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強
(桂林旅游學院 旅游交通運營與服務系,廣西 桂林541006)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酒店業(yè)獲得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成為拉動地方經(jīng)濟社會增長的一個重要產(chǎn)業(yè)。員工培訓作為提高酒店管理效率、提升酒店總體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逐漸成為酒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其發(fā)展模式也開始為社會各界所高度關注。但是,隨著酒店行業(yè)競爭的不斷加劇,常規(guī)培訓開始呈現(xiàn)一些與目前發(fā)展形勢不吻合的趨勢,并出現(xiàn)效率不高、靈活性不夠等問題。在這個大背景下,針對常規(guī)培訓的弱勢進行重點改革的“微培訓”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并迅速在酒店培訓工作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其構建對酒店的長遠性發(fā)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縱觀“微培訓”的定義,學者們的觀點還是比較泛泛,主要涵蓋5方面:微知識微技能微表達;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小語錄定規(guī)矩;師傅帶徒弟的傳幫帶貫穿每時每刻;細節(jié)決定成敗。本文綜合前人研究,認為“微培訓”是以公司的員工為核心,以提升培訓效率為主要目標,采取小型、靈活的互動方式,通過員工之間的“輻射效應”來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并達到彌補員工個性短板、提高員工整體素質的一種新型培訓模式。大體上來說,“微培訓”實際上就是適應目前知識更新較快、培訓時間較為零散的工作特點,是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產(chǎn)物。微培訓的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規(guī)模較小、范圍比較廣、主題相對明確、時間相對零散、形式比較靈活。因此,微培訓可以說是一種“見縫插針”式的培訓,是一種“靈活多樣”式的培訓,是對常規(guī)培訓的機動性補充。
當前,由于“微培訓”出現(xiàn)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專門針對酒店“微培訓”的研究還不是非常多,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就是針對酒店培訓進行研究,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出“微培訓”的概念,但是卻在內容上涵蓋了“微培訓”的一些理念。例如黃珣從酒店培訓創(chuàng)新角度出發(fā),對目前酒店培訓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酒店培訓創(chuàng)新藝術的幾個措施,其中督促員工參與實踐、提供真實材料等措施都蘊含著“微培訓”的理念,為我們進一步開展“微培訓”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理論參考[1]。又比如,劉歡通過對酒店培訓“魂”“因”等7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得出了今后酒店培訓的幾點思考。其中加強內部交流、搭建靈活培訓方式等就是對“微培訓”的一個很好詮釋,為我們進一步理清“微培訓”構建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2]。第二種是專門針對企業(yè)“微培訓”的研究。由于酒店也屬于企業(yè),所以這類文獻雖然沒有直接的應用作用,但是對于創(chuàng)新“微培訓”思路也同樣意義重大。例如,喻明姬;王晶;李明霞;陶富蓮主要通過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作用研究,提出了“微培訓”在企業(yè)培訓中的實際應用,其微學習、微內容的方式對于我們構建酒店“微培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有助于體系中的大體框架搭建工作[3]。通過以上分析,本文基于當前專門針對酒店“微培訓”研究不多的現(xiàn)狀,專門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以達到進一步完善酒店培訓理論研究體系、加快督促酒店培訓實際工作的目的。
當前,酒店培訓方式有講授、研討、輪崗等方式,其突出的特點就是員工大多數(shù)情況處于被動地位、培訓的行政強制性較為突出。此外,常規(guī)培訓對時間的要求相對嚴格,規(guī)模也相對較大,組織培訓的難度也相對增加?,F(xiàn)將常規(guī)培訓與“微培訓”的區(qū)別總結如下(具體見表1):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到“微培訓”較之常規(guī)培訓,無論是在提高員工對培訓的關注度、增強員工對培訓的自覺性、提升培訓的可操作性方面,還是在培訓平臺建設、培訓方式、培訓效果方面都具有非常明顯優(yōu)勢??紤]到酒店實際情況,在員工培訓時,面臨空間、時間不多,員工培訓需求多樣,培訓方式刻板,市場競爭激烈,亟需提高員工素質等困境,而“微培訓”利用自身“小、快、準、靈”的特點恰恰解決了酒店培訓的困境。因此,當前大力開展針對酒店員工的“微培訓”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構建酒店員工“微培訓”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重點使用需求分析法和調查研究法。具體來說,需求分析法指的是以培訓的“核心需求”為工作中心,通過對各項需求的分析和總結來對明確酒店員工“微培訓”過程。此外,在分析過程中,要對提高員工執(zhí)行力、創(chuàng)新力、凝集力等需求進行重點分析,為體系構建指出一個明確的目標。調查研究法指的是對當前“微培訓”的方式方法、總體進展、優(yōu)劣勢等情況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系統(tǒng)化的構建模式。例如,對當前部分典型酒店“微培訓”的模式進行總結,提煉出適合大多數(shù)酒店的“微培訓”新形式,為酒店“微培訓”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
