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燕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渭南市分校,陜西 渭南 714000)
?
【語言文學】
淺析類型電影的美學特性及其表現(xiàn)形式
田 燕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渭南市分校,陜西 渭南 714000)
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尋類型電影的審美機制,論析類型電影長盛不衰的藝術魔力所在:類型電影用非寫實手段創(chuàng)造集體選擇的理想生活和理想形象,表現(xiàn)了其傳達人類主流價值觀和共同心理愿望的美學特性;類型電影定型化的敘事、視覺上的新奇和諧趣驚險的風格,表現(xiàn)了其追求趣味和觀賞性的美學特性;編創(chuàng)者通過對成功類型片的仿照而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藝術演變的美學特性。
類型電影;審美機制;美學特性
類型片是指那些根據(jù)分類原則給以不同命名的,易于分類識別的、特征鮮明的影片,如西部片、動作片、強盜片、喜劇片、音樂片等。電影史上類型電影是一個非常復雜矛盾而有趣的現(xiàn)象,不少學者對類型電影的內(nèi)涵作了不同程度的揭示。
類型電影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就一直吸引著無數(shù)的電影藝術家進行持續(xù)的創(chuàng)作和評論,也吸引著無數(shù)的觀眾與之進行心靈的交匯。中國電影界呼吁研究和借鑒類型電影的成功運作經(jīng)驗,但類型電影永恒的奧秘除了以上探討的影片所反映的全人類的,共通的價值觀外,究竟是什么?深藏在內(nèi)的是一種怎樣的審美機制呢?探尋到這個秘訣也許就能觸摸到類型電影長盛不衰的藝術魔力所在。
類型電影是一個集合概念,是藝術家和觀眾在交流活動中歷史地形成的各種特定的慣例系統(tǒng)。一些研究者認為,類型電影有三個基本要素:一是公式化的情節(jié);二是定型化的人物;三是圖解式的視覺形象。這個認識確實道出了類型電影的某些特性。
實際上,類型電影的培育是藝術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的一次次心靈對話。類型電影依賴觀眾的集體無意識選擇,說到底是對觀眾普遍選擇的默認。在類型電影中隱藏著觀眾的審美期待,當類型電影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這個期待后,觀眾就能獲得充分的審美享受,并積淀為某種內(nèi)心審美的“格式塔”。每一種類型片雖在人物形象,敘事結構,視覺圖譜的尋求和反應效果上有所分工,但必然有一些共通的東西潛藏其中,使之獲得廣泛的受眾。究竟是什么東西能引起受眾心靈的默認呢?北京電影學院郝建教授認為,類型電影是外部形式和內(nèi)在觀念構成的模式。在觀念構成中必然包孕著種種社會大眾心理的情結,這種大眾情結是“人類那些難以逾越的矛盾情感,帶有永恒意義的‘迷思’”。那么,這個“情結”或“迷思”究竟是什么?
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在心底深處有一些共通的價值取向和崇尚的典范,雖然每一種類型電影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存在著一種心理構架,這種心理構架,就是人類心理上的普遍基礎。從類型電影發(fā)展的歷史來看,人類自然的感情與反對這種感情之間的沖突:美與丑的沖突,人類所追求、企盼的與人類所反感、摒棄的沖突,在類型電影里表現(xiàn)得最為充分,幾乎在每一種類型電影的形式框架下都隱含著一個人類所希冀的神話。類型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代表,往往用理想化的非寫實手法,創(chuàng)造集體選擇的理想生活和理想形象。
比如,西部片是一種神話與一種表現(xiàn)手段相結合的產(chǎn)物。通過特定的情節(jié)和元素頌揚了開拓進取精神,以及在法制和秩序之外弘揚著的個人主義和自由的價值觀念。主人公超凡脫俗,除暴安良,懲惡揚善,英雄救美的背后隱藏著一個又一個具有意識形態(tài)傾向的基本主題:現(xiàn)代文明與原始野蠻的沖突及其最終對野蠻的征服,這是文明和秩序的象征,也是個人主義價值觀念的充分體現(xiàn),是常人無法企及的神話境地。
戰(zhàn)爭片則以直觀形態(tài)的藝術優(yōu)勢,將歷史上,特別是本世紀中重要的戰(zhàn)爭以影像形態(tài)直觀地重現(xiàn)出來,敘述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戰(zhàn)地故事,塑造出一個個生龍活虎的戰(zhàn)地英雄,引導觀眾回到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的歷史年代,仿佛親眼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感受到人性的溫馨與溫暖,從而對戰(zhàn)爭進行反思,對和平寄予渴望。
類型電影從一開始就追求形式趣味和觀賞效果,每一種類型都在與觀眾交流中形成了一整套創(chuàng)作和觀賞的反應程式。類型電影是社會觀念隱性表現(xiàn)和形式趣味的王國,它在傳達超現(xiàn)實的人類價值觀念的同時,追求形式趣味。類型電影是人類的某些情感價值觀和形式相結合的一個通道。形式意味和社會內(nèi)容的不同的結合方式以及所占的比重,便形成了電影的不同類型。如歌舞片與人物傳記片相比,歌舞片的形式趣味顯然大于人物傳記片,歌舞片更多地用歌舞和音樂的元素創(chuàng)作某種情境,而人物傳記片則注重在歷史和藝術的交叉點上刻畫人物的個性。前者重觀賞性,感官性,后者更重思想性和歷史性。類型電影在大眾熟悉的形式體系中,一方面表現(xiàn)為對逐漸形成的形式趣味的仿照,另一方面不斷追尋著大眾的趣味。
1.敘事策略的定型化。我們可以把類型電影看成一個規(guī)則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在敘事的策略上情節(jié)基本是定型化的。每一種類型電影幾乎都在構造一定模式的故事,把觀眾變成故事情節(jié)的忠實的俘虜,構筑成國際性的公眾對其敘事模式的期待視野。類型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電影中形式趣味和社會觀念在敘事策略上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由于敘事策略上的定型化,創(chuàng)作者按照積淀的美學套路去創(chuàng)作,欣賞者在“審美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快感。
2.視像上的奇觀化。類型片在視像上追求唯美,奇觀,用多種藝術表現(xiàn)手段,強化類型環(huán)境的觀賞效果。西部片中,一望無際的蒼涼的平原,塵土飛揚的沙漠,神秘的山林,跌宕起伏的群山,陡峭的山谷,縱馬奔馳,持槍格斗的景象,荒涼的邊區(qū)小鎮(zhèn),簡陋的酒館驛站,印第安人的營地,這些以美國西部環(huán)境為主的視覺圖譜,既構成了西部片不同于其他影片的獨特之處,又給觀眾一種視覺上的新奇感??苹闷瑥乃Q生之日起,就遠離人類學意義上的一般社會題材,創(chuàng)造出偏離本體的種種幻象。
