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軍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成都水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
關于國內(nèi)外帷幕灌漿施工要求方面的幾點探討
張開軍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成都水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本文以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灌漿技術手冊(EM1110-2-3506)和3個國際工程灌漿技術要求為基礎,與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DL/T5148-2012)進行對照,就帷幕灌漿施工要求方面的差異進行探討,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國內(nèi)外對于帷幕灌漿施工的不同。
灌漿技術手冊 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 帷幕灌漿 對比分析
帷幕灌漿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防滲方法,近年來國內(nèi)修建了很多世界級的高壩,帷幕灌漿都是最重要的基礎防滲手段之一,國內(nèi)灌漿理論與實踐都獲得了巨大的發(fā)展,但是與國際上仍然存在差異。了解這些差異,對于未來的國際工程帷幕灌漿施工是很有必要的。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UnitedStatesArmyCorpsofEngineers,縮寫USACE)為美國主要水利機構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工程、設計和建筑管理機構,其水電工程標準體系在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等各方面研究、開發(fā)和應用上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世界范圍的水電工程建設中得以廣泛應用。工程手冊為其標準系統(tǒng)中的一類,本文中手冊是指EngineeringandDesign:GROUTINGTECHNOLOGY(EngineerManualEM1110-2-3506)(以下簡稱EM手冊)。
LahmeyerInternationalGmbh(以下簡稱Lahmeyer)是德國一家工程公司,其在能源、水電和水資源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歐洲都有很強的競爭力,本文所涉及的3個國際工程(蘇丹MeroweProject、蘇丹UpperAtbaraProject、巴基斯坦KeyalKhwarProject)均以Lahmeyer為咨詢公司,其中MeroweProject已完工,UpperAtbaraProject在建,KeyalKhwarProject已中標待建。MeroweProject有蘇丹的三峽工程之稱,總裝機容量125萬kW,尼羅河干流第二大水電項目。UpperAtbaraProject位于尼羅河上游支流,總裝機容量32萬kW。KeyalKhwarProject位于印度河上游支流,總裝機容量12.8萬kW。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DL/T5148-2012)(以下簡稱灌規(guī))是目前國內(nèi)最新水泥灌漿施工規(guī)范,與前一版相比,做了一定修改。灌規(guī)是國內(nèi)水泥灌漿的圣經(jīng),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以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手冊(EM1110-2-3506)、Lahmeyer公司負責咨詢的3個國際項目的技術要求和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DL/T5148-2012)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分析三者在帷幕灌漿上的具體要求,結合工程實際施工經(jīng)驗,參考相關書籍資料,以呈現(xiàn)國際國內(nèi)在帷幕灌漿上的異同點。
2.1 灌規(guī)對灌漿材料與漿液的要求
灌規(guī)3.1.2、3.1.5條款對灌漿水泥提出了要求。
灌規(guī)對水泥篩余量給出具體要求,未對比表面積提出具體要求,在條文說明中對此做了說明。灌規(guī)推薦使用純水泥漿液。目前國內(nèi)灌漿施工基本采用純水泥漿液,鮮有采用超細水泥或穩(wěn)定漿液。灌規(guī)僅針對水泥灌漿,未涉及化學灌漿。
2.2Lahmeyer公司在國際項目中的要求
