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
(信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河南信陽 464000)
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在臨床上較為少見[1],是指除腎臟、胰腺、腎上腺等源于后腹膜組織的腫瘤,源組織主要包括脂肪疏松結締組織、筋膜、肌肉、血管、神經、淋巴組織等[2]。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一般不表現出典型的臨床癥狀,臨床易漏診。CT檢查對明確腹膜組織的界限、形態(tài)等有明顯優(yōu)勢。為探討螺旋CT對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的診斷價值,現對55例經術后病理診斷證實為腹膜后腫瘤的患者的影像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結合文獻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信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11年12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5例經術后病理診斷證實為腹膜后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齡23~67歲,平均(42.6±3.5)歲;因腰腹部包塊、腰腹痛就診者17例,有血尿癥狀者2例,陣發(fā)性血壓升高且藥物控制不理想者1例。
1.2 掃描及分析方法 55例患者掃描所用條件:120~140 kV,250~280 mA,矩陣 512 ×512;Pitch:層厚 5、8、10 mm。55例患者均行平掃,其中有22例患者加做增強掃描,增強掃描均用團注法,速度2.5 ml/s,碘海醇總劑量 80 ~100 ml[3]。有 14例在工作站進行多平面重組(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和三維(three dimensions,3D)重組處理。
術前CT共檢出腹膜后腫瘤55個,經手術證實腹膜后腫瘤共55個,檢出率為100%。55個腫瘤最長徑≤3.0 cm者3例,3.1~5.0 cm者18例,5.1~10.0 cm者23例,>10.0 cm者11例。55例腹膜后腫物術后病理分類詳見表1。
表1 55例腹膜后腫瘤病理分類情況
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物在早期多不與腹腔內重要臟器發(fā)生粘連或浸潤,其生長速度通常較為緩慢[4],在早中期不會對周圍臟器產生典型的壓迫作用,也就很少表現出不適的臨床表現。這些原因導致了腹膜后腫物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很強的隱蔽性[5]。腹膜腔為一較大容量的腔隙,腫瘤早期對鄰近臟器無明顯壓迫而不易發(fā)現,一旦發(fā)現腫瘤時則往往較大。CT具有較強的空間分辨力,對于腹膜后微小病變也有相當高的診斷價值,尤其是對小于1 cm的腫瘤,超聲及MRI在診斷上均不及CT。另外,腹膜后腔隙有豐富的脂肪組織襯托,CT可清晰顯示瘤體的形態(tài)[6]。三維技術軟件的普遍應用使得CT對腹膜后腫瘤的定位、大小、形態(tài)、范圍及與鄰近臟器的關系顯示更直接和清楚。
從統(tǒng)計的結果看,神經源性腫瘤占47.3%,平滑肌瘤占20.0%,脂肪瘤占14.5%,這些類型是腹膜后腫瘤的常見類型。神經源性腫瘤為良性腫瘤,以神經纖維瘤最為常見,CT圖像顯示其位置多位于脊柱中線兩側,腫瘤呈軟組織密度影,界限清晰,密度多均勻,CT值為22~45 Hu,增強掃描后瘤體可呈不均勻強化現象。脂肪瘤瘤體一般較大,有包膜,但露體邊緣常因與周圍組織擠壓較緊,瘤體邊緣多不清晰,CT值一般在-20 Hu以下,增強掃描瘤體見不均勻強化[7]。平滑肌肉瘤是腹膜后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一般瘤體較大,軟組織密度影,形態(tài)不規(guī)則,呈混合密度,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瘤體內常見不規(guī)則壞死區(qū),增強掃描呈中等及以上不規(guī)則強化[8]。
綜上所述,螺旋CT掃描能夠清晰顯示腹膜后腫物病灶的部位、大小、內部結構及與鄰近組織的關系,能夠對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物做出準確的定位診斷,對臨床治療和預后判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唐光健,王儀生.腹膜后原發(fā)腫瘤的CT診斷[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30(4):229 -232.
[2] 王志學,吳濤,韓大正,等.原發(fā)性胃腸道淋巴瘤多層螺旋CT表現[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8):587-589.
[3] 王春,周建軍,馬周鵬,等.腹膜后局灶性Castleman病的CT和磁共振成像表現及病理特點[J].中華腫瘤雜志,2014,36(3):193-197.
[4] 徐鵬舉,嚴福華,周繼華,等.CT在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診斷中的價值評估[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4,9(4):278-282.
[5] 吳佩,黃鶴,方芳.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的診斷策略和治療對策[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4):231 -232.
[6] 彭淑牖,白明東.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的診斷與手術治療[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2,21(3):133 -134.
[7] 曾蒙蘇,須同祿.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的CT表現:附40例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4,13(5):289 -291.
[8] 孟曉燕,葉兆祥.多層螺旋CT檢查在胃腸道外間質瘤診斷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4,(19):57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