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先念
(四川綠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淺談建筑工程高強混凝土的性能及施工技術
譚先念
(四川綠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由于高強混凝土的不可儲存性與運輸環(huán)境時間不可控制性,給建筑工程施工及運輸帶來許不便,而高強混凝土它具有高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與一般混凝土不同,施工起來高強混凝土所出現(xiàn)的客觀問題,我們要慎重地正視這一困難,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各負其責,補長取短的合作精神。只要這樣,才能保證高強混凝土及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輸送 協(xié)調 施工
我國建筑工程高強混凝土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意義,盡管較高的水平,盡管人們已經(jīng)認識到混凝土要達到較高的強度必須要使混凝土有較低的空隙。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實現(xiàn)低空孔隙率所采用的技術途徑卻是截然不同,人們以損失流動性來降低水灰比,實現(xiàn)低孔間隙,提高混凝土密實性。同時也采取了強振動的技術措施,并通過高壓力強行擠出混凝土中的空氣和多余的水分,達到高強的目的。從而使其能用于現(xiàn)澆工程中,擴寬了高強混凝土的應用范圍,是高強混凝土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的應用施工系統(tǒng)優(yōu)化,以實現(xiàn)整體的最優(yōu)化。
1.1 新攪拌高強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高強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變性能的差異。有些資料顯示高強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年度行流體基本一致,實際上是不那樣。相同的塌落度,對于不同混凝土,屈服應力和粘度是不相同。高強混凝土的水灰比較低,從流變特性上講,高強混凝土一般具有較大的稠度和較小的屈服應力。不管在流動性、密實性、粘度上與普通混凝土更為顯著。同時,配制高強混凝土的粗集粒徑也比配制普通混凝土時小。高強混凝土的水灰比較低,膠凝材料用量增大,混凝土中水凝漿量富余。水灰比較低時必然導致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較大,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太大,成本太高,還會引起混凝土的體積不穩(wěn)定、較高的放熱量等一系列問題,也不利于集料骨架作用發(fā)揮。
1.2 高強混凝土的可泵性
根據(jù)流體力學知識,輸送流體所需的泵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高度差所產(chǎn)生的靜壓頭;二是流體與管道的摩擦阻力。靜壓頭正別于流體的密度和高度差。在這些方面,高強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差別不大,磨蹭阻力正比于流體的稠度、流速、輸送、距離及管道粗糙程度。后三者是由外界因素決定的, 對于兩種混凝土時一致的,但是,高強混凝土的摩擦阻力比普通混凝土大。換句話說,高強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更敏感。因此,短距離垂直輸送時,高強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壓力大致相同,但在長距離輸送時,高強混凝土則需要比普通混凝土大的壓力。
1.3 高強混凝土離析與泌水原因
離析與泌水是新攪拌混凝土的不同層次的分離必將導致各部混凝土的不均勻性,這種分布不均勻性必將導致各部分混凝土性能的差異。必須注意新攪拌混凝土的各種分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這些分離,保證新攪混凝土的均勻性,從而保證各部分混凝土性能的一致。用不同方法劃分顆粒相和液體相。有助于更深刻地認識泌水、浮漿、粗骨料離析問題,把握事物的本質,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由于高強混凝土的水灰比較低,自由水分,因而一般不會出現(xiàn)泌水現(xiàn)象,有人認為,水灰比低于0.25時不會產(chǎn)生泌水,即使水膠比為0.40,泌水量也不會超過0.1-0.2cm/cm2,因此,高強混凝土通常不考慮泌水。高強混凝土水灰比較低,所用的集料一般較小。因此,高強混凝土很少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一般來說,對于普通混凝土,塌落度較大,越容易產(chǎn)生離析。但對于高強混凝土離析極微,所以與混凝土的塌落度沒有明顯關系。
