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川縣老隆鎮(zhèn)第三小學 黃苑明
激發(fā)作文興趣 提高習作水平
文/龍川縣老隆鎮(zhèn)第三小學 黃苑明
為激發(fā)每個孩子作文的閃光點,使每個孩子作文個性飛揚,人人習作水平得到進步,我們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要以新的作文教學理念為指導,采取多種多樣的指導方法,多鼓勵多表揚,多指導多“動筆”,不斷激發(fā)孩子們潛在的寫作積極性,激發(fā)小學生樂于“作文”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作文的興趣呢?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隨便什么事,你要小孩怎么做,做什么樣的人,學什么樣的事,求什么樣的知識,研究什么樣的問題,你要有一個什么法寶呢?”就是“鼓勵”。孩子需要成人的愛護和評價,需要成功的喜悅。表揚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評價。鼓勵,就是激發(fā)、勉勵。人們都有自尊心,樂意聽表揚,不高興聽批評。小學生喜歡聽好話,不高興大人處處指責他們。為了適應孩子這一心理特點,我以新的作文教學理念為指導,轉(zhuǎn)變小學作文批改方法,由簡單“當頭一棒”的責怪,轉(zhuǎn)變成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表揚。如我作文批改中這樣寫眉批或總批:“這個比喻句很形象、很生動”;“這個擬人句一下子把景物寫活了”;“這幾個詞語用得很貼切”;“你這篇習作把事情敘述很很清楚,人物對話、神情、動作寫得很具體,如果再注意一下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文章就顯得連貫了”;“我在期待著一顆文學新星的長起”……而評分則能給“優(yōu)”的,絕不給“良”,能給“良”的,絕不給“及格”;并不時給他們加“☆”或笑臉以進一步地鼓勵。又如對一篇開頭好,結(jié)尾差的習作我是這樣寫批語:“開頭妙,妙在懸念上,能引人入勝;結(jié)尾不足,不足是沒有達到言盡而意無窮的境界。”這樣,學生打開作文本,所見的萬綠叢中幾點紅,他們就會對教者所寫的進行情不自禁的賞析,獲得難忘的教益。鼓勵和表揚的方法很多,及時進行鼓勵,就能激發(fā)小學生作文的興趣,鼓勵能誘發(fā)孩子良好的上進心,表揚則促進孩子自信。鼓勵和表揚是點燃小學生作文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法寶”,老師應在小學生作文指導中常用多用。
文章是改出來的。一般說來,對剛寫出的文章,取舍難定,而隔了一段時間,隨著思考地深入,回過頭來再看看所寫的文章,會覺得諸多的不足。學生在反復修改文章的過程中,為了寫好文章自然會從寫作的各個方面進行揣摩、領(lǐng)悟,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作文水平。那么如何指導小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多思考多自改呢?首先是鼓其勇氣。我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多思考,由易到難,逐步提高,讓學生大膽修改自己的作文。其次是“跳一跳摘桃子”。要對小學生作文修改進行有針對性的提示,不僅要看文,還要看人,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區(qū)別對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一個佳句,一個好詞,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從點滴的提高中嘗到自改作文的甜頭,激發(fā)興趣。再次是教給學生自改作文的步驟。學生自改作文一般有三個步驟:一是默讀,先整體后局部進行修改,看內(nèi)容是否符合題意,中心是否明確,材料是否典型,條理是否清楚,更正明顯的病句、錯別字。二是輕聲讀,重點改正病句和錯別字,做好刪增補漏工作。三是表情讀,推敲變換語句。一句話:多思多改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
多互評多互改就是通過傳閱、朗讀等方式,把自改的作文與同學交流,與老師交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文章就越改越好。同時精彩的片段、優(yōu)美的語句,與同學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分享成的功經(jīng)驗與體會,探討作文不足的原因和修改意見,這樣讓作文困難的學生在交流中、評賞中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處,讓優(yōu)等生幫助后進生,豈不是一舉多得,起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那么又如何指導小學生作文進行多互評多互改呢?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階段的學生由于受年齡、思維水平的限制,在認識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互評互改的要求也就不同。如低中年級的學生“寫話”,有如孩童走路,需要一個跌滾、攙扶、放手的過程。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心理來審視,急于求成,而是要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的“寫話”,盡量捕捉其閃光點,少挑剔,多贊賞,讓學生在互讀互評中既讓自己的“寫話”有更多的傾聽者和欣賞者,從而得到情感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又讓自己的“耳朵”做老師,培養(yǎng)自己分析和修改“寫話”的能力,并從中吸取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找到學習的榜樣,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