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曉,林書會
(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中醫(yī)院楊家坪分院疼痛科,重慶 400050)
臨床護理
椎動脈型頸椎病微創(chuàng)治療護理臨床觀察
胡 曉,林書會
(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中醫(yī)院楊家坪分院疼痛科,重慶 400050)
目的:觀察小針刀及星狀神經阻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結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24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120例,試驗組用小針刀及星狀神經阻滯治療,對照組用小針刀治療,療程4周。結果:試驗組愈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小針刀輔以神經阻滯能提高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好,而護理干預是提高患者依從性,保證微創(chuàng)手術成功的關鍵。
椎動脈型頸椎??;小針刀;星狀神經阻滯;護理干預
共240例,均為我院門診或病房患者,均經X線、CT或MRI檢查,結合病史及臨床表現符合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齡(58.5±9.8)歲,病程(11.4±5.2)個月。對照組120例,男55例、女65例,年齡(57.6±9.2)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參照《神經科專病中醫(yī)臨床診治》中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診斷標準結合1992年青島全國第2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擬定的診斷標準及分型標準,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4]
排除標準:有眩暈癥狀但頸椎X線片或經顱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檢查顯示正常者或無陽性體征,頸椎有骨折、脫位、結核、腫瘤、感染者;眩暈伴嚴重高血壓等其他原發(fā)疾病可能引起椎動脈血流速度異常,伴有內耳、前庭神經病變、腦干、小腦、大腦等顱內器質性病變。
試驗組實施小針刀及星狀神經阻滯綜合治療,對照組用小針刀治療,兩組均結合推拿、牽引、中藥等治療。
微創(chuàng)操作:在各項生命體征指標正常情況下,皮膚消毒,術者戴無菌手套,帽子,口罩,鋪無菌巾?;颊哐雠P,口微張,在胸鎖關節(jié)上2.5cm,正中線外側1.5cm處為穿刺點,標好標志,操作者站于穿刺側,用左手食指壓胸鎖乳突肌內側緣,將胸鎖乳突肌、頸總動脈、頸內靜脈皆摳向外側,把氣管推向內側,指尖下可觸及較大的橫突前結節(jié),指腹下可觸及頸總動脈的搏動,手指固定不動,右手持6號注射針頭連接裝好藥物注射器,沿左手食指甲緣經皮膚垂直刺入,進針,回抽,無血、無液、無氣,注藥后出現霍納氏征,觀察20min未見不良反應,患者取俯臥位,根據X線或CT片及壓痛點,取9個點,從受累椎體棘突下依次定三點,旁開1.5寸各取6點,用紫藥水進行標記,皮膚消毒,行小針刀治療。
心理護理?;颊哂捎谕蝗坏牟⊥炊桩a生焦慮、恐懼、急躁、易怒心理,同時因為不能正常生活,易產生悲觀消極心理。因此,應耐心、細心跟患者進行心理溝通,介紹微創(chuàng)手術的方法,多講成功的病例,減輕心里焦慮、恐懼心理,從而更積極配合治療。
疼痛護理。頸部保暖,可以輔助用一些鎮(zhèn)靜劑以幫助入睡,防止聲光刺激同時并保持室內安靜,防止因睡眠不足而使疼痛癥狀加重,如患者疼痛較重時可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藥物以緩解疼痛。
基礎護理。急性期應指導患者多休息,枕頭高低適中。勿過分扭轉或屈曲。避免聲、光等刺激,注意頸部防寒保暖,頸部勿用洗冷水,保持病室安靜、舒適。起床動作宜慢,早上醒后應躺5min后再起床,勿猛然改變體位。飲食宜溫熱、清淡、易消化,多食富含維生素及鈣的食物,多食新鮮葉子菜等深綠色食物,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調補肝腎,多飲用菊花茶,清肝明目。忌生冷、寒涼、辛辣、油膩食物,忌海鮮,雞、鴨、魚、豆腐、魔芋、香菜等易誘發(fā)疾病的食物。癥狀緩解期可適當指導患者進行頸部功能鍛煉,如前屈、后仰、左旋、右旋,但應注意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
小針刀護理。針刀能提高頸椎病臨床治療效果[5],而正確的護理恰當的護理可提高療效,減少并發(fā)癥及復發(fā)率。術前協(xié)助醫(yī)師排除心肺等器質性疾病,排除高血壓危象,凝血功能障礙,術前詢問是否進食,避免空腹治療,做好心理護理,解除患者的緊張心理。術中囑患者俯臥位,胸前用一靠枕枕于胸前,前額支撐,頸部懸空,防止壓迫氣道,注意詢問患者感覺,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以及有無頭暈、惡心、胸悶、氣急、泛汗、脈細數、肢冷等暈針現象。備齊高滲糖水、氧氣等急救用品。嚴格無菌操作,協(xié)助醫(yī)生消毒,固定患者頭部,選漢章4號針刀與頸部皮膚平面成90°角垂直刺入,刀口線與神經血管的走向平行,深度依病情而定,分別以縱行疏通橫行剝離各2~3刀,彈撥肌束3~5下,進行針刀松解,出針后貼上創(chuàng)可貼,給予壓迫防止出血。囑患者針眼3日不沾水,以防感染。勿食易誘發(fā)疾病的食物。
