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海 張鋼強
摘要:目的:探索相關干預運動對不同時期高血壓的治療效果。方法 人為的把高血壓患者分成:臨界高血壓患者,一級二級高血壓患者,三級高血壓患者三個不同組別,分別記為1組,2組,3組。選擇各個組高血壓患者30人。實施單純運動療法,給予各個組設置步行,游泳,長跑三個運動項目,并隨訪10個月,比較相關干預運動 10個月前后患者血壓水平,并統(tǒng)計相關干預運動在控制血壓過程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結果 運動干預后10個月三組高血壓患者三項運動項目,均使高血壓患者平均動脈壓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其中在1組、2組中游泳和長跑運動項目降壓效果優(yōu)于步行降壓效果,3組中步行降壓效果優(yōu)于游泳和長跑降壓效果。在此期間共出現(xiàn)6名患者出現(xiàn)心悸,5名患者出現(xiàn)頭暈,2名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未出現(xiàn)心腦血管卒中等嚴重意外。結論:對于不同時期高血壓患者,正確選擇相關干預運動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相關干預運動 ?不同時期高血壓 ?控壓
游泳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過熱量調節(jié)作用與新陳代謝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此外游泳時水的壓力和阻力還對心臟和血液的循環(huán)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時,身體所承受的水壓就已達到每平方厘米0.02-0.05kg,潛水時隨著深度的加大,物理條件的變化,壓力還會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會加大壓力負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組織能得到加強,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漸有所加大,心臟的跳動次數(shù)減少,這樣心臟的活動就能節(jié)省化,整個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卻能得到改善,靜止狀態(tài)下舒張壓有所上升,收縮壓有所下降,因此血壓值變得更為有利;血管的彈性也有所提高。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和減肥方式??觳叫凶呤亲詈啽?、最經(jīng)濟的有氧代謝運動。并非任何運動都有益健康,有氧代謝運動才是增進健康的最佳方式。有氧代謝運動是指以增強人體吸入、輸送與使用氧氣為目的的耐久性運動。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大體與需求相當,即達到平衡。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jié)奏,不中斷,持續(xù)時間較長。有氧代謝運動例如步行,能有效地改善心、肺與心血管的機能,而這些器官的狀況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科學實踐證實,較長時間有節(jié)奏的深長呼吸,能使人體呼吸大量的氧氣,吸收氧氣量若超過平時的7-8倍,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其次長跑鍛煉還改善了心肌供氧狀態(tài),加快了心肌代謝,同時還使心肌肌纖維變粗,心收縮力增強,從而提高了心臟工作能力。運動時交感神經(jīng)興奮,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增快,全身血液的重新分布,以及外周阻力的下降,導致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不變或稍下降,收縮壓的上升和負荷功率,耗氧量的增加一般呈線性關系。本研究主要探討相關干預運動療法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各個時期控制效果及對危險因素的影響。
1 運動對象及方法
1.1 對象 在咸寧中心醫(yī)院、湖北科技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和咸安人民醫(yī)院隨機挑選出三個小組所需研究對象共90人分為三組,招募條件僅以單純血壓測量值合格者即可,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病及嚴重的心、腦、腎并發(fā)癥的患者;具備自主運動能力,服藥期間血壓相對平穩(wěn);無運動鍛煉習慣。
1.2 研究方法 在給予相關干預運動前,對每個患者住院期間進行高血壓運動知識調查,并向患者進行相關干預運動對高血壓療效的知識講解。告知其運動時間(每日早餐前一小時和晚餐后兩小時兩個時段進行各自相對運動,運動時間以個體感覺稍累運動量定,最多不超過1小時),強度(自身感覺稍累運動量),住院期間連續(xù)檢測3周內的血壓均值作為對照值。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運動療法,并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10個月的定期隨訪和復診,進行自我運動后評價,比較運動干預10個月前后患者血壓水平,并統(tǒng)計運動干預過程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除了運動行為改變外,其余均保持原日常生活。定期規(guī)律記錄血壓(半個月測定一次,如出現(xiàn)特殊情況隨時檢測)。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 進行,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的比較使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相關干預運動干預10個月前后患者血壓水平比較相關干預運動干預后10個月患者平均動脈壓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下表
■
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各組運動感與前后所得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了這些運動明確的減壓效果。
2.2 干預過程中發(fā)生不良反應
本組90例患者,干預過程中發(fā)生頭暈者5例(5.56%),心悸者6例(6.67%),血壓增高呼吸困難者2例(2.22%),未出現(xiàn)心腦血管卒中等嚴重意外。
3 討論
有規(guī)律的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綜合有關報道后分析得出結論:若以最大耗氧量60%-70%的運動強度,每次鍛煉30-60分鐘,3-4次/周,持續(xù)運動鍛煉90-180d,可使血壓下降(8.05-
