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陽
(沈陽工業(yè)大學商貿(mào)學院,遼寧遼陽 111003)
《點絳唇》是一個常用的曲牌。目前學術界對戲劇中的曲牌選擇與運用問題關注不多,而對單獨的曲牌作全面的研究則更少。因此,本文將對《點絳唇》曲牌的體制、源流、特點、作用及曲辭內(nèi)容作簡要論述。
《點絳唇》曲牌有北曲和南曲之分。北曲《點絳唇》主要作為仙呂宮的首牌,其次為散套,單獨作為小令的情況非常少見。下面主要探討《點絳唇》曲牌的體制及源流問題。
在元代,《點絳唇》只用在劇曲和散套中,沒有單獨作為小令的現(xiàn)象,在《全清散曲》中,也僅有八首《點絳唇》小令。南曲《點絳唇》主要是作為黃鐘宮引子出現(xiàn),它相對于北曲《點絳唇》而言,數(shù)量極少,即使在全元南戲中,也只有高明的《琵琶記》用的是南黃鐘《點絳唇》,而施惠的《幽閨記》仍采用北曲《點絳唇》的形式。根據(jù)《康熙曲譜》,《點絳唇》格律譜為:
北曲仙呂宮點絳唇《金錢記》
平去平平 上平平去 作平平上 平上平平作上上平平作上[1]
南曲黃鐘宮引子點絳唇《琵琶記》
入上平平去平平上 平平上 去平平上 上上平平上入入平平去上平平上平平上去平平去 上去平平上[1](P282)
北仙呂宮《點絳唇》與作為南黃鐘宮引子的《點絳唇》相比,存在著很大差別?!犊滴跚V》:“北第四句平仄平平,南第四句仄平平仄,北無換頭,南有換頭,北第一第二句皆用韻,南直至第三句方用韻……《琵琶記》用南北《點絳唇》在一處,可互證也?!盵1](P282)具體到全元散曲和雜劇中,北曲《點絳唇》用韻習慣一般為句句用韻或者首句不用韻。從中還可看出,《康熙曲譜》所記北《點絳唇》的格律譜與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中等無差異,所以《點絳唇》曲牌的音樂結構是比較穩(wěn)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北詞廣正譜》中所記與上面兩譜有較大差異,其曰:“《點絳唇》第四句起韻,與詩余同字句不同?!盵2]且引《董西廂》中《點絳唇》之上闋為例,不過這種用韻情況很少見,并非《點絳唇》曲譜之正格?!毒艑m大成南北詞宮譜》保留了《點絳唇》大量的工尺譜形式,既有其作為只曲的工尺譜,又有其作為套曲的工尺譜,可以說十分詳備。《點絳唇》屬于散板曲,即俱用樂譜工尺而不點板眼(工尺譜的節(jié)奏符號稱為板眼)之類,也就是說《點絳唇》曲牌有著自由的節(jié)奏。
《點絳唇》名稱取自江淹詩“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王國維先生在《宋元戲曲考》中列出了名稱出于唐宋詞的曲牌,其中就包括《點絳唇》,其實,曲牌《點絳唇》與唐宋詞、諸宮調都是一脈相承的。《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點絳唇,原出于詞體,南調引內(nèi),用詞之全闋,即《琵琶記》,《月淡星稀》可證。元人將詞之前半闋,通章葉韻,為北調體,即首闋通行之格也?!庠鲙当闭{,亦用南體,僅見于此?!盵3]所以說,《點絳唇》曲牌與詞牌的淵源極深,其曲牌就是在詞牌的基礎上衍變而來的,正是《點絳唇》詞牌的正格和變格形式發(fā)展成曲牌的兩種基本形式。最先運用《點絳唇》曲牌進行創(chuàng)作的是馮延巳。關于《點絳唇》詞牌的體制,據(jù)《欽定詞譜》記載,《點絳唇》有三體,一正兩變,以馮延巳詞為正體,以蘇軾詞之藏韻,韓琦詞之添字為變格。正體《點絳唇》雙調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以馮延巳詞為例:
又一體為雙調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以蘇軾詞為例:
此詞前闋第二句本七字,而蘇軾則于第二句的第四字藏一韻,分成了兩句。一方面,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蘇軾詞的變格成了曲牌《點絳唇》的基本形式,只不過一為雙闋,一為單片,又因為將第二句的七字句拆為一個四言句、一個三言句并使其押韻,這就使得節(jié)奏灑然跳脫,更符合曲牌的特點。所以說,《點絳唇》曲牌與詞牌非常相似,北曲《點絳唇》其實就是《點絳唇》詞牌的上闋,它們的句式、用韻的位置都是一樣的,而作為黃鐘宮引子的《點絳唇》實為詞牌《點絳唇》的移用。顯然,《點絳唇》詞牌用韻繁密的特點也決定了它比較容易發(fā)展成曲牌。另一方面,從《點絳唇》詞牌的單純形式發(fā)展為元代劇曲和散套中的曲牌,中間還經(jīng)過了[點絳唇 纏令]的形式,可以說,[點絳唇 纏令]在詞牌和曲牌之間起著過渡的作用。如《董西廂》中有一首[仙呂點絳唇]纏令為:“美滿生離,據(jù)鞍兀兀離腸痛。舊歡新寵,変作高唐夢。回首孤城,依約青山擁。西風送,戍樓寒重,初品梅花弄?!?明嘉惠刻本)其后則接[瑞蓮兒][風吹荷葉][尾]。從中可看出,一方面,此中的《點絳唇》即移自詞牌,并且具有同名詞牌一些基本特點,如在句數(shù)、句式、用韻上都繼承了詞牌的形式,同時還保留了詞牌雙闋的形式。另一方面,又開始確立了《點絳唇》在劇曲和散套中的重要地位。因為纏令可說是套數(shù)的前身,只不過在形式及曲牌的連接上仍存在著不確定性的特點。根據(jù)李昌集統(tǒng)計,《點絳唇》纏令有四種形式:[點絳唇 纏令][天下樂][尾];[點絳唇 纏令][瑞蓮兒][風吹荷葉][尾];[點絳唇 纏令][風吹荷葉][醉奚婆][尾];[點絳唇 纏令][臺臺令][風吹荷葉][醉奚婆][尾],[5]皆保留在《董西廂》中?!饵c絳唇》纏令與套數(shù)比較起來自然很粗糙,且無一定組合規(guī)律,但它已從某種程度上確立了《點絳唇》的首牌意義,后來發(fā)展至曲牌,與《點絳唇》相銜接的曲牌也有了定例。一般來說,《點絳唇》后接最多的是[混江龍],接著例用[油葫蘆][天下樂],其后又多接[哪吒令][鵲踏枝][寄生草]和[賺煞]?!栋寺暩手荨芬嗫勺鳛橄蓞螌m的首牌,它之所以不如《點絳唇》運用的普遍,是與它體制的繁冗有關系的。
總之,《點絳唇》是個流傳很廣的調子,經(jīng)過宋人的實踐和諸宮調中的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使得它超過《八聲甘州》成為仙呂宮運用最多的首牌。
《點絳唇》曲牌既具有自身的獨特之美,又在全劇中有著特殊的功用,同時在語義結構上也存在著獨特性。
第一,《點絳唇》曲牌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一方面,《點絳唇》詞牌本為仄韻格,發(fā)展成曲牌以后成了平仄韻通押的曲牌,這有利于在短小的形式中體現(xiàn)韻的律動。其韻腳一般為去、上、平、上,交錯使用,盡顯音節(jié)的抑揚頓挫之美,且由三、四、五言不同的句式構成,因此顯得“奇偶相生,輕重相權”。另一方面,以《全元散曲》和《全元雜劇》為考察對象,《點絳唇》用得最多的是真文韻,其次為江陽韻。從韻部的聲情上來說,不僅寬緩、凝重的真文韻很適合首牌所具有的穩(wěn)定性特征,而且爽朗、開闊的江陽韻也可以造成格局上的開張,利于下文的鋪敘,所以《點絳唇》曲牌也就染上了二者的聲情特點。如費唐臣《蘇子瞻風雪貶黃州》:“萬頃瀟湘,九天星象,長江浪,吸入詩腸,都變做豪氣三千丈。”此為蘇軾唱詞,故事背景是蘇軾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遭李定彈劾下獄,在不明生死的情況下所唱,雄偉的景象配以江陽韻的爽朗充分體現(xiàn)出蘇軾豪邁的胸襟和達觀的心態(tài)。