對于Lahmeyer公司咨詢的上述三個項目,均對篩余量和比表面積提出具體要求,MeroweProject要求比表面積應為350m2/kg、80μm方孔篩的篩余量為0;UpperAtbaraProject要求比表面積400m2/kg、80μm方孔篩的篩余量為0;KeyalKhwarProject要求比表面積450m2/kg,未對篩余量提出具體要求。由此可見,Lahmeyer公司對灌漿水泥的要求要高于《灌規(guī)》,如果從三個項目的時間順序看,對灌漿水泥細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水泥的比表面積越大,顆粒越細,對于灌漿而言肯定是有好處的,但這樣高標準的水泥成本高,對于運輸和存儲要求都很高,采購要求也很高,水泥在海運的過程中容易受潮結塊而報廢。三個項目均要求使用穩(wěn)定漿液,這點與國內(nèi)普遍使用純水泥漿液不同,穩(wěn)定漿液的制備要求比純水泥漿液更高,析水率、流變性、穩(wěn)定性均優(yōu)于純水泥漿,但制備工藝復雜。穩(wěn)定漿液通常采用一個比級,可以簡化純水泥灌漿過程中變漿程序。從使用效果看,使用純水泥漿液與穩(wěn)定漿液都能夠達到預期目的。
在MeroweProject和UpperAtbaraProject,Lahmeyer公司對化學灌漿材料均有明確要求,KeyalKhwarProject則沒有列出。MeroweProject曾大量使用化學灌漿,使工程造價提高,引起業(yè)主不滿。在UpperAtbaraProject建設過程中,施工方多次提議化學灌漿,但咨詢工程師均不采納。
此外,灌規(guī)3.1.9“普通純水泥漿液可不進行室內(nèi)試驗?!倍鳯ahmeyer公司則要求對各類灌漿材料均需按批次進行室內(nèi)試驗,室內(nèi)試驗達到要求方可開始下一步。由于水泥是灌漿的主要材料,水泥質(zhì)量將直接影響灌漿結果,盡管生產(chǎn)時也進行檢測,但水泥在生產(chǎn)、運輸、存儲等各環(huán)節(jié),也確有發(fā)生變質(zhì)的可能,進行現(xiàn)場試驗是有必要的。
2.3EM手冊對灌漿材料與漿液的要求
EM手冊與灌規(guī)和Lahmeyer公司技術要求都不同,手冊在灌漿材料一節(jié)開篇就提出波特蘭水泥漿液使用應考慮兩個因素:(1)單一材料的適用性;(2)每一種成分的預期目的。通過添加不同材料組成的漿液混合物,不僅讓使用者拓寬漿液的物理特性,而且可以根據(jù)工程情況加以調(diào)整。EM手冊中并未對水泥的細度給出明確的數(shù)值,除對各類水泥的基本特點進行了介紹外,還詳細介紹了可用充填物、外加劑、粘土漿液、硫酸鹽漿液和化學漿液,涵蓋了灌漿的各類漿液。對于灌漿材料細度的選擇,EM手冊中提出一個評價可灌性的公式,也就是可灌性比率N:
N=D15/D85
式中,N表示可灌性比率;D15表示被灌介質(zhì)15%的細顆粒尺寸,可以通過各類巖土試驗獲得;D85表示漿液85%的細顆粒尺寸,這個數(shù)值可以用細度表示。
通常認為N應大于25才具有可灌性,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低于15,這取決于灌漿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
這個公式在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另一本手冊GROUTINGMETHODSANDEQUIPMENT(TM5-818-6,AFM88-32)中也有提及。
EM手冊對每一種漿液的特點進行了歸納總結,雖并未規(guī)定或要求使用哪一類漿液,但認為在水泥漿液中加入少量的膨潤土(2%~4%),對于灌漿是有益的。
從上面的對比看,似乎EM手冊對灌漿材料不夠重視,選擇的隨意性比較大,實則不然。在EM手冊中,專門用了一個章節(jié)闡述灌漿材料(16頁),詳細總結了各類灌漿材料漿液特點,其詳盡程度堪比教科書。此外,在別的章節(jié)中也有部分涉及灌漿材料。這樣以來,即便缺乏經(jīng)驗的工程人員,也能在EM手冊的指導下針對不同的工程情況選擇不同的灌漿材料。
在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另一本手冊GROUTINGMETHODSANDEQUIPMENT(TM5-818-6,AFM88-32)中,認為壓力灌漿的選擇應基于工程需要、地下條件、經(jīng)濟、質(zhì)量監(jiān)督人員的能力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從某種程度而言,壓力灌漿是一門基于自然和科學的藝術,需要經(jīng)驗和工程判斷,對這門藝術無法建立嚴格的尺度。個人認為這是個對壓力灌漿比較客觀的評價,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更容易理解EM手冊中的基本理念。
化學漿液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日趨成熟,面對復雜的地質(zhì)條件,很多項目在使用水泥漿液的同時也在使用化學漿液?!豆嘁?guī)》的編纂應該考慮并體現(xiàn)這種趨勢,不應只局限于水泥灌漿。