酒店“微培訓”體系是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工程,涉及組織體系、師資體系、方法體系、評估體系等多種方面。因此,構建策略的提出也要密切圍繞這幾個子體系,并從需求、計劃、師資、方式和評估5個層面進行詳細的論述。
1.明確培訓需求,為微培訓指出一個明確方向
培訓需求是開展酒店員工“微培訓”工作的首要任務,對于培訓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至關重要,是培訓體系構建工作的關鍵。在當前酒店員工“微培訓”體系構建中,培訓需求是多樣化的,有的是需要提高員工的業(yè)務能力,有的則是需要改變員工的精神狀態(tài)。因此,在“微培訓”中要把培訓需求的明確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依據(jù)培訓需求選擇“微培訓”的整體模式。例如,如果培訓的需求是增強員工的企業(yè)榮譽感,就要采用演講、主題競賽等形式,在寬松的互動環(huán)境中增進員工對企業(yè)的認同,使得員工在小范圍內的面對面交流中增強企業(yè)榮譽感和忠誠度??傊?,要把“明確培訓需求”“圍繞培訓需求”作為酒店員工“微培訓”工作的重要原則,依據(jù)真實的需求大力開展體系構建工作。
2.制定培訓計劃,確??傮w培訓的系統(tǒng)嚴密性
在明確任務目標后,一個好的計劃對于酒店員工“微培訓”體系的構建就顯得尤其重要。只有制定了一個嚴格的計劃,才能確保培訓的各個時間節(jié)點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才能確保培訓工作真正獲得實效。在體系構建中,要根據(jù)“微培訓”的不同形式來進行分層次的計劃安排。例如,如果是一個利用晚間時間進行的“微培訓”安排,就要把組織人員、時間、內容和員工疲勞度較高、行動力差的情況綜合起來,重點進行輕松式的員工心得分享[4]。而在利用周末舉行的“微培訓”中,要充分發(fā)揮員工精力充沛的優(yōu)勢,多舉辦技能競賽、優(yōu)秀經(jīng)驗總結互動等活動。通過這種側重式的培訓計劃安排,能夠進一步提升“微培訓”的針對性,使得培訓效果更加突出。
3.提高培訓能力,重點打造一支優(yōu)秀講師隊伍
歸根結底,酒店員工的“微培訓”是由人——培訓講師來具體推進的,講師在培訓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最直接的作用。由此可見,如何進一步提升整體培訓能力、培育一批優(yōu)秀講師就顯得尤其重要。一方面,要高度重視本酒店培訓人員的自主培養(yǎng),要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不斷鼓勵酒店負責培訓人員通過自主學習來提高培訓能力,并對有突出創(chuàng)新成果的培訓人員予以重點獎勵[5]。另一方面,要積極借助其他的優(yōu)秀培訓資源,要對當前其他酒店和其他培訓機構的優(yōu)秀經(jīng)驗進行適當?shù)慕梃b,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聘請專業(yè)人員直接開展針對員工的“微培訓”工作。
4、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不斷提高微培訓的實施效率
在“微培訓”的體系構建中,培訓方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對于提高員工注意力、提升培訓實際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多吸收新的方式方法。新媒體時代,微博、微信、QQ群、QQ空間已經(jīng)成為了人才培訓的新型載體,能夠增強培訓方式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因此,在今后的酒店員工“微培訓”工作中,就要適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溝通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QQ群學習、微信朋友圈互動等形式開展具體的培訓工作。另一方面,要對現(xiàn)有方式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在今后的“微培訓”中,要根據(jù)不同的形式來不斷的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方法,在和本酒店實際密切結合的基礎上,提升“微培訓”的實際效率。
5.重視培訓評估,進一步完善微培訓體系建設
任何一個體系的構建,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都需要進行反復的評估和完善。在酒店員工的“微培訓”體系構建中,我們也要做好后期評估和體系完善工作。在后續(xù)評估方面,可以利用觀察法、考試法、面談法等方法,對參與培訓的人員進行考核,并將總體結果進行一個科學的有效性分析。在評估內容上,應該與培訓計劃相對應,內容涉及禮儀、工作素質、精神狀態(tài)等多個方面。在體系完善工作上,要對評估結果和培訓的需求進行一個對比,整理出實際可行的措施和效果不明顯的措施,在對優(yōu)秀經(jīng)驗進行總結和對失敗經(jīng)驗進行分析的基礎,進一步完善原有的酒店員工“微培訓”體系,加快建立一個更加科學有效的新體系。
