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君玲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别B(yǎng)成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為習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這也關系到學生一生的教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工程?;谶@一點,結合我校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具體做法談幾點想法。
一、以營造氛圍為基點,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
俗語說:“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绷晳T對于人的一生影響非常大,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福,養(yǎng)得不好,則終身受累。身為教師,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這里的環(huán)境包括(1)指生活環(huán)境;(2)指人文環(huán)境。優(yōu)美潔凈的校園、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和諧的校園、融洽的課堂環(huán)境、良好的師生關系等都能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習慣養(yǎng)成教育時,首先要從環(huán)境建設入手。
如,我校昔日的教學樓陳舊,跑道不平,無風到處土,下雨遍地泥。近年來,教育局對學校校園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先后多次撥款對我校校園環(huán)境進行了全面改造:整修運動場,內外刷新教學樓、建成標準化實驗室;修花壇、硬化地面。同時,在顯眼的位置懸掛校風、教風、學風;在校門、樓道、宣傳欄、圍墻等地裝飾、刷寫、懸掛名人名言、標語等內容;在教學樓走廊里張貼“注意安全”“不要大聲喧嘩”“輕聲慢步靠右行”等內容的溫馨提示語。在教室營造文化氛圍,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作,凈化了學生心靈,圖書室、音樂室煥然一新,標語上墻。我校還充分利用校園板報展示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學生的風采。同時,我校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開展養(yǎng)成教育,營造教育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內容:(1)要求學生無論是在教室、樓道、操場都能接受到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健康習慣等教育;(2)開辟校園文化長廊,充分展示校園辦學特色、學生的綜合才藝、校園文化傳統(tǒng)等,讓學生在不同時期都能學到知識,培養(yǎng)綜合能力;(3)我校將每年3月和9月設為“文化建設月”,要求各班依據(jù)特色,精心策劃,認真布置,盡顯個性特色。學校德育辦采取月總結通報的形式進行評比,并發(fā)放先進班級錦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養(yǎng)成教育,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潔了、校容校貌清新了。凈化、綠化、美化相映成趣,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文化品位,創(chuàng)設了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為學校的發(fā)展注入了活力。如今,整個校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書聲瑯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給師生帶來了一種美的享受。
二、以輿論宣傳為突破點,樹立正確觀念
輿論宣傳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各種習慣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我認為,對于農(nóng)村學生占大多數(shù)的學校來說,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什么習慣是正確的,什么習慣是不好的。為此,我校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怎樣做一名文明中學生”的大討論活動。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習慣行為是不文明的、不好的。同時,學校據(jù)此制訂了《中學生一日常規(guī)》,人手一冊。從禮儀習慣、學習習慣、品行習慣、日常習慣等十幾個方面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并將其中的重要內容用標牌寫在顯眼位置。讓養(yǎng)成教育知識銘記在學生心中。
為了加大宣傳的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學校利用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櫥窗進行大量宣傳;班主任、團支部利用班會、團會進行專題宣傳。學校德育辦將文明禮儀內容貼上墻。讓學生耳濡目染,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為了避免“學校百日功,不及社會一日功”的教育的弊端,遏止教育反彈現(xiàn)象,學校還注意把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宣傳工作延伸到校外,延伸到社會,延伸到每個家庭。形成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通過內外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三、以完善制度為中心點,形成管理網(wǎng)絡
樹立正確的觀念,還需要完善的制度來保障養(yǎng)成教育工作的
落實。為此,我認為應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1.完善學生管理目標
學??梢罁?jù)《中小學生德育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教育法規(guī),結合學生習慣養(yǎng)成方面的實際,制定《中學生一日常規(guī)》《學生管理條例》《班級常規(guī)管理考核細則》等,將中學生在禮儀、學習、生活、品行、安全等方面的習慣予以細化,制訂出相應的目標。
2.完善學生管理機制
這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完善學校管理機制。學校成立養(yǎng)成教育管理專組,并形成以學校黨支部為核心,以德育辦為龍頭,以班主任、科任老師為先導,以團支部、學生會為骨干的管理網(wǎng)絡,積極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2)完善家校管理機制。學??衫谩八那宄?、四掌握”機制,與各街辦、各村定期或不定期向學校反饋學生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表現(xiàn)情況。同時,建立班主任家訪制,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家訪與學生家長進行面對面的零距離接觸,
全面認識學生,探究學生不良行為的成因。除此之外,學校教師還應利用電話、信函隨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互相反饋信息,共同培育學生。
四、以重點活動為主抓點,促使以點帶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能采取嚴格的說教方式,只有將其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讓學生有興趣主動參加,寓教于樂,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可以用特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把它當作培養(yǎng)目標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開展。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培養(yǎng)。
1.以評比活動促培養(yǎng)
各班定期召開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主題班會,并以此為重點內容辦黑板報,學??梢罁?jù)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重點制定習慣目標,然后有序進行。學??刹扇∫辉乱辉u比,一學期一總評,評出優(yōu)秀班級、優(yōu)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優(yōu)秀少先隊員、十佳少先隊員等。
2.以競賽活動促培養(yǎng)
學??膳e辦廣播體操、講普通話、演講、書畫比賽、感恩活動。利用節(jié)日開展慶?;顒?,展示學生的才藝。盡可能讓每項活動都能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思想受到啟發(fā),精神受到鼓舞,良好的習慣和道德情感在活動中得到孕育和發(fā)展。endprint
3.以教育活動促培養(yǎng)
學??筛鶕?jù)實際開展“國旗下的講話”宣傳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唱歌習慣。如,我校每周一升國旗、唱國歌,并對學生一周來的學習生活進行小結,做到及時表彰、激勵,每天早上和中午利用喇叭播放健康向上的有教育意義的歌曲,悅耳的歌聲豐富了校園文化,培養(yǎng)了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4.以健身活動促培養(yǎng)
對于學生健身習慣,學校應抓好“兩操一活動”,即一個眼保健操,一個大課間和一個陽光課外活動。我們學校在此方面就落到實處。每天眼保健操,大課間要求全體學生參加,班主任全部到位給予監(jiān)督。按照陽光體育活動方案,分別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每項活動都配備專職指導教師。學生興趣得到激發(fā)。
五、以防止反彈為鞏固點,促進品質形成
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因此,養(yǎng)成教育的核心是防止學生壞習慣反彈,這就要求我們采取不同措施強化學生意志,樹立求真、求善的信念,把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作為人格追求的目標和境界。從細抓、從實抓、反復抓、長期抓,堅持不懈,使良好的習慣成為全體學生長期堅持的美德。例如,我們這個方面是這樣做的,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實行日常管理“三看一公布”。每天由學校校委會值日人員、學生會值日干部分三次對學生早、中、晚三個階段的行為、衛(wèi)生、學習情況進行打分,每日一公布。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做得不好的班級及個人予以批評;(2)實行按周考核。學校每周將學生養(yǎng)成教育情況按班級予以考核,并根據(jù)各個方面的得分情況,進行公布;(3)實行學期總結。每學期期中期末學校專門對養(yǎng)成教育的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并集中進行教育。
一位教育家說過:“在孩子的心靈播種理想,就會收獲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獲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獲命運?!眾^斗在教育一線的我們意識到:辛勤的耕耘定會結出累累碩果,學生良好的行為也會逐步形成。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知、情、意、行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的過程。因此,習慣養(yǎng)成教育工作任重道遠,這就要求我們多動腦子、多想點子,用自己對工作的忠心,對學生的愛心,對生活的熱心來促進學生行為的轉變。
參考文獻:
孫建云.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
編輯 鄭 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