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合理安排茬口安排、精選良種、適時播種、育苗移栽、加強田間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了“早春木耳菜—早秋萵筍—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關(guān)鍵詞 早春木耳菜;早秋萵筍;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中圖分類號:S344 文獻標(biāo)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2-049-02
知網(wǎng)出版網(wǎng)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908.1447.068.html 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5/9/8 14:47:03
重慶市璧山區(qū)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區(qū),氣候潤濕,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早、秋遲、冬暖、無霜期長的特點。近年來,璧山區(qū)利用自然資源和區(qū)位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蔬菜產(chǎn)業(yè),2014年蔬菜種植面積達20967 hm2,現(xiàn)已針對性開展了蔬菜新品種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shù)的探索,其中“早春木耳菜—早秋萵筍—冬芹菜”的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經(jīng)濟與社會效益,春木耳菜每667 m2產(chǎn)量4000 kg,收益8000元;秋萵筍每667 m2產(chǎn)量1500 kg,收益3600元;冬芹菜每667 m2產(chǎn)量2000 kg,收益4000元;每667 m2年收益達15600元?,F(xiàn)將該高效栽培模式介紹如下。
1合理安排茬口
早春木耳菜—早秋萵筍—冬芹菜的高效栽培模式適宜于種植水平較高、大棚設(shè)施完善的蔬菜基地。(1)早春木耳菜。大棚設(shè)施栽培,1月底—2月初播種,3月底~4月初上市,8月底收獲結(jié)束(2)早秋萵筍。露地栽培,7月底—8月初育苗,10月中下旬收獲。(3)冬芹菜。露地栽培,8月底育苗,12月底—1月初收獲。
2早春木耳菜栽培技術(shù)
2.1品種選擇
宜選用生長勢強、嫩葉柔軟光滑、營養(yǎng)豐富的良種,如大葉木耳菜。
2.2整地施肥
播種前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4000 kg、復(fù)合肥50 kg,若是長期種植蔬菜的土壤可撒入生石灰每100 kg/667 m2,進行深翻、耙平,做成平畦,畦寬120 cm。為了減輕草害,在播種前1周,用金都爾(95%乳油)除草劑1000倍液噴霧土壤。
2.3播種
常用撒播方式。每667 m2用種5~8 kg,即把干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覆土2~3 cm并澆透水,然后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1次,最后覆膜。
2.4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1~2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撒播的株距8~10 cm。(2)溫度管理。出苗后溫度白天控制在25~26 ℃,夜間保持在16~17 ℃。子葉展平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 ℃,夜間保持在18~20 ℃。在采收前5~7天降低溫度,白天溫度保持在24~25 ℃,夜間溫度保持在14~15 ℃。降溫的目的是使木耳菜生長健壯,增加葉片厚度和顏色。(3)肥水管理。生長期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每采收1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結(jié)合追肥澆1次透水,以保持土壤濕潤,遇旱時增加灌水次數(shù)。遇大雨時要蓋嚴(yán)大棚,注意排除苗床積水。(4)除草。人工及時拔除田間雜草,促進植株旺盛生長。(5)植株調(diào)整。以采收嫩梢為主,植株的調(diào)整方法是當(dāng)苗高30 cm時,留3~4片葉采嫩梢,選留2~6個強壯側(cè)芽生長,其余抹去;中后期應(yīng)隨時抹去花蕾,以利于葉片肥大,梢肥莖壯,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
2.5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貫徹“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1)褐斑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2)灰霉病用50%速可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3)花葉病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4)蠐螬在播種時每667 m2用50%的辛硫磷200 g加水2000 mL噴于25 kg細土上拌勻制成毒土,灑在苗床中防治;(5)蚜蟲用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
2.6適時采收
采收嫩梢時,可用手掐、刀割或剪刀剪。梢長10~15 cm時采收,10~15 d采收1次。
3早秋萵筍栽培技術(shù)
3.1品種選擇
選擇耐熱抗病及在長日照下不易抽薹的品種,如科光1號、科興3號、科興9號等。
3.2播種育苗
每667 m2大田需種子50 g左右。用70%的腐熟有機質(zhì)加30%優(yōu)質(zhì)肥沃土壤,拌施多菌靈,拌勻后裝入72孔的穴盤內(nèi)。將催好芽的種子點入穴盤內(nèi),然后覆蓋0.3 cm厚的細土,澆足底水,覆蓋遮陽網(wǎng),保持土壤濕潤,3~4 d子葉出土后揭去覆蓋物,隨著幼苗生長間苗1~2次,培育壯苗。
3.3整地施肥定植
前茬罷園后,深翻整畦地,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1500 kg,復(fù)合肥50 kg,167 cm開廂種5行。苗齡25 d,幼苗4~5片真葉時定植,按株行距33 cm×30 cm,每667 m2栽植5000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以促進幼苗迅速恢復(fù)生長。
3.4田間管理
追肥3次。第1次提苗肥,在栽植2周后施用;第2次在團棵期施用,即每667 m2追硫胺5~10 kg;第3次在莖膨大時施用,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每667 m2追硫胺20~25 kg,為增加莖重和防治抽薹,可噴施500~1000 mg/kg的青鮮素。
3.5采收
當(dāng)萵筍嫩莖頂部與外葉等高時為成熟采收適期,也可根據(jù)市場行情,酌情提前采收。
3.6病蟲害防治
(1)霜霉病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2)灰霉病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綠亨5號600倍液噴霧防治;(3)蚜蟲用10%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防治。
4冬芹菜栽培技術(shù)
4.1品種選擇
選用耐寒性強、抗病、品質(zhì)好的品種,如天津?qū)嵡邸⑽膱D拉西芹等。
4.2適時播種
苗床選擇土層松厚、肥沃、排灌方便、較陰涼的場地。每667 m2施入有機肥2000 kg,精整苗床,澆透水后,用50%根莖寶可濕性粉劑制成藥土,每m2苗床用種8~10 g,將藥土撒在苗床上,把處理好的種子同過篩的細土或細沙混勻后,均勻撒在床面上,覆蓋過篩的細土,厚度1 cm。播種時間為8月下旬—9月上旬,若遇高溫覆蓋遮陽網(wǎng)降溫防雨。
4.3整地與定植
前茬收獲后,及時清園翻地施足底肥,每667 m2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 kg、過磷酸鈣30~35 kg、硫酸鉀20~25 kg,連作或土壤缺硼的地塊,加入硼砂1~2 kg。當(dāng)苗齡達到50~60 d、苗高12~15 cm時定植。定植前做成平畦,畦寬120 cm,起苗時避免損傷植株根系,在晴天的下午或者陰天定植,以提高植株成活率。本芹定植株行距為15 cm×12 cm,西芹定植株行距為17 cm×20 cm。定植后5~7 d澆緩苗水,及時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生長。
4.4田間管理
追施提苗肥,每667 m2用尿素10 kg或腐熟的人糞尿500 kg,隨水沖施。芹菜立心期結(jié)合澆水每667 m2沖施尿素15 kg,以后每隔10 d追肥1 次,連續(xù)進行3 次,最后1 次在芹菜封壟后進行。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出現(xiàn)空稈現(xiàn)象。還可噴施含鎂、硼、鈣、鉀的葉面肥,以防止生理性病害的發(fā)生與危害。
4.5收獲
芹菜采收期要求不嚴(yán)格,商品成熟時可隨時采收。
4.6病蟲害防治
(1)斑枯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2)菌核病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3)軟腐病和心腐病用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4)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5)根結(jié)線蟲病用1.8%齊螨素乳油4000~6000倍液灌根防治。
(責(zé)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