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瑩,趙 輝,聶漢江,3,楊 健,4
(1.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北京 100056;2.水利部非常規(guī)水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56;
3.河北工程大學水電學院,河北邯鄲 056038;4.河海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江蘇南京 210098)
再生水定價的形成機制分析
陳 瑩1,2,趙 輝1,2,聶漢江1,2,3,楊 健1,2,4
(1.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北京 100056;2.水利部非常規(guī)水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56;
3.河北工程大學水電學院,河北邯鄲 056038;4.河海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江蘇南京 210098)
進一步推進再生水的利用不僅依賴于政策的扶持,也依賴于再生水水價所具有的優(yōu)勢。再生水與自來水之間的價格差是促使用戶接受再生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借鑒合理水價定價方法基礎上,詳細分析再生水合理價格構成與定價機制以及再生水的定價區(qū)間,分析常規(guī)水價與再生水的比價關系對再生水利用的影響,提出了建立合理的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再生水等之間的比價關系,分類制定再生水定價,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議。
再生水;非常規(guī)水源;價格形成機制
再生水是以城市污水為水源,進行深度處理后,滿足一定的水質標準,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水。再生水作為常規(guī)水源的有益補充,可用于工業(yè)冷卻用水、市政綠化、道路噴灑、河湖補給等方面,再生水利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都十分顯著。再生水定價是推廣利用再生水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合理的再生水定價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再生水用戶,進一步擴大再生水的市場規(guī)模,使再生水的生產成本降低,而且還可以通過所得利潤進一步推動再生水處理設施的市場化進程,解決再生水廠建設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再生水廠的資金難以保障等一系列問題,也可以改變城市污水治理設施有投入無產出、建設得起卻運行不起的現狀,實現污水處理效益的最優(yōu)化、水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緩解水資源短缺和水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茖W合理的再生水定價是合理利用再生水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筆者借鑒了合理水價的定價方法,分析了再生水合理價格構成,以及常規(guī)水價與再生水定價的比差關系對再生水利用的影響,并提出了當前建立合理的常規(guī)水源與再生水比差關系的政策性建議。
水價通常由4個部分組成,即資源水價、成本水價、環(huán)境水價、利潤和稅金[1]。實際中,有些情況需要結合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guī),對不同用戶分別對待。例如,對農業(yè)用水,目前國家規(guī)定只收取成本費用。
a.資源水價即水資源價格,是指使用者從周圍河流、水庫、調水干渠獲得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時應付的單位水的水資源費[2]。水資源價格包括地下水資源價格和地表水資源價格。在確定水資源價格時,應充分考慮地下水與地表水之間的關系,使水資源實現整合使用。
b.成本水價是指供水單位按一定質量標準提供給用戶的單方水造價,包括提、引、輸、配水及水處理全過程的投資和運行、養(yǎng)護及維修費等其他費用。成本水價能夠根據具體工程的實際投資情況和運行養(yǎng)護情況確定。隨著水資源的不斷開發(fā)利用,生產成本不斷增大。這是由于地表水的開發(fā)難度加大,地下水水位逐漸下降,提、引、輸水工程的投資增加。
c.環(huán)境水價實質上是目前征收的污水處理費,水用完后,排出污廢水,處理污廢水所需的費用。
