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遠赫旸張博雅劉淼
(1.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研究院,遼寧鞍山 114038;2.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水文地質大隊,遼寧鞍山 114038)
滑坡地質災害勘查與其治理方法研究
李志遠1赫旸1張博雅1劉淼2
(1.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研究院,遼寧鞍山 114038;2.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水文地質大隊,遼寧鞍山 114038)
滑坡是地質災害類型里發(fā)生頻率較高的一種地質災害,滑坡發(fā)生會對人類經濟財產和生命財產造成很大損失。對滑坡地質災害進行勘查研究對有效預防和治理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作者經驗,對滑坡地質災害勘查方法極其治理措施進行分析。
滑坡 地質災害 治理 措施
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受到地下水活動、河流沖擊、人工切坡及地震等一些因素的影響,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帶或軟弱面,分散地或整體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xiàn)象叫做滑坡?;率芸赜诘刭|地質規(guī)律,是地質災害較為普遍的一種災害。對于滑坡勘查,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1)勘查的內容,滑坡防治工程對地質勘查工作是有一定要求的,即通過地質調查和測繪、地質鉆探、物探、挖探、地下水觀測等一些調查和勘探手段,來查明滑坡的規(guī)模、要素、空間分布范圍、水文地質特征、類型、性質、成因、危害程度與穩(wěn)定狀態(tài)等。(2)鉆探,在勘查一些中型滑坡時,主要用到的是鉆探技術。鉆探的主要任務是查清楚滑坡的范圍、巖土體組成和厚度,采用一些巖土來進行物理力學實驗,查清楚和滑坡有關的地下水含水層的層數(shù)、來源、動態(tài)、分布以及各含水層的水力聯(lián)系等等。(3)物探,物探的手段有:地質雷達、電法勘探、電視測井、聲波勘探、地質勘探等。地質雷達、電法勘探、聲波勘探、地質勘探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地層的物理性質的差異,來了解地質構造特點和地層的分布狀態(tài)等。(4)挖探,挖探包括坑探、井探、硐探槽探四種方式。通過挖探,可以直接的觀察地質的情況,通過進行詳細描述巖性,來進行地層劃分,了解滑帶延伸方向和寬度,來確定滑坡邊界。在挖探的過程中揭露的滑帶應該取樣測試。對于一些性質復雜的大型滑坡,利用適量的探硐和探井,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滑坡內部的結構變化,鑒定滑帶的結構特征和物質組成,測定其產狀要素。探槽和探坑一般是用來揭露滑坡周界的滑體的組成物質、滑體的位置、滑體出口的位置等。
滑坡地質災害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碌刭|災害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首先,自然因素:地貌條件和地質條件引起的滑坡地質災害。在我國的一些山區(qū)地帶,經常會出現(xiàn)因為地貌條件和地質條件引起的滑坡地質災害。從地質條件方面來說,巖土類型是引起山體滑坡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山區(qū)地帶對于那些抗風化能力較低,結構松散,抗剪強度較低的巖土來說,在水流的沖擊下其性能會發(fā)生改變,比較容易造成山體滑坡。一般來說,松散覆蓋層、泥巖、粘土、黃土以及片巖、板巖等,還有一些軟硬相間的巖層構成的斜坡同樣容易造成山體滑坡。另一方面,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也是造成滑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滑坡的過程中,地下水的活動占主要作用,起作用的主要是土、巖,降低土體和巖石的強度,使其產生空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對透水巖層產生一種漂浮托力,從而造成山體的滑坡。最后,地質構造對山體滑坡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當組成斜坡的土體、巖石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xù)的狀態(tài)時,就會產生向下滑動的趨勢。一般來說,對于一些水庫、溝、江、河的斜坡、建筑物和山坡的邊緣都是比較容易發(fā)生滑坡的地方。