第二,就全劇來說,《點絳唇》往往具有特殊的功用?!饵c絳唇》既然主要用于套數(shù)中,則除了考察它本身的獨特性外,還要將其放在整體中考察。《點絳唇》是仙呂宮的首牌,而元雜劇的第一折又多用仙呂宮,因此《點絳唇》往往又成為全劇曲牌之始,目為“鳳頭”并不為過,所以寫好這樣的“鳳頭”自然也就特別的重要。王驥德《曲律》論引子說:“卻調停句法,點檢字面,使一折之事頭先以數(shù)語該括盡之,勿晦勿泛。此是上諦?!盵6]因此,《點絳唇》具有詞和曲的雙重特點。一方面,它作為一個曲牌,有著曲牌聲情明快的特點;另一方面,它作為首牌的特殊性又決定了它的籠括的特點,不會像其他曲牌那樣進行大量的鋪陳敷衍與淋漓盡致的描述,因此又具有了含蓄的特征,并且在意義上也形成了欲盡欲不盡的特點。以畫來說,《點絳唇》曲牌則為水墨,寥寥幾筆便勾出整個輪廓,而接下來的曲牌則作層層的渲染和具體的描述。以貫云石套數(shù)《閨愁》為例:“花落黃昏,暮云將盡,專盼青鸞信。寶獸香焚,又到愁時分?!逼浜笠来谓覽混江龍][寄生草][金盞兒][后庭花][賺煞]。《點絳唇》首句“花落黃昏,暮云將盡”既點明了時間,又通過黃昏的景物渲染出哀傷的氛圍。“專盼青鸞信”則向我們透露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又到愁時分”既直接點明了主人公此時憂愁的心理狀態(tài),又表明此愁并非一日兩日了,而愁的程度、表現(xiàn)仍不甚明了,于是有了下文的具體鋪敘,此即“啟下”。[混江龍]開始的“相思慰悶”乃“承上”,然后分別從閨中人的外貌神態(tài):“帶圍寬盡,消減精神”“鸞釵半亸”;動作:“翠被任薰”“玉杯慵舉”“頻揾啼痕”;語言:“長吁短嘆”三個方面來展現(xiàn)閨中人無精打采、倦怠而又悲傷的心理世界。[寄生草]“瓊簪折,寶鑒分”點出相愛之人天各一方的悲哀,并直接吐出自己的心聲:“思量幾度甚時休,相思滿腹何年盡。”[金盞兒]從風對美好事物的影響來象征閨中人內(nèi)心世界的波動。[后庭花]以室內(nèi)景物烘托人物憂悶的內(nèi)心世界。[賺煞]則又重新回到閨中人的身上,轉了一大圈后來呼應前面的曲牌內(nèi)容,并以閨中人獨對菱花鏡的特寫鏡頭結束全套,表現(xiàn)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閨愁。
第三,《點絳唇》曲牌具有豐富的語義結構?!饵c絳唇》曲牌雖然體制短小,但卻往往包括兩層語義,并且這兩層語義之間存在著多種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行為+原因(或目的)。如石子章《竹塢聽琴》,其行為為:“棄了個銅斗兒似家緣,撇下個潑天也似火院。”目的為:“每日間不斷香煙,將一片真心煉?!眴碳独钐灼ヅ浣疱X記》中行為為:“仔劍生涯,幾年窗下,學班馬?!蹦康臑?“指望待一舉登科甲。”喬吉《玉簫女兩世姻緣》行為為:“云鬢花鈿,舞裙歌扇,我卻也無心戀?!痹驗?“怕不道春正芳妍,只落得人輕賤?!?/p>
(2)原因+結果。秦簡夫《宜秋山趙禮讓肥》中原因為:“這些時囊篋消乏,又值著米糧增價?!苯Y果為:“憂愁殺,一日三衙,幾度添白發(fā)?!睙o名氏《玉請庵錯送鴛鴦被》結果為:“自從俺父親往京師,妾身獨自憂愁死?!痹驗?“掌把著許大家私,無一個人扶持?!?/p>
(3)總陳述+陳述內(nèi)容。秦簡夫《東堂老勸破家子弟》中總陳述為:“夫主歸天,老身發(fā)愿”,其發(fā)愿內(nèi)容為:“將豚犬,嚴教了十年,下苦志習經(jīng)典。”