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護理。有學者提出,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至少5次以上方有較好療效[5],所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是提高治愈率的保證。協(xié)助患者采取仰臥位,頸部放一寬約20cm小型靠枕,將患者頭轉向對側,充分暴露頸部,配合醫(yī)生定點、消毒,指導患者放松心情以防胸鎖乳突肌痙攣影響注射。因星狀神經阻滯位置較深,且神經、血管豐富,如操作不當,容易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如出血或血腫、胸悶心慌、聲嘶、氣胸、頭暈惡心、耳鳴。所以治療前,應做好充分的搶救準備,如準備好急救的藥品及設備等。出血一般不會產生嚴重后果,如果出現血腫,及時壓迫止血,之后用毛巾熱敷,一般數天之后,即可消退。胸悶心慌與患者的心理、血糖和基礎疾病等相關。向患者解釋操作過程,解除患者思想顧慮,治療前適量進食,并把
基礎疾病控制好可達到預防效果。一旦出現胸悶心慌,可暫時停止操作,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撫慰患者。如果操作不當可導致氣胸,少量閉合性氣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特殊處理,患者經休息和使用鎮(zhèn)靜藥物后可恢復。而張力性氣胸可引起縱膈移位、進行性呼吸困難和循環(huán)衰竭,必須緊急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短暫的聲嘶一般見于同側喉返神經阻滯。因此,準確的定位,醫(yī)護之間嫻熟的搭配是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依從性的關鍵。注射成功后用干棉簽壓住注射部位5~10min。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心慌、頭暈、皮膚過敏等癥狀。15min后患者若無不適協(xié)助醫(yī)生注射對側。注射后囑患者勿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治愈:疼痛消失,伴隨癥狀及體征消失,可參加正常工作。有效:疼痛明顯減輕,伴隨癥狀及體征改善,可參加日常工作。無效:癥狀無變化。
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痊愈60例,有效55例,無效5例,愈顯率95.8%。對照組痊愈40例,有效65例,無效15例,愈顯率87.5%。兩組愈顯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小針刀結合星狀神經阻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能提高療效,但許多患者對頸部進針有恐懼感。因此治療前應跟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做好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的護理,對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生活質量,減少微創(chuàng)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
[1] 李增春,陳德玉,吳德升,等.第3屆全國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J].中華外科雜志,2008,46(23):1796-1799.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6-348.
[3] 國家中醫(yī)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9.
[4] 侯熙德.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12.
[5] 苗志遠,戰(zhàn)梅,錢小路,等. 小針刀治療頸源性頭痛近況[J].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3 ,15(4):65-66.
[6] 王林,胡麗華,王竹梅,等.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在疼痛門診中的應用[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2, 27(3):258-259.
R473.6
B
1004-2814(2015)07-0682-02
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