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英 林麗 鄒前健
(江西省贛州市婦幼保健院NICU,江西 贛州341000)
新生兒經鼻持續(xù)呼吸道正壓通氣(NCPAP)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呼衰)的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方式,廣泛用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濕肺、新生兒肺炎、呼吸暫停、拔管撤離呼吸機后的過渡等[1]。常規(guī)鼻塞固定依靠與硅膠鼻塞相連的乳膠軟管借用自纏繃帶繞頭分別固定在頭部兩側,由于繃帶的壓力、管道的重力加上患兒躁動、鼻塞沾上鼻腔分泌物后潤滑度增加,眼瞼水腫、鼻塞自鼻腔滑出、頭兩側顳部皮膚壓傷、鼻部損傷的發(fā)生率高,我科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對NCPAP管道固定方法進行改良,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新生兒120例。按住院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住院診斷NRDS 93 例、新生兒肺炎12 例、呼吸暫停15 例。男76例,女44例;年齡出生30min~28d。早產兒102例,足兒月18例。出生胎齡27~38周。體重850~999g 3 例,1 000~1 499g 52 例,1 500~2 500g 43 例,>2 500g 22 例。治療時間為2~6d,兩組患兒胎齡、性別、體重、年齡、治療時間、疾病種類和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的呼吸機型號為:鴿子牌ADIICPAP給氧儀。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的鼻塞固定方法依靠與硅膠鼻塞相連的乳膠軟管借助自纏繃帶繞頭圍分別固定在頭的兩側顳部,鼻塞依靠繃帶向后拉力將鼻塞固定在鼻腔。
1.2.2 觀察組 先用3M 彈力膠布,剪成一條寬0.5cm 的長條形,經兩條細小鼻塞管徑中間穿過環(huán)繞鼻塞交叉固定在患兒兩側面頰,將小鼻塞管固定在兩側鼻腔,硅膠鼻塞相連的乳膠軟管分別用沙布包裹,再用紙膠布纏繞固定在頭的兩側顳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新生兒鼻部及頭部皮膚損傷發(fā)生率、眼瞼水腫例數、鼻塞滑出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新生兒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使用NCPAP 不同固定方法效果比較 例(%)
近年來,NCPAP 技術已成為新生兒病房最常用的呼吸管理技術,NCPAP 的優(yōu)點是易安裝,所需設備少,可避免氣管內插管引起的并發(fā)癥,方便護理和治療。NCPAP 的缺點:(1)可引起鼻部損傷,局部產生壓迫性壞死[2]。(2)不易固定;鼻塞固定的牢固好壞直接影響NCPAP 效果和患兒局部皮膚的完整性[3]。固定太緊,可壓迫鼻黏膜而引起局部黏膜和皮膚損傷,過松不能保持密閉,鼻塞容易滑出。鼻塞松動脫出是臨床最兇險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影響了給氧效果。常規(guī)鼻塞固定依靠與硅膠鼻塞相連的乳膠軟管借用自纏繃帶繞頭部分別固定在彈力帽兩側,鼻塞與鼻腔缺乏直接黏合固定的方法,由于鼻塞沾上鼻腔分泌物后潤滑度增加、管道的重力作用牽拉、患兒躁動轉動頭部鼻塞很容易自鼻腔脫出,良好的鼻塞固定是保證持續(xù)正壓的前提。觀察組用3M 彈力膠布交叉固定防止鼻塞向左右移動,乳膠軟管向頭部兩側固定,給鼻塞一個向后的力量,這樣阻止了鼻塞滑出鼻腔,保證了有效通氣。臨床使用中觀察組滑出率明顯少于對照組。
新生兒皮膚嬌嫩、顱骨軟,生后多伴有頭部水腫,尤其是早產兒皮膚幼嫩、菲薄,局部血供少,發(fā)生局部組織壞死的概率大[5]。對照組采用自纏繃帶繞頭部給管道一個向頭部兩側皮膚的壓力及鼻塞向后擠壓鼻部的壓力,新生兒皮膚嬌嫩,自纏繃帶包裹頭部,摩擦皮膚容易導致自纏繃帶對皮膚的擦傷,乳膠軟管長時間壓迫一個部位,容易導致皮膚凹陷、皮膚潮紅或缺血瘀紫,甚至皮膚壞死,同時因新生兒顱骨軟,容易使頭部擠壓變形,如果自纏繃帶太松鼻塞又容易滑出。觀察組采用沙布包裹乳膠軟管,保護了頭顳側皮膚,避免管道對頭部皮膚的壓傷,用紙膠布纏繞固定,減少了對頭部皮膚壓力及摩擦。另外鼻塞長時間壓迫鼻中隔前部皮膚,易導致鼻部皮膚破損,嚴重時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影響CPAP 治療效果[6],固定太緊,可壓迫鼻黏膜而引起局部黏膜和皮膚損傷,太松則影響通氣效果。對照組鼻塞依靠繃帶向后拉力將鼻塞固定在鼻腔,不可避免地對鼻周皮膚造成壓迫,還有鼻塞滑出移動時對鼻部皮膚的摩擦。觀察組用3M 彈力膠布從中點穿過的交叉固定可以讓鼻塞和鼻尖保持一點距離,鼻塞壓在彈力膠布上,減少了鼻塞對鼻子周圍皮膚的摩擦與壓迫。本組鼻部損傷發(fā)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但要注意根據體質量、鼻間距和鼻孔大小選用合適型號的鼻塞,撕膠布時動作輕柔,給予石蠟油潤滑。
綜上所述,采用改良鼻塞固定法取材方便、方法簡便、經濟實用,可在臨床推廣。
[1] Ramanathan R.Nasal respiratory support through the nares:Its time has come[J].J Perinatol,2010,30(suppl 10):67-72.
[2] Fischer C,Bertelle V,Hohlfeld J,et al.Nasal trauma due to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neonates[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10,95(6):F447-F451.
[3] Buettiker V,Hug MI,Baenziger O,et al.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nasal CPAP systems in newborns[J].Intens Care Med,2004,30(5):926-930.
[4] 張丹靖.鼻塞式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在治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中應用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2,24(6):68-70.
[5] 葉春燕,吳凡,偉楊藝,等.安普貼減輕新生兒鼻塞式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對鼻部皮膚損傷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3,9(1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