桂林大公館酒店是一家超五星級酒店,坐落于桂林市中心,距離中心商業(yè)區(qū)僅5分鐘車程,地理環(huán)境非常優(yōu)越。此外,酒店附近有多路公交車,交通非常便利。目前,該酒店共有員工400余人,分布在總經(jīng)辦、前廳部、客房部、餐飲部、保安部、人力資源部等多個部門。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桂林大公館酒店能夠充分認識到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并對其予以高度重視。培訓分為入職培訓和日常培訓。其中,新人入職均享受為期3天的入職培訓,便于新員工對酒店工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員工在入職后,基本每天都有日常培訓工作,重點就專業(yè)技能進行培訓,因基本采取“見縫插針”式的靈活培訓,基本可以歸納為“微培訓”的范疇。本文以桂林大公館酒店客房部1周內的“微培訓”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進一步完善“微培訓”體系的構建策略。
在桂林大公館酒店客房部(120人,分為10個小組靈活開展)的1周培訓工作中,共有7個培訓內容,涉及7種“微培訓”方式。具體的培訓安排見表2。
表2 桂林大公館酒店客房部一周“微培訓”計劃表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桂林大公館酒店客房部某小組的日常培訓是目前最流行的“微培訓”工作模式,由于其培訓時間較短、靈活度較高,因此這種培訓方式非常適應酒店客房部的實際情況。按照表2中的培訓計劃,桂林大公館酒店通過聘請專家、開發(fā)本酒店培訓資源、發(fā)動員工積極性等方式,多角度開展培訓工作,收到非常不錯的效果。筆者就本次“微培訓”中員工的滿意度進行了投票,其中投滿意票的員工占到了90%,基本滿意的占到了10%,沒有選擇不滿意選項的員工。但是其中選擇基本滿意的2位員工表示,希望將酒店文化的課程變化形式,多增加案例來進行講解。結束后,負責培訓的組長已經(jīng)將這個情況向上級反映,并表示會在今后的培訓計劃中充分考慮案例的增加事宜。此外,根據(jù)本次培訓后3個月內的總體測評,發(fā)現(xiàn)員工對企業(yè)的忠誠度有了明顯提升,對職業(yè)與崗位的理解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個人素質和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從結果分析看,本次“微培訓”的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也可以在小范圍內進行推廣。
通過對樣本桂林大公館酒店客房部某小組1周的“微培訓”進行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本文在明確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提高培訓能力、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重視培訓評估5個方面的體系構建策略是合乎當前酒店“微培訓”實際情況的,可以在今后的酒店員工“微培訓”中開展實踐指導。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微培訓”是適應當前的酒店業(yè)培訓現(xiàn)狀的,具有明顯的必然性和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只有做好“微培訓”體系的構建,才能充分彌補當前常規(guī)培訓的不足,才能進一步完善酒店員工培訓工作。因此,在今后的酒店員工培訓工作中,要高度重視“微培訓”體系建設,并從需求、計劃、能力、方式方法和后續(xù)評估等方面入手,開拓創(chuàng)新,多措并舉,共同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員工“微培訓”體系。
[1]Huang X.The hotel training innovative art[J].Enterprise Reform and Management,2014(14):66.[黃珣.芻議酒店培訓創(chuàng)新藝術[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4(14):66.]
[2]Liu H.Some thoughts about hotel training[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1):178,183.[劉歡.關于酒店培訓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11(1):178,183.]
[3]He H,Sun FL.Enterprise training innovation based on social media research:Y technology company of training,for example[J].Human Resources Derelopment of China,2014(18):42-46.[何輝,孫蘇琳.基于社會化媒體的企業(yè)培訓創(chuàng)新研究:以Y科技公司的微培訓為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14(18):42-46.]
[4]Luo H.A five-star hotel staff training myth research in Chengdu[J].Journal of Travel Survey(Second Half),2015(3):93.[羅輝.成都五星級酒店員工培訓的誤區(qū)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3):93.]
[5]Yu MJ,Wang J,Li MX,et al.Extended training class:“Training”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training[J].Petroleum Education,2014(6):18-20.[喻明姬,王晶,李明霞,等.延伸的培訓課堂:“微培訓”在企業(yè)培訓中的應用[J].石油教育,2014(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