d.利潤和稅金是水商品市場化的結果。企業(yè)要追求利潤極大化,但同時還要考慮用戶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因此,利潤的高低隨時空條件會有所變動,應根據具體情況酌定。
再生水由于其水源是城市污水,而不是地表水或地下水,不具有與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當品質的有用性和稀缺性,因此再生水水價中不應包含資源水價部分。另外,資源水價一般情況下已經包含在地表水水價、地下水水價或自來水水價中,如果再生水水價也包括資源水價,那么會存在重復計征的問題。
關于再生水的收費問題,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通知》中明確規(guī)定“對再生水生產免征水資源費和城市公用事業(yè)附加”。
再生水水價是否應該包含環(huán)境水價呢?再生水利用于工業(yè)、居民雜用等用途后,排出的水仍然需要經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集中處理或用戶自己分散處理,也就是二次處理,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后,才能進入自然水體。但是,為了推廣再生水利用,創(chuàng)造再生水利用市場,在再生水利用的起步階段,適宜加大再生水利用的價格優(yōu)勢,拉大與其他替代水源的價格差距,因此,初期再生水水價不應包含環(huán)境水價部分。
基于此,再生水水價由三部分組成:即成本水價、利潤、稅金。
再生水的成本包括再生水的生產成本和輸送成本。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再生水生產過程中的設備折舊,所耗費的藥劑、電力、人工等的投入,以及運營、管理等費用;輸送成本主要是建設輸水管網和提升泵站、增壓設備等費用以及管網和泵站的運營、維護和管理等費用。
再生水企業(yè)的利潤水平應符合國家的規(guī)定。例如深圳市2009年頒布的《深圳經濟特區(qū)城市供水用水條例》中規(guī)定,城市供水應按供水成本加稅費加合理利潤的原則確定水費標準;居民生活用水按保本微利的原則定價,實行分級加價收費;消防、環(huán)衛(wèi)和綠化用水按成本價收費;其他用水則合理計價;供水企業(yè)的供水凈資產利潤率不得高于8%。
再生水作為一種替代水源,其利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3],主要有:①再生水價格的影響。再生水定價越低,越能發(fā)揮替代常規(guī)水的效應。②常規(guī)水價格的影響。常規(guī)水的價格越高,再生水對常規(guī)水的替代作用越明顯。③再生水水質的影響。再生水主要是用來替代常規(guī)水源作市政綠化、沖廁、補給河道用水。④用戶對水質偏好程度的影響。不同用戶對水質的要求不同,導致替代關系強弱不同。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的用戶傾向于使用常規(guī)水,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用戶會使用再生水。⑤用戶收入水平的影響。用戶可支配收入越高,對水質的要求越高,就越會偏重于水質較好的常規(guī)水。⑥其他因素的影響。主要是非市場因素的干擾,例如,政策導向、政策干預等都會對用戶使用常規(guī)水還是再生水產生很大的影響。
3.1 自來水價與再生水定價的比差關系
對于愿意接受再生水的用戶而言,自來水與再生水屬于相互替代品,即具有相同效用的兩種商品。自來水價格和再生水需求量正相關。自來水的價格比再生水的價格高或上升幅度大,會導致再生水的需求量增加。一方面,隨著目前自備水源和自來水水價的進一步市場化,水資源越來越稀缺導致其價格的進一步上漲,以及政府為調控和鼓勵使用再生水而上調常規(guī)水價,再生水的推廣利用范圍逐步拓寬。另一方面,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處理技術的提高,再生水的處理費用將會降低。這樣,再生水價格與常規(guī)水價的差價就會越來越大,差價增大會對潛在的再生水用戶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同時,隨著用戶對再生水心理認可程度的提高,再生水的用戶市場也會越來越大[4]。
3.2 再生水的定價模式
目前國際上非常規(guī)水源價格形成的模式,有服務成本定價模式、支付能力定價模式、機會成本定價模式、邊際成本定價模式及市場需求定價模式[5-6]。由于再生水屬于公共物品,對提供公共物品的企業(yè)的利潤管制,使得提供再生水的企業(yè)的利潤率一般維持在6%~8%左右。再生水企業(yè)一般采用供水服務成本定價模式。
供水服務成本定價模式是一種基于成本收回原則的價格形成模式。供水服務成本定價是供水等公用事業(yè)行業(yè)中常用的傳統(tǒng)定價模式,體現了產生收入的設計準則。按照這種定價模式,再生水銷售額應該能夠回收供水的全部服務成本,包括投資成本、管理成本以及運行維護成本等用于非常規(guī)水資源生產的成本。同時作為公共事業(yè)的投資者又是供水者,價格構成中還應包含投資回報。