灌漿材料和漿液的選擇是灌漿能否達到目的的物質(zhì)基礎,直接關系灌漿成敗,與所針對的地質(zhì)條件息息相關,應有很強的針對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灌漿材料和漿液的選擇,往往受到經(jīng)濟、工期、設備、人員等各種因素影響而缺乏針對性,從而影響最終的灌漿效果。
3.1 灌規(guī)對灌漿設備與機具的要求
《灌規(guī)》對制漿機、灌漿泵、灌漿管路、灌漿塞、閥門、壓力表、記錄儀和集中制漿站在性能上做了基本要求,與《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DL/T5148-2001)》基本一致,因施行多年,具體要求在這里不再重述。
盡管新灌規(guī)沒有對灌漿設備和機具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自2001年以來,灌漿設備和機具還是有所發(fā)展,市場上滿足灌規(guī)要求的設備和機具選擇比較多。
3.2Lahmeyer公司在國際項目中的要求
與《灌規(guī)》相比,Lahmeyer公司在國際項目中對灌漿機具和設備的要求則要高得多。如在UpperAtbaraProject中,對漿液拌合設備要求如下:
(1)為拌制穩(wěn)定漿液,漿液攪拌機應是機械式、高速膠體型、有足夠的容量、轉(zhuǎn)速在(1500~2000)r/min以確保拌合完全分散和充分;
(2)攪拌機應配備對于拌合物的重量和體積誤差不大于2%的稱量設備和水表。
對于灌漿泵有如下要求:
(1)灌漿泵應能在特定壓力下保持(60~100)L/min的濃漿(W/C=1∶1)流量,可以達到并保持7MPa的壓力。灌漿泵應能以穩(wěn)定的壓力和流量泵送漿液,沒有壓力波動,一泵灌一孔;
(2)泵應配備有精確的壓力和容量控制閥門,這些閥門可以單獨控制壓力和流量。當達到預設的壓力時,泵應能自動停止,且應保持壓力沒有脈沖。
除此之外,對于壓力表的精度和管路連接的要求均高于灌規(guī)。
國內(nèi)生產(chǎn)商目前尚無滿足上述要求的產(chǎn)品,國際上英國、美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均有滿足上述要求的設備供應。
3.3EM手冊對灌漿設備與機具的要求
EM手冊用了大量篇幅詳細介紹各類灌漿設備和機具,并對其使用進行了基本描述,包括化學灌漿設備、機具和灌漿監(jiān)測設備。例如漿液高程探測設備、孔內(nèi)溫度測量、示蹤材料、比重計等等。但是,EM手冊并未對這些設備的性能提出具體要求,如轉(zhuǎn)速、壓力范圍等等。
灌漿設備和機具就像人手中的工具,性能更好、能耗更低、更輕便更安全的設備和機具,無疑有利于提高灌漿的功效和質(zhì)量。但是,更先進的設備也意味著更高的售價,價格往往阻礙了人們選擇更先進的設備。
4.1 《灌規(guī)》對灌漿試驗的要求
本版灌規(guī)與上版不同之一就是將灌漿試驗單列一章,灌漿試驗的重要性得到提高。同時,增加了灌漿試驗的任務、灌漿試驗選址和生產(chǎn)性灌漿試驗的內(nèi)容。
4.2Lahmeyer公司在國際項目中的要求
在MeroweProject和UpperAtbaraProject技術要求中,均明確要求做生產(chǎn)性灌漿試驗。在UpperAtbaraProject技術要求中,還規(guī)定了試驗區(qū)的面積和孔的分布,但KeyalKhwarProject則沒有要求。在國際項目中,咨詢工程師權力較大,可以指令承包商做灌漿試驗,這與技術要求并不沖突。
在UpperAtbaraProject實施過程中,灌漿試驗的選址、孔位布置及各種參數(shù)均需經(jīng)咨詢工程師批準,承包商在工程師指令下工作,試驗過程受工程師監(jiān)督。
4.3EM手冊對灌漿試驗的要求
EM手冊專門用了一章來討論為灌漿設計而應進行的各類地質(zhì)考量。灌漿試驗作為其中一節(jié)專門論述,認為灌漿試驗應在詳細設計之前進行,灌漿試驗視其需要的信息可簡可繁,應在負責最終灌漿設計的地質(zhì)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分析灌漿試驗的布置(單排、環(huán)形、多排)和優(yōu)缺點,提出對灌漿試驗結果檢查和分析的具體辦法。此外,灌漿試驗還應對鉆孔技術(如回轉(zhuǎn)和沖擊)、不同的孔徑等對灌漿效果的影響進行評價。
相比而言,EM手冊對灌漿試驗的論述要比其他兩者全面詳細,指導性、可操作性更強。
從某種意義上講,灌漿試驗帶有一定的研究性質(zhì),灌漿試驗能夠為灌漿設計提供準確的信息,這一點是無可替代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一個灌漿工程都應有針對性的進行灌漿設計前的現(xiàn)場灌漿試驗。但是,在實際施工中,經(jīng)常采用生產(chǎn)性灌漿試驗來替代設計前的灌漿試驗,而這個時候工程已經(jīng)開始大規(guī)模施工,在工期和費用壓力下,生產(chǎn)性灌漿試驗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各項試驗,甚至只是象征性地驗證已經(jīng)設計好的灌漿形式,這樣的灌漿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的價值已經(jīng)大打折扣。鑒于此,應在灌規(guī)中增加一些針對灌漿試驗的強制性條文。