(4)行為+結果。無名氏《龍濟山野猿聽經(jīng)》中行為為:“空學得五典皆通,九經(jīng)皆誦,成何用。”其結果為:“鏟的將儒業(yè)參攻,受了十載寒窗冷?!?/p>
此外還有表示對比的語義結構,如無名氏《龐涓夜走馬陵道》:“遮莫他蓋世英雄,驅兵擁眾,你可也休驚恐。若是和俺孫臏交鋒,只當是掌股上嬰兒弄。”即在對比中顯示自己力量的強大。當然也有只有一層語義的,由于只表達一個意思,于是便從另一個角度豐富了曲牌內(nèi)容。如無名氏《十探子大鬧延安府》:“見如今四海無虞,八方黎庶,皆豐富。樂業(yè)安居,普天下都托賴著當今福?!标P漢卿《錢大尹智寵謝天香》:“講論詩詞,笑談街市,學難似風里揚絲,一世常如此?!睆闹锌煽闯觯@些《點絳唇》曲牌的內(nèi)容具有豐美流易的特質。正是這些豐富的語義結構,使得《點絳唇》曲牌具有辭簡而意無窮的特點。
除此以外,《點絳唇》曲牌在運用襯字上亦頗具特點,它在散套中的襯字較少,而在劇曲中的襯字比較多,但由于是首牌,所以主干仍不變,保持了原曲調的基本旋律和音樂風格,不像[混江龍]曲牌那樣可以隨意增減句式。總體說來,即使在劇曲中,《點絳唇》用得襯字也不太多,一般在一句里的前面添加三個襯字的情況則較為多見。這種對襯字的運用,既充實了文意,又增強了曲的表達功能,同時又并非太通俗,顯得比一般曲牌典雅。
《點絳唇》曲牌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從整體性上來說,《點絳唇》的首牌性質往往對該劇曲和散套具有定量、定式及定性的意義。一方面,《點絳唇》以絕對優(yōu)勢成為北仙呂的首牌,在北仙呂宮各級套式中占有絕對的主流地位。據(jù)《中國散曲綜論》:“元北劇套、北散套和明北散套中,仙呂宮套曲總數(shù)為三百一十九套,而以[點絳唇]起者,即有二百五十一套,占總數(shù)的79%。其余十一種套式的用例,只占21%。而其中的元劇套一百七十套中,[點絳唇]起者竟占了一百六十五套,幾乎是清一色?!盵7]可見,《點絳唇》遠遠超過其他首牌,成為占統(tǒng)治地位的“鳳頭”。另一方面,由于劇曲和散套整體性的規(guī)定,《點絳唇》與其相連接的曲牌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和程式,并且它們的聯(lián)套共同組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音樂段落和內(nèi)容段落,因此首牌《點絳唇》性質的確定就不僅可以保證聯(lián)套整體風格上的趨同性,而且有利于它們共同鋪敘展開一個主題。
第二,《點絳唇》曲牌在音樂、文辭兩方面都具有垂范后世的作用。從音樂角度來說,一方面,《點絳唇》所具有的工尺譜規(guī)定著此曲調的唱法與節(jié)奏,代表著一套音樂程式,指導著填曲人的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點絳唇》曲牌本身的格律譜又規(guī)定著它自身的句格、平仄、韻腳、句讀等具體格律??梢?,《點絳唇》曲牌的音樂性表現(xiàn)在外面的是具體的旋律和聲腔,而表現(xiàn)于內(nèi)在的則是韻的律動。到后來,《點絳唇》也像其他曲牌一樣,主要通過格律譜保持自身的音樂文學特質。從文辭方面來說,由于《點絳唇》曲牌所填內(nèi)容具有籠括性的特征,因此它規(guī)定著下面曲牌的內(nèi)容、風格及感情色彩,使得它們無論在音樂上還是在內(nèi)容上都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除此以外,《點絳唇》曲牌的現(xiàn)實功用還在于它為后人填此曲牌提供了一套模式,使其有法度可循。
