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沈陽市和平區(qū)委區(qū)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沈陽)家教家風論壇”在和平區(qū)舉行,來自國家、省、市的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并對和平區(qū)家教家風建設給予充分肯定。
◎張良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場所,家庭生活是人格發(fā)展的基礎,一個人在學校和社會上的各種表現(xiàn)很大程度是和他小時候在家庭里受到的教育,和他受到的家風熏陶有關系。和平區(qū)以家庭為重點開展家教家風宣教活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
我認為,規(guī)矩意識是家庭建設的重要內容。規(guī)矩意識是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有些則不可以做,規(guī)矩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要讓孩子知道,當自己的需求不合規(guī)矩時則需要調整和控制。這種教育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的作用。
◎叢中笑(全國婦聯(lián)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任)
家教家風是“釀”出來的,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形成過程。和平區(qū)關注的是放眼未來的長久工作,要遵循家庭教育規(guī)律,促進家庭建設和家風形成。
家庭教育是一種隱形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做中學”的過程,也是一個家庭成員之間互動的過程。家長要不斷提高自己,為兒童樹立榜樣,給兒童輸入正能量,用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積極向上的情緒感染兒童。同時,家庭教育也不是孤立的,是一個與社會互動的過程,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兒童日常生活的環(huán)境中,讓兒童感受到社會中的友愛、尊重和平等。
◎齊大輝(北京大學家庭文化與家長教育研究所所長)
和平區(qū)能夠在家教家風宣教方面做工作,尤其是有整體解決方案,我認為這是國家需要推出的典型。
具體上說,這些工作要發(fā)動群眾,動員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工作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要經過實踐考驗,一看就會,一用就行,老百姓就能信你。所以我們今天做的工作是整體規(guī)劃、骨干培訓、全員體驗,再去推廣,讓老百姓真正地感受到政府這項工作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改變。
◎沈明革(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兒童早期家庭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家風就是家庭成員在共同生活中長期形成的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習慣,鮮活地表現(xiàn)在家庭生活的所有細節(jié)之中。家長們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不要簡單的訓斥,平等、友善的家風家教在孩子成長中有著非凡的意義。家長要去感受孩子的喜悅,讓孩子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并和孩子一起成長?!凹液腿f事興,國安享太平”,好家風涵養(yǎng)國人的家國情懷,和平區(qū)在這方面的一些作法值得肯定和大力推廣。
◎劉兆偉(沈陽師范大學教授、遼寧省孔學會名譽副會長)
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是我們的根,斷了這個根就沒有了精神命脈,而弘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個根是在家庭文化教育中。
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家教家風絕對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它是根據時代發(fā)展、家庭成員結構變化而決定的。今天倡導的家教家風,要學習勞動人民當中的楷模,讓他們的精神融入家庭文化教育中。
◎楊子(遼寧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會長)
家風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好的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yǎng)成的,它需要“潤物細無聲”。對于青少年來講,要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自我修煉。
好家風有強大的感染力,對社會好的風氣形成發(fā)揮了強有力的作用。“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奔彝ナ菄抑凶钚〉膯卧?,是社會的細胞。一個家庭有了好的家風,這個家庭就能和睦團結;千萬個家庭有了好的家風,我們這個社會就會和諧、有向心力,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就有了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蘇加勝(遼寧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
和平區(qū)委、區(qū)政府十分重視家長教育,也做了很多扎實有效的探索,走在全國的前列。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尋求突破,為全國家長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更先進的經驗。
