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潤娥,謝詠梅,黃惠燕,周平義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六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廣東 廣州 511470)
膽囊結石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手術治療的前提是有效控制血壓。此類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單純膽結石患者差,常存在明顯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這些反應如果過于強烈,不僅對神經(jīng)、內分泌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而且會干擾麻醉和手術的順利實施[1]。此類患者術前一般都要進行降壓治療,待血壓平穩(wěn)后才進行手術,但由于緊張的原因,進手術室后血壓又升高到原有水平,甚至更高,因此如何減少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有效控制術前血壓是目前護理工作的重點。筆者近年來嘗試通過術前心理干預來控制術前血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使手術能夠順利進行,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膽囊結石合并高血壓患者,均擇期行硬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治療,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46~71歲,平均(56.7±6.9)歲。以上患者入院后均經(jīng)B超檢查診斷為膽囊結石,高血壓病的診斷符合WHO1999年的診斷標準,高血壓病史1~5年,平均(3.2±1.1)年,均屬原發(fā)性高血壓,心臟彩超檢查未見器質性變化。采用數(shù)字隨機法將以上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術前均給予相同的降壓治療措施,用藥方案為卡托普利12.5 mg/次,3次/d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10 mg/次,2次/d口服。均選擇在喉罩通氣下全靜脈復合麻醉,硬質膽囊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手術。術前常規(guī)檢查心肺功能,常規(guī)化驗血電解質,肝腎功能等均無麻醉及手術禁忌。
1.2.2 干預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并不進行額外的心理干預;試驗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內容包括:①加強溝通:了解患者的術前心理狀態(tài),針對性的進行宣教,使患者明白手術的目的、內容,介紹手術醫(yī)師及相關治療案例,消除患者的憂患心理,認真解答患者的疑問,使患者明白術前降壓的必要性,并說明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血壓的影響,取得了患者的配合;②告知患者術中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注意語言適度,既要詳細說明手術風險,又不能給患者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③指導患者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通過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減輕心理壓力;④鼓勵患者與病友進行交流:使患者取得更加廣泛的信息來源和情感支持;⑤詳細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讓患者對手術環(huán)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減少陌生環(huán)境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影響。
1.3 觀察指標: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干預前(患者入院第1天測定數(shù)值)、干預后(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測定)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并記錄干預前后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1.5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計量資料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況對比: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并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S評分統(tǒng)計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S評分統(tǒng)計對比(±s)
注:1 mm Hg=0.1333 kPa
組別 例數(shù) 干預前 干預后試驗組50 58.6±11.2 41.0±6.7對照組50 57.7±12.4 55.3±9.9
2.2 血壓控制對比: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控制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血壓控制情況統(tǒng)計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血壓控制情況統(tǒng)計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mm Hg)干預前 干預后舒張壓(mm Hg)干預前 干預后試驗組50 165.5±10.6 139.1±6.6 114.2±5.9 89.4±3.9對照組50 164.9±10.5 155.2±9.6 114.0±6.1 107.2±5.1
高血壓與精神、情緒的持續(xù)緊張有明顯相關,是一種發(fā)病與心理精神因素有關的心身疾病,血壓水平的高低受神經(jīng)、體液的調節(jié)和體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與社會心理因素關系密切[2]。焦慮是手術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應激反應,引起高血壓患者術前焦慮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對環(huán)境、人員的陌生,對麻醉、手術的不了解,擔心本身高血壓對手術的影響,手術風險的恐懼及患者個人因素等,術前過多的疑慮、擔憂均可增加患者術前的焦慮的發(fā)生。由于緊張,焦慮等因素的影響,高血壓的患者血壓會更高。保膽取石的患者是擇期手術,對于合并高血壓的患者一般術前要經(jīng)過降壓等治療,待血壓恢復正常后實施手術。但即使術前已經(jīng)進行血壓控制,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又會有不同程度的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更為明顯,梁杏菊的研究[3]顯示,由于對手術的恐懼和緊張心理,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后的血壓會出現(xiàn)明顯升高。因此進行患者的術前心理干預來減少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血壓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
兩組患者雖然都實施手術前訪視,但對試驗組患者實施的護理干預更有針對性和專業(yè)性,對高血壓患者術前進行心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降低心理應激,增加安全感,增強信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配合手術[4]。從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來看,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并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通過術前心理干預,使患者對手術有了充分的了解,能夠提前對手術環(huán)境有一個大致的概念,有效地減輕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的緊張焦慮狀態(tài)。而從血壓控制情況來看,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控制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心理干預措施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從而避免了不良心理狀態(tài)所導致的血壓升高,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條件。該研究結果與廖志云[5]的研究結論相一致。
綜上所述,目前硬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后結石復發(fā)率低,在臨床上治療效果較好[6]。通過對硬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心理干預,使其在術前了解了麻醉、手術的方式,大大地減輕患者術前的焦慮與恐懼,從而避免了因焦慮與恐懼引起的血壓升高,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條件。因此應用心理干預對硬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合并高血壓患者降低術前焦慮與血壓升高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暴彩霞,王惠英,王曉芬.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2,26(5):375.
[2] 孫麗娟.對普外科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299.
[3] 梁杏菊.舒適護理在普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31):81.
[4] 陸 娜.放松式心理護理方法對骨折伴高血壓患者術前焦慮及血壓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32):7296.
[5] 廖志云.膽結石手術合并高血壓病患者的心理干預護理研究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4):653.
[6] 江慶斌,陳白麗,李東松,等.應用不同手術方式在保膽取石術中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