3.3 再生水的定價區(qū)間
再生水的定價區(qū)間主要是對比常規(guī)水價而言。根據當前社會對再生水的認知情況,再生水水價上限只能是常規(guī)水價,下限是使再生水生產企業(yè)能夠有適當利潤的價格。
價格上限是常規(guī)水價,這是由再生水的特點決定的。一方面,再生水的安全方面大眾還一時難以接受。出于對健康的考慮,居民一般選擇使用常規(guī)水資源。另一方面,在當前階段常規(guī)水資源供應相對比較充分的條件下,再生水要想得到充分的使用,其價格必須要比常規(guī)水資源更有優(yōu)勢,也就是說再生水的價格不能超過常規(guī)水資源的價格。只有再生水在性價比上更具有優(yōu)越性,消費者才會買單。
再生水價格下限是使再生水生產企業(yè)能夠獲得適當利潤的價格,這是由企業(yè)的特點決定的。任何一個企業(yè)的經營都要創(chuàng)造價值,不盈利的企業(yè)就要退出市場,再生水企業(yè)同樣也需要創(chuàng)造利潤,即再生水水價不能低于企業(yè)的成本及合理利潤。企業(yè)在再生水的經營過程中制定的價格要有利潤,否則就不會有企業(yè)進入再生水行業(yè)。
再生水的合理定價是一個分步實現、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我國再生水的開發(fā)利用方面處于初級階段,應該著眼于宣傳推廣,立足于宏觀調控。采取政府管控水價的形式,將水價維持在較低的范圍內;同時,對再生水生產企業(yè)給予財政補貼,鼓勵其積極投資再生水生產供應。隨著再生水生產企業(yè)逐步增多,再生水利用領域不斷拓展,應逐步探索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再生水價格管理體制,使再生水得到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a.加快水價改革。制定合理的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再生水、污水處理費之間的比價關系,拉大再生水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自來水之間的價格差。當再生水水價低于地表水、地下水價格一定幅度,低于自來水水價較大幅度,再生水具有經濟上的優(yōu)越性時,水價的價格杠桿作用才能發(fā)揮,才能引導合理的用水消費,促進再生水的推廣應用。依靠價格手段推動再生水利用市場的形成,擴大再生水利用的市場需求,進而促進再生水利用的產業(yè)化發(fā)展,達到節(jié)約用水的目的。合理確定再生水價格與自來水價格的比價關系,建立鼓勵使用再生水替代自然水源和自來水的價格機制。
b.分類制定再生水定價。對于城市再生水集中處理廠,按照城市環(huán)境的要求和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要求,有一部分再生水處理后需要排放到水體或作為河湖生態(tài)補水,產生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而不能從用戶中取得收益。因此,政府必須承擔處理這部分再生水的費用。
c.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建立合理水價體系需要綜合考慮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等多種因素,需要一定的過渡時間,分步調整。在科學水價體系沒有完全建立之前,再生水價格不能完全按照市場化原則制定,此階段政府可以通過補貼、專項資金、優(yōu)惠政策等措施對再生水企業(yè)和單位進行扶持。
[1]史璐.我國水資源費形成機制的理論分析和政策建議[J].經濟縱橫理論月刊,2012(4):117-120.
[2]沈大軍,陳雯,羅健萍.水價制定理論方法與實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3]吳艷,宋健峰,鄭垂勇.基于產品差異化的再生水需求與市場定價模型[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14):48-51.
[4]張璐琴.再生水與自來水供水價格的合理比價關系分析[J].中國物價,2014(11):40-43.
[5]段濤.城市再生水的自主定價問題及定價方法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14(4):719-724.
[6]段濤.城市污水資源化中再生水的定價理論與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
F062.1
A
1003 -9511(2015)04 -0050 -03
2015-04 -14 編輯:陳玉國)
10.3880/j.issn.1003 -9511.2015.04.013
陳瑩(1976—),女,陜西西安人,高級工程師,博士,主要從事水資源管理研究。E-mail:chenying@mwr.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