建議通過制度約束與政策鼓勵,落實婚前、孕前、育前、托前、學前等家庭教育。通過發(fā)放家庭教育培訓證書,落實家庭教育培訓學時。同時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家教家風建設相關培訓,家庭教育相關師資培訓,使家長教育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另外,探索通過“三五家教法”具體操作實踐,走出一條科學、系統(tǒng)、實用,具有可操作性的家長教育道路來。
◎海濤(遼寧省十佳主持人、沈陽市家庭教育心理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
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延續(xù),家長不是第二個老師,否則將導致孩子既疏遠對學校的熱情,也與家長心靈的交織形成了平行線。
我們要培養(yǎng)對這個社會有用的孩子,而不是得高分的孩子。一個人具備適應能力,懂得如何做人,能夠協(xié)調自己的平衡,這都不是分數(shù)考核能夠測量的。如果學校教育是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記憶、背誦、運算,家庭教育就應該啟發(fā)我們的孩子如何具有發(fā)散性的思維。
◎林李楠(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
家風是生活習慣、情感、態(tài)度、精神、情趣等多種成分的綜合,是一種潛在無形的教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影響著孩子心靈,塑造人格。和平區(qū)開展“弘揚家教家風 樹立家國情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非常有意義。通過對傳統(tǒng)家訓家風文化精華的借鑒、傳承,進行創(chuàng)新,促進社會和諧,十分必要,也恰當其時。
這個教育活動,既可以在體制內推廣,比如在政府和事業(yè)單位中舉辦傳統(tǒng)的家風與家教思想的講座,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建立專門的講堂或課程;也可以在體制外動員,比如在社區(qū)進行各種家風家教經驗交流會、學習會,在社區(qū)道德講堂活動中舉辦各種講座等。
(攝影:喬羽)
超鏈接
中國古代家教故事
曾子殺豬教子
曾子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據說,曾子平時很注意自己的修養(yǎng),《論語》上記載有他的修養(yǎng)原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他強調做人要誠實,自己以身作則,也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上去買東西,小兒子拉著母親的衣襟,又哭又鬧,也要跟著去。妻子被鬧得沒有辦法,就對孩子說:“你留在家里,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吃?!焙⒆颖缓寤丶胰チ?。
曾子的妻子從街上回來,看見曾子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雪亮的尖刀,正在準備殺豬呢。他的妻子趕忙制止他說:“我剛才是和小孩子說著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殺豬呀!”曾子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會學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今天你說話不算數(shù),騙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講假話。再說,母親騙了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后再對他進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這樣做,對教育孩子是很不利的?!?/p>
最終,曾子說服了妻子,還是把豬殺來煮了。
西平王教女
《墨客揮犀》一書中記載了發(fā)生在唐朝的一個故事:崔樞的夫人是太尉西平王的女兒,有一天,西平王過生日,西平王府舉行盛大的宴會。在宴會過程中,有一個小婢女走過來,對崔夫人耳語了很久,崔夫人點了點頭就出去了。過了一會兒,崔夫人又回來了,西平王問她:“出了什么事嗎?”她回答說:“婆婆昨夜身體不適,我派人去看看?!蹦闹髌酵跻宦牼桶l(fā)火了,把筷子一扔,生氣地說:“我不幸有你這樣一個女兒。真奇怪,你當人家的媳婦,婆婆有病,不在床前侍候湯藥,卻在這里為父親過生日。我有這樣的女兒,還過什么生日!”馬上叫女兒乘轎子回去,然后自己也到崔家問候,還道歉說自己對女兒教育得不好。親家聽了,非常感動。
伯俞憐母
古代有個孝子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在他犯錯時,總是嚴厲地教導他,有時還會打他。待他長大成人后,每每當他犯錯時,母親的教訓依然如故。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突然放聲大哭起來。母親很驚訝,幾十年來打他,他從未哭過。
于是就問伯俞:“你為什么要哭?”伯俞回答說:“從小到大,母親打我,我都覺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親是為了教育我才這么做的。但是今天母親打我,我已經感覺不到痛了。這說明母親的身體愈來愈虛弱,我奉養(yǎng)母親的時間愈來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從中來?!?/p>
劉玄佐母親的家教
據《因話錄》一書記載:唐代有個叫劉玄佐的人,在仕途上很有發(fā)展,曾經官至宰相。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就,和他母親對他的教育有關。他的母親從小就教育他要艱苦度日、戒驕戒躁,在他已經當上了宰相之后,他母親依然每月堅持織絹一匹,有人曾問她:“您的兒子貴為宰相,還用得著您每月織的這匹絹嗎?”她回答說:“我這是在提醒他不要忘本?!庇幸换?,她看劉玄佐辦公,見一個縣令從臺階下跑過去,心里很不安?;氐郊液?,她對劉玄佐說:“我今天看到那個縣官向你報告時那樣謙卑、恭敬,心中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想起你父親在當縣令時,常常因為害怕長官而出汗,現(xiàn)在你又如此對待手下的縣令,我心里怎么能安穩(wěn)呢?”劉玄佐聽后,表示日后一定要對下屬隨和一些。從那以后,劉玄佐果然大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