因為《點絳唇》曲牌很少用作小令,所以這里主要考察它在劇曲和散套中的主要內(nèi)容。據(jù)上文可知,《點絳唇》首牌具有籠括性的特征,因此它在劇曲和散套中主要是作為背景出現(xiàn)。其內(nèi)容主要有:
1.環(huán)境的烘托。元代的散套和劇曲中的《點絳唇》曲牌有很多是景物描寫,由它們構成劇中之“境”,既可渲染氣氛,又可營造舞臺上的虛擬布景,同時它們的唱詞很典雅,有著詞的華美。如白樸《董秀英花月東墻記》:“萬物乘春,落花成陣,鶯聲嫩。垂柳黃勻,越引起心間悶?!贝藶槎阌⒊~,雖寥寥幾句,卻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一樣,春天的美麗于是呈現(xiàn)在女主人公的面前,觸動了她纖細的情思,引起了她無限的煩悶,而此種心情與真文韻所具有的凝重感亦是相符的。所以這首《點絳唇》既為女主人公的出場塑造了美麗的環(huán)境,同時也通過董秀英的所見曲折反映了她幽微的內(nèi)心世界。
2.人物的身世、處境或故事背景的介紹。王仲文《救孝子賢母不認尸》:“家業(yè)消乏,拙夫亡化,拋撇下癡小冤家,整受了二十載窮孤寡?!贝藶槔钍系某~,既表明了自己的寡婦身份,又表現(xiàn)了生活的艱辛。再如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游藝中原,腳根無線、如蓬轉。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贝藶閺埦鸪~,表明了自己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的境況。
3.表明人物的動作。有些《點絳唇》曲牌的唱詞內(nèi)容與人物的動作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如無名氏《爭報恩三虎下山》:“我這里著眼偷瞧,教人恥笑。(搽旦做扯凈手、按脖子科,云)偌長的身子,則怕人看見。你低著腰,把那腳抬得輕著。這等的差法,也著人教你。赤、赤、亦。(正旦唱)怎覷那喬軀老,屈脊低腰,款那步輕抬腳。”此為趙通判大夫人李千嬌的唱詞,其唱詞即描述了二夫人與丁都管相勾搭而怕被人看見的動作,收到了很強的舞臺效果。
總之,通過對《點絳唇》曲牌體制、源流、特點、意義及其內(nèi)容的闡述,我們對它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同時我們應該將目光更多地轉移到對曲牌的研究上,從形式本身把握戲曲的靈魂。
[1]王奕清.康熙曲譜[M].長沙:岳麓書社,2000.
[2]李玉.北詞廣正譜[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3]周祥鈺.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三)[A].善本戲曲叢刊:第六輯[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4]陳廷敬,王奕清.欽定詞譜[M].北京:中國書店,1983.
[5]李昌集.中國古代散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6]王驥德.曲律[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7]梁揚,楊東甫.中國散曲綜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