在此溫度下細菌是可以繁殖的,即便再次將肉放回冰箱冷凍室,也不能將這些細菌殺死,所以,我們或者減少每次解凍肉類的量,或者將已解凍的肉類加熱至全熟后再放回冰箱。
其實,很多因使用微波爐而受傷的事故并不是微波爐的錯,而是人們使用不當造成的。所以,只要我們了解并避免錯誤使用微波爐,微波爐不僅能幫我們做出美味的食物,還能帶來巨大的方便和快捷。而且,對于老人和孩子而言,用微波爐來熱飯菜,可比用電爐或者煤氣要安全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