5.1 孔口封閉灌漿法
自1982年烏江渡水電站首創(chuàng)使用孔口封閉灌漿法以來,該法在國內(nèi)得到推廣,目前已成為國內(nèi)帷幕灌漿的主流方法。該法在國內(nèi)實踐中已被多次驗證是一種有效、可靠的灌漿方法。但是,在國際工程中該法還沒有得以推廣,在MeroweProject、UpperAtbaraProject和KeyalKhwarProject的技術要求中均未采用此法,在美國陸軍工程兵團EM手冊和另一本手冊GROUTINGMETHODSANDEQUIPMENT(TM5-818-6,AFM88-32)(2004年修訂)中也未采用??梢?,加強國際同業(yè)交流任重道遠。
5.2 灌漿壓力
《灌規(guī)》5.5.1對灌漿壓力進行了原則規(guī)定。
在國內(nèi)灌漿施工中,高壓灌漿(≥3MPa)的傾向越來越明顯,似乎壓力不高就不足以保證灌漿質(zhì)量。但是,在國際工程中,并不認為壓力越高越好。MeroweProject和UpperAtbaraProject最大灌漿壓力均不超過1.6MPa(最大孔深超過50m),KeyalKhwarProject最大灌漿壓力不超過1.2MPa。EM手冊中對灌漿壓力過大可能造成抬動、漿液浪費進行了說明。
高壓灌漿在國內(nèi)的流行與孔口封閉灌漿法有一定關系,相比而言,孔口封閉灌漿法比卡塞灌漿能承受更高的灌漿壓力而不發(fā)生滲漏或繞塞。但是,高壓灌漿的害處也顯而易見,首先是抬動,不僅可能造成地上建筑物的抬動,甚至造成地下巖層抬動,一旦發(fā)生,很難處理;其次是漿液浪費,高壓灌漿在充填裂隙的同時又打開或者形成新的裂隙,通道形成的狀況無法預料,甚至發(fā)展到灌漿部位上百米之外;第三是高壓爆裂形成安全隱患,壓力越高對灌漿管路要求越高,管路爆裂傷人的可能性也越大;第四,過高的灌漿壓力可能對泥巖、砂巖之類硬度較低巖石的整體性有破壞作用。從灌漿實踐看,中低灌漿壓力是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灌漿目的需要的。
5.3 裂隙沖洗
《灌規(guī)》規(guī)定沖洗介質(zhì)為水,沖洗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并不大于1MPa,沖洗時間至回水清凈時止,并不大于20min。
在3個國際項目中,均要求沖洗至回水清凈時止,但未對沖洗壓力和沖洗時間做出規(guī)定。
在EM手冊中,也要求沖洗至回水清凈,并列明風水聯(lián)合沖洗,但規(guī)定沖洗壓力不應大于灌漿壓力。
在UpperAtbaraProject實施時,曾有鉆孔沖洗超過1h仍未回水清凈,甚至部分孔段因沖洗時間太長而塌孔。從施工的角度看,《灌規(guī)》的要求是適宜的,太長的沖洗時間對于鉆孔有害,有些泥巖或頁巖具有一定的可溶性,無法沖洗至回水清凈。但是,對于孔深較深的孔(例如大于100m),《灌規(guī)》的規(guī)定似乎又顯得不足。
5.4 漿液變換
在3個國際項目中,均采用穩(wěn)定漿液,實際施工中無需變漿,若咨詢工程師認為有變漿需要,則在原漿液用完后重新配制。
EM手冊對于漿液比級和變換則比較靈活,漿液注入由稀到濃,可以根據(jù)需要調(diào)配濃度,對漿液變換也沒有數(shù)量上的規(guī)定。
《灌規(guī)》推薦使用純水泥漿液,強調(diào)控制,穩(wěn)定漿液則簡化變漿,而EM手冊則更強調(diào)經(jīng)驗和判斷。
5.5 結束標準
本版灌規(guī)比前版在結束標準上變化很大,《灌規(guī)》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當灌漿段在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繼續(xù)灌注30min,即可結束灌漿。
在UpperAtbaraProject灌漿技術要求中,帷幕灌漿結束標準為:在設計壓力下,灌漿段吸漿量小于2L/min,持續(xù)10min即可結束。在MeroweProject灌漿技術要求中,帷幕灌漿結束標準為:在規(guī)定的灌漿壓力下,孔段持續(xù)灌漿每10min的注入量為30L或更小時,灌漿結束。在KeyalKhwarProject灌漿技術要求中,帷幕灌漿結束標準為:在規(guī)定的灌漿壓力下,孔段持續(xù)灌漿每10min的注入量小于15L時,灌漿結束。
在EM手冊中,有兩個結束標準,一是當達到設計灌漿壓力的3/4時,孔段停止吸漿;二是在10min內(nèi)(至少5min測一次),吸漿量不大于1立方英尺(約28.3L),灌漿即可結束。
從以上闡述看,結束標準不盡相同,但從時間上看,《灌規(guī)》要求最高。
本版《灌規(guī)》2012年發(fā)布,除KeyalKhwarProject外,比EM手冊、MeroweProject技術要求和UpperAtbaraProject技術要求的發(fā)布更接近于今天。但是,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灌規(guī)》的要求與國際同業(yè)之間還存在不少差異,受篇幅所限,本文僅就帷幕灌漿的一些重要參數(shù)做分析對比。
■
TV642.1:TV
A
2095-1809(2015)05-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