16.02)/( 6.02-11.05)mmHg[3]。臨界高血壓老年人運動鍛煉后3個月、6個月的血壓變化,鍛煉以有氧訓或耐力性運動為主,早、晚各1次,運動強度維持在本人承受的中等強度以下,以稍累為宜,結果運動后3個月及6個月的收縮壓、運動后6個月的舒張壓(DBP)均明顯下降[4]。隨訪完成1年運動( 主要為拳操類體育鍛煉項目)42名社區(qū)高血壓運動干預對象和隨機抽取的無規(guī)則運動的同社區(qū)72名高血壓患者,對其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和體檢。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為血壓控制,否則為血壓末控制。干預組和對照組的血壓控制率分別為73.8%和29.2%,干預組血壓控制的較好,與基線資料相比,干預組的血壓控制率上升了38.1%,而未進行干預的對照組血壓控制率卻下降了18.6%[5]。根據(jù)以上大量研究表明,有氧運動既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也可以降低正常人的血壓,在通過改善生活習慣來防治高血壓的過程中應該將增加有氧運動作為一項重要措施施行。高血壓的運動控壓,有氧運動能起到不同的控壓效果,適宜采納,但是無氧運動對于高血壓患者控壓來說其弊端遠遠大于獲益,所以本項研究所采取的運動均為有氧運動,但是其中又有不同之處,比如說三項運動所處的運動環(huán)境不同,達到理想運動強度所需時間不同,我們可以粗略的看出各項運動對于不同時期高血壓的控制效果的差異。從上面各項運動干預高血壓10個月后其P值均小于0.05,說明其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些運動也都起到了不同的控壓效果。其中可以看出,在1組、2組中長跑和游泳項降壓幅度大于步行項目,說明游泳和長跑在控制臨界高壓,一、二級高血壓方面比步行意義更大,所得到的控壓效果更好。原因在于:游泳所處的環(huán)境與其余兩項不同,游泳時身體直接浸泡在水中,水不僅阻力大,而且導熱性能也非常好,散熱速度快,因而消耗熱量多,可以起到減肥效果,肥胖是形成原發(fā)性高血壓的一個危險因素。在水中浸泡散熱快,耗能大。為盡快補充身體散發(fā)的熱量,以供冷熱平衡的需要,神經(jīng)系統(tǒng)(交感神經(jīng))便快速做出反應,增強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機體就不會在對輕微的環(huán)境變化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產(chǎn)生相應的神經(jīng)遞質(主要是血中兒茶酚胺的濃度不會根據(jù)環(huán)境變化顯著增高),這樣一來阻力小動脈收縮不會明顯增強,由此能起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游泳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血管損害和血管功能障礙是高血壓早期和重要的病理變化,冷水的刺激通過熱量調節(jié)作用與新陳代謝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此外游泳時水的壓力和阻力還對心臟和血液的循環(huán)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時,身體所承受的水壓就較空氣中大,潛水時隨著深度的加大,物理條件的變化,壓力還會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會加大壓力負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組織能得到加強,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漸有所加大,心臟的跳動次數(shù)減少,這樣心臟的活動就能節(jié)省化,整個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卻能得到改善,靜止狀態(tài)下舒張壓有所上升,收縮壓有所下降,因此血壓值變得更為有利;血管的彈性也有所提高,由此可以改善血管條件,對高血壓的形成和加劇可以起到預防和控制作用。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科學實踐證實,較長時間有節(jié)奏的深長呼吸,能使人體呼吸大量的氧氣,可改善心肌供氧狀態(tài),加快了心肌代謝,同時還使心肌肌纖維變粗,心收縮力增強,從而提高了心臟工作能力。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這對不同程度的高血脂癥,繼而引起血管硬化有著良好的預防作用,進而可對高血壓調控起重要作用。前兩項運動相對與步行來說強度較大,使機體微循環(huán)、心率變化較快,耐受性比較差,但是對于1、2組來說即可以耐受,又能使運動干預強度適宜,因此效果很理想。步行則更適合于三級高血壓患者的控壓。原因為:三級高血壓患者身體條件極度下降,此時稍高強度的運動已不能耐受,而步行是唯一能終身堅持的鍛煉方式,并且是一種安全的、適量的運動。有規(guī)律的步行能降低血壓;促進心臟冠狀動脈血流的暢通;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步行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改善大腦與植物神經(jīng)功能,這些都能使血壓得到改善,還能提高身體條件,對高血壓控制有積極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持續(xù)10個月的相關干預運動干預后,患者平均動脈壓顯著低于干預前,對于高血壓患者、特別是存在運動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有氧運動不僅適合,而且在運動負荷量上應可以達到個體所能感知輕微勞累的運動量。高血壓患者通過適當?shù)倪\動,還能降低血容量,提高尿鈉排泄,從而降低過高的血壓,改變血管運動中樞的適應性,其中運動時的血壓增高可作用于大腦皮層和皮層下血管運動中樞,重新調定機體的血壓調控水平,使運動后血壓能夠平衡在較低的水平。[6]綜上所述,個性化運動療法作為治療高血壓的一種基礎、非藥物治療的一種手段,能夠有效控壓、降壓,從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增強了血壓控制效果,為臨床指導治療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提供了科學、試驗依據(jù)。
參考文獻:
[1]陸再英,鐘南山,等.內科學[M].第七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李曉松等,醫(yī)學統(tǒng)計學[M].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浦秀夫.非藥物療法效果[J].內科,1995,75.
[4]毛俊.運動鍛煉對社區(qū)臨界高血壓老年人血壓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11).
[5]付朝偉.運動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延續(xù)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5(12).
[6]李素新,孫秀紅,岳淑玲.運動干預對代謝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血脂及血糖的影響[J].中國芙客醫(yī)學,2011,20(6):555-556.
課題項目:湖北科技學院第六期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31092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