其次,人為因素:仔細分析,很多滑坡多發(fā)的地區(qū)都是地殼運動和人類各種工程活動較頻繁地區(qū)。人們不符合生態(tài)學的活動主要有:(1)過量的砍伐樹木,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現(xiàn)象嚴重,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在雨季,較容易山洪暴發(fā)而導致山體滑坡。(2)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人們在不能或不允許開挖的山體上,開礦、開墾、采石、取石等人為的破壞山體穩(wěn)定性,使山體地表水改變了流向和路徑,加劇了滑坡體的形成。(3)水庫庫區(qū)、電站長期的風浪和蓄水也加劇了對庫區(qū)兩岸的岸基的侵蝕沖涮程度,導致岸基因崩塌、沉陷而失穩(wěn),從而比較容易導致相應的山體滑坡。(4)修建公路造成的滑坡,在山坡上修建公路改變了山體自然形成,有利于山體穩(wěn)定的水流流徑、地下水和地表通道。讓暴雨后匯集大量的地表水,直接沖刷一些地質比較薄弱層或裂縫而導致山體滑坡。
防治滑坡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其危害。在進行滑坡防治時應該遵循以下十條原則:①正確認識滑坡;②以預防為主;③綜合治;④治理要徹底;⑤全面規(guī)劃分期治理;⑥治小治早;⑦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性;⑧動態(tài)設計;動態(tài)施工;⑨科學施工;⑩加強防滑工程維修保養(yǎng)。滑坡防治治理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3.1 加強宣傳工作
提高人們的防災害意識是做好滑坡地質災害防治治理的基礎,要做好這個基礎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宣傳工作。首先,有關部門應該在每年汛期到來之前,利用報紙、展板、宣傳資料向人們發(fā)放,在一些農村的偏遠地區(qū)人們的防災意識還比較淡薄,因此需要到農村、集鎮(zhèn)街上開展宣傳咨詢;其次,在一些地質災害多發(fā)地區(qū),需要建立雨量自動檢測站,提高雨量檢測的準確性;最后,有關部門需要舉辦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班,適時地向人們宣傳地質災害的災害性和預防知識,不斷地提高人們防災意識和防災能力。
3.2 工程措施
首先,因為滑坡發(fā)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是防治治理滑坡地質災害的重要措施之一。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的具體措施有兩種:(1)排除地下水。排除地下水的方法應該根據邊坡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地質結構特征進行選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①垂直鉆孔排水;②支撐盲溝;③水平鉆孔疏干;④豎井抽水。(2)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qū)。為了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qū),可以在滑坡邊界地方修建截水溝。在滑坡區(qū)內,可以考慮在坡面修配水溝,在覆蓋層上可以用人造植被鋪蓋或者用漿砌石覆蓋,來防止地表水下滲。
其次,改善邊坡土(巖)體力學強度也是滑坡地質災害防治治理中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之一。其具體措施有:(1)在山腳陡坡地方修筑牢固的擋土墻和護墻,來加強滑坡體腳基的穩(wěn)定性;(2)修筑鋼筋樁或者鋼筋混凝土抗滑樁,用來作為滑坡體的阻滑支撐工程;(3)電化學或者固結灌漿加固加強邊坡土(巖)體的強度。
3.3 管理措施
很多人們在防治治理滑坡地質災害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管理措施。防治治理滑坡地質災害的管理措施有:(1)在滑坡體以及保護區(qū)內,應嚴禁從事修公里、開礦、采石、取土等活動;(2)在滑坡體以及保護區(qū)內,應嚴禁從事放牧、砍伐,開展種植活動;(3)要加強對滑坡體的觀測、預警、預報等日常管理工作。
滑坡治理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工程,加強對滑坡產生原因分析,加強對滑坡地質災害危害宣傳,并根據實際地形地貌特征進行滑坡地質災害的防治。不斷在實際經驗中總結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才會讓滑坡地質災害帶來的傷害減到最小。
[1]劉子振,言志信.邊坡穩(wěn)定計算斜條分法機理分析[J].巖土工程技術,2006-10-08.
[2]邵繼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浙江國土資源,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