新攪拌高強混凝土在內部輸送過程中,不宜時間延長,中途停留,壓車現(xiàn)象,次數(shù)運轉減少,高強混凝土連續(xù)澆筑得不到保障。時間過長,造成混凝土性能的改變。那么混凝土質量方面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我們特備要注意到,合理安排運輸力量與外部運輸銜接,通暢無堵把混凝土到達工地后能及時卸料澆筑到工程施工結構上,滿足施工的需求。而施工操作也要盡量縮小時間,時間不超過120/min,如超過了凝結時間,那么高強混凝土使用價值就沒有意義了。
高強混凝土的特殊性,最佳采用泵送或車泵澆筑。水平輸送、雙手推車、機動翻斗車和輕軌翻斗車、電梯復合輸送、吊車輸送方式,這些輸送方式目前我們不采用。大多數(shù)的施工方料斗不嚴密、容易漏漿、保溫達不到、速度較慢,裸露、太陽光照射下溫度迅速提高,混凝土的損失增大、凝結時間縮小,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高強混凝土的質量。
泵送或車泵澆筑,一方面可以采用高層澆筑泵送技術,能連續(xù)工作、速度快、保溫較好、不漏漿、不間斷。另一方面保證避免壓車,及時卸料,合理布置,遇到大體積應考慮多泵使用,輸送管道排列要段、彎頭少、布料桿覆蓋范圍大,尤其是輸送管道較長排列更要布料桿覆蓋,以較少輸送阻力以及堵泵的可能性。雖然泵的輸送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優(yōu)勢,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表現(xiàn)在幾個方面:1、高強混凝土的技術水平和操作工作要求較高,為了滿足泵送需要。新攪拌高強混凝土必須要有較大的流動性、不泌水、離析、包裹性較好、不沉降抓底、浮降,通常需要高強混凝土的塌落度要達到200-220mm范圍內,樓層越高或泵管越長,塌落度的要求越大。泵管越長,新攪拌高強混凝土水少量丟失,塌落度偏小。因此,我們遇到泵送高層建筑時,卸料的塌落度一定在最大范圍內。2.泵送對施工沖擊很大,泵壓在物料出口處常產(chǎn)生較大的沖擊力,加上高強混凝土流動性較大,塑性減少,對模板的側壓力增大,常出現(xiàn)模板爆裂,混凝土的丟失,施工現(xiàn)場較大污染以及經(jīng)濟損失。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對模板產(chǎn)生較大的側壓力,在垂直距離較大構件的施工中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高強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搗振。高強混凝土的搗振一般采用內插式搗振器,如采用模板振搗器,必須合理布置,否則,構件強度高差較大,無鋼筋時,高頻棒狀振搗器,有效作用范圍大約為振搗器直徑的10倍,振搗器插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這一范圍。當采用組鋼筋時,因加速度量值降低,振搗時應減少插入間隔,此外,還應考慮混凝土的黏聚性,當混凝土的黏聚性較大時插入間隔應適當縮小。一般每點的振搗時間為10-20s,也應根據(jù)混凝土的工作性來掌握。振搗時間較短,混凝土不密實。但振搗時間較長,對于流動性較大的混凝土,容易造成離析;對于黏聚較大的混凝土,也可能會引起混凝土中的氣泡向表面集中。因此,應根據(jù)混凝土工作酌情掌握。以混凝土充分密實而又破壞其均勻為原則。
泵送高強混凝土澆筑時應先遠后近、先豎向結構后水平結構。必須連續(xù)澆筑,不停留,不留施工縫。更不允許澆筑時間超過高強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澆筑豎向結構時,出料口不得直沖鋼筋支架或模板內側要布置均勻。澆筑水平結構時,不得在同一點連續(xù)料口任其流淌和隨意搖擺。應在3-4m范圍內水平移動出口,高強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每層厚度300-500mm 為宜。振搗要由快到慢旋轉取出,振搗密實。
總之,高強混凝土的輸送或施工技術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不同施工條件,針對于對高強混凝土不同的性能要求,按照實際情況和實際要求進行操作輸送。制定周密計劃,積極主動協(xié)調、相互配合。只有合理協(xié)調操作,才能施工出更好的高強混凝土,達到更好的效果,也能充分體現(xiàn)高強混凝土的優(yōu)良性能,也使高強混凝土在結構上發(fā)揮它自身的本能。
[1]李盤銘.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階段工程質量問題的預防及處理措施
[2]李可心.高層建筑主體施工技術探討.
TU75
B
1007-6344(2015)09-0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