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參加工作的一次集會上,幾個與我年齡差不多的客人,因為知道我是老師而談起了老師的話題,并希望我當個好老師,他們排列“惡師榜”的兩個案例,深深地影響著我的教育人生。
案例1 客人甲說,他讀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去世了,當時的感覺是整個天都塌了,成績也一落千丈。班主任知道他的這個變故,但整個學年,都沒有安慰過他,只在班上多次不點名地狠狠批評他成績的退步??腿思渍f,這位老師當名列他的“惡師榜”第一名。
案例2 客人乙說到,高一的一次編排座位,班上最矮的他竟然坐到了最后一排。他去找班主任,要求往前面換換,班主任不同意。頗有想法的他就將自己的課桌搬到講臺的一側(cè)就座。班主任來了,指令班干立即將他的課桌搬到后排的位置上。
第一個案例我感慨頗深,也促使我立志當一個關(guān)心學生疾苦、走進學生心靈的好老師。我的父親也是在我讀小學時去世的,至親去世的傷痛,我深有體驗,那種痛苦無以言說、深入骨髓。如果有學生遇上這樣的大不幸,我都會非常上心,立即進行安撫,在接下來的時間也常向其講解生命的過程與意義,有意用活動、學業(yè)分散他的注意力,幫學生順利渡過痛失親人之坎……幾個經(jīng)歷過這類變故的學生,至今還在懷念、稱道我當初給予的那份真摯的關(guān)心。
第二個案例讓我認識到,教師的威信,不是由治班措施的鐵腕決定的,學生心中自有一桿秤。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編座位方面一直堅持公平原則,從不對某一個正常的學生進行特殊照顧,也不對有特殊要求的學生進行武斷處理。我?guī)掳嗟牡谝淮巫?,總是由學生隨機進教室自由占座,待學生相互熟悉了,再提請全班學生探討座位編排的方案,并由班委會集中意見。多數(shù)時候,是按一個學習小組為一個整體定期換動,組內(nèi)成員的座位組內(nèi)換動。有時,我也會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編排,如在學習隨機事件時,安排學生借助隨機數(shù)編排座位,并請班干統(tǒng)計這樣編排后的不如意者,進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理想化的隨機性、公平性的編排,也有不如意。因此,在座位上要相互體諒,優(yōu)先照顧身高過矮,視力、聽力特殊的同學。我便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乙的這類事件。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案例中的兩件小事,成為我教育生涯里的一面鏡子,一直鞭策我堅信教育無小事,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每一個學生,努力提高自己關(guān)愛學生的藝術(shù)。
(作者單位:湖北英山縣一中)
責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