在類型電影中,特技手段的運用更是營造了紛繁的視覺奇觀。優(yōu)秀的類型電影在制作水平上總是走在時代的尖端,代表著一個時期的最高制作水平。紛繁的視覺奇觀也成為類型片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反映模式。
3.諧趣驚險的風格化效果。類型電影幾乎都追求諧趣與驚險的觀賞性風格。歌舞片的風格偏重于喜劇性?!冻鏊饺亍分凶非髳矍榈氖返俚脚訉W院學習,本來就具有喜劇性。導演不斷地編織大量顯示史蒂智慧和幽默的笑料,如史蒂摹仿女人梳妝打扮的啞劇表演,史蒂穿著小天鵝的舞裙笨拙地跳芭蕾舞,跳舞時把糖紙傳來傳去的動作,史蒂在被卡羅琳作弄時機智地對付狗的情境等,這些細節(jié)都自然地產(chǎn)生了喜劇效果。歌舞片的喜劇風格與歌舞作為主要的藝術造型元素的加入,有密切的關系。《雨中曲》、《音樂之聲》都充滿了諧趣。優(yōu)秀的科幻片更是以輕松活潑的方式揭示科學理論,并適時地制作幽默笑料來平衡緊張的氣氛。因此科幻片又有“成人的童話”之稱?!顿_紀公園》以動畫方式說明科學家如何借琥珀化石中的蚊血來復制恐龍,把深奧的科學理論變成有趣的情節(jié),在這部片子中導演還創(chuàng)造了很多笑料,如小恐龍從蛋殼中出來時哈蒙特一邊說著“小朋友加油”一邊是小恐龍從蛋殼中慢慢出來,語言和造型非常幽默。
類型電影審美活力的保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它在穩(wěn)定的框架中不斷繼續(xù)著藝術的演變,制片人讓它們不斷適應和滿足公眾的欣賞趣味。20世紀初至二戰(zhàn)結束是類型電影的形成,分化時期,電影藝術誕生后很快就在題材和風格樣式上向幾種形態(tài)集中。一般來說當一個導演拍出了一部在選材情節(jié)風格手法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得到了影評界的好評,贏得了觀眾,其后就會有其他導演仿照之而拍出同類型的新片,漸漸形成一定的模式,這就形成了電影的一種“類型”。
類型片的成型和繁榮似乎作為追求商業(yè)回報的一條捷徑,也成了影片制作過程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二戰(zhàn)后,各種類型影片的外部形式和內(nèi)在觀念的構成基本固定成熟,并為世界各國的觀眾所熟悉。在新好萊塢創(chuàng)作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后類型電影的發(fā)展呈現(xiàn)兩種形態(tài),一是以純粹的原有樣式繼續(xù)攝制,一是類型之間,類型片與非類型片之間相互影響和滲透,形成類型融合的形態(tài)或亞類型。
總之,類型電影的存在是一個客觀的電影現(xiàn)象。類型電影確立并尊崇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大眾心理愿望表達社會的各種狀態(tài)和情結,形成了以類劃分的相對固定的形式系統(tǒng),在情節(jié)、內(nèi)容敘事走向、視覺風格等方面都有某種程式性和類似性。類型電影在追求商業(yè)利潤和票房價值的外力推動下,不斷滿足人們對某類經(jīng)典作品形式感的審美需求。
[1]郝健. 影視類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59.
[2]葉朗.現(xiàn)代美學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金亞娜.消費時代審美文化現(xiàn)象反思[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
[4]王建疆.審美文化的思考[B].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5]王寧.全球化、文化研究一和二十一世紀的東西方文化對話[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6]糟知常,林緯.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朱印海.對作為大眾文本的美國電影的分析[J].聊城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6).
[8]何建平.90年代美國電影明[J].當代電影,2002(6).
[9]盧燕,李亦中.隔洋觀景:好萊塢鏡像縱橫[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0]詹姆斯·羅爾.媒介傳播文化——個全球性的途徑[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責任編輯 張宇龍]
Analysis of Aesthetic Features and Manifestation of Genre Films
Tian Yan
WeiNan Branch of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aesthetic mechanism of genre film from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prosperous art magic power of genre film: With nonrepresentational means to create the collective choice of ideal life and ideal image, which manifest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ying human mainstream values and common psychological desire; Stereotypical narrative, visual novelty and humorous adventure style manifest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ursuing fun and ornamental; The scriptwriter imitated successful genre film to form the stableevolutiv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Genre film; Aesthetic mechanism;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2014—12—29
田燕(1985— ),女,陜西省渭南人市,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渭南分校教師,文學學士。
J
A
1008-4649(2015)02-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