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敏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薩頓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通用汽車等企業(yè)通過自我管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德魯克、李嘉誠、杰克·韋爾奇等個體通過自我管理達到了自我實現,向我們證明了自我管理的強大優(yōu)勢??紤]到自我管理在企業(yè)和個體所進行的有益嘗試,我們不妨將其運用于公安機關以提升民警執(zhí)法的效率和效益。
已有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自我管理下定義。本文認同如下觀點:自我管理是指具有自我意識、自主意識和自由能力的個人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前提下,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通過合理的自我設計、自我學習、自我協(xié)調和自我控制等環(huán)節(jié),以個人的自我實現和全面發(fā)展為價值訴求的管理實踐活動。[1]自我管理是一種通過學習和實踐可掌握的能力,其長期的管理效果能不斷地促進個人發(fā)展。自我管理可分為團隊自我管理和個人自我管理。本文從個人自我管理的角度來研究公安民警自我管理。必須強調的是,公安民警自我管理并不意味著要取消原有的組織管理,而是將組織管理和自我管理進行有機的統(tǒng)一,以促進公安機關的長遠發(fā)展以及民警自我價值的實現。
由于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不斷變化,民警必須接受新的警務理念、警務知識和警務技能。自我管理是每一位民警不可或缺的能力,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警察不同于一般的職業(yè),所進行的警務活動產生的不僅是經濟效益,更多的是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而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非簡單的定量標準可以衡量,更多需要考慮其定性標準。所以,民警在角色定位時需要更多地考慮社會責任和職業(yè)操守,并將自我管理自覺地融入工作中。
公安民警通過自我管理能有效地完成組織目標,并可以最大化地發(fā)揮自身的潛力。公安民警自我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安機關的戰(zhàn)斗力,有助于個體迎接社會和警務改革的挑戰(zhàn)。綜合自我管理在醫(yī)療、教育和公司等領域的管理實踐,公安民警自我管理對民警自身以及公安機關會產生以下作用:
第一,對公安民警的作用。民警是自我管理的實踐者,其效果直接作用于民警自身。實證研究表明,通過自我管理,個體能提高自主性、得到激勵,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自主性是指作為活動主體的民警在工作中所表現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在復雜多變、機遇與風險并存的社會,民警自主地自我設計、自主地自我學習、自主地自我協(xié)調和自主地自我控制,[2]能掌控自身的發(fā)展趨勢,選擇有利于發(fā)展的時機和因素,排除發(fā)展中的風險和干擾,減少發(fā)展的曲折性。民警的工作普遍具有復雜、模糊和內隱等特點,公安組織難以監(jiān)督和控制,但平等、民主和自我實現等意識能推動民警的自主性。
激勵功能是對民警的行為動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激發(fā)。職業(yè)發(fā)展、薪酬福利、自主性和人際關系對個人的激勵力分別為34%、31%、28%、7%,其中精神因素達72%。這說明個體比較注重精神需要的滿足。哈佛大學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的潛能通常只能發(fā)揮20%—30%,但是在科學而有效的激勵下能將另外70%—80%的潛能發(fā)揮出來。在自我管理的模式下,民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自身潛力、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和保持工作動力,從而促進職業(yè)發(fā)展、自主性提升和人際關系和諧。
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需要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前四項需要得到滿足后,個人才可能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潛能,才可能達到自我實現。在良好的公安文化氛圍中,民警從內心產生對制度的忠誠、領導的信賴和隊伍的認同,激發(fā)出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形成持久的動機驅動力和行為執(zhí)行力,并且能夠公正地處置利益矛盾與沖突,更加關注自身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和人生追求達到最高的境界。[3]
第二,對公安機關的作用。通過公安民警自我管理,公安機關能更好地實現組織目標,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減少管理成本和提升組織績效。自我管理有效進行的前提是民警要在公安機關共同愿景的基礎上,對外在的制度化規(guī)范從認知、認同到接受,進而內化為自身的內在動機和價值觀。這種內化不僅能夠緩解民警與同事、組織的矛盾,還能在組織內部形成一股凝聚力,并轉化為對外發(fā)展的競爭力。
為給民警營造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環(huán)境,公安機關應設計豐富的工作內容、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和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體系。同時,民警也要不斷地打破傳統(tǒng)管理的界限,主動適應新環(huán)境,最后實現自我超越。公安機關與民警這樣的互動行為可以增強彼此的信任,使整個公安機關擁有巨大的向心力、認同感和凝聚力。
自我管理是節(jié)省成本的有效管理方式,因為在整個自我管理過程中,領導者只需集中時間和精力考慮組織的戰(zhàn)略性問題,而民警對工作全權負責,減少了中間管理層的監(jiān)督和控制。公安機關優(yōu)化警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民警與崗位最佳匹配,公安民警自我管理在促進工作績效提升的同時,也會促進績效組織的構建。[4]
自我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即個人通過自我設計、自我學習、自我協(xié)調以及自我控制完成組織目標。通過自我設計,民警可以明確今后的發(fā)展方向,為自我學習、自我協(xié)調和自我控制提供行為準則;通過自我學習,民警可以獲得技術和知識等核心要素,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自我協(xié)調和自我控制,民警不斷糾正自身的意識、行為和情感,保障公安機關的目標得以實現。
自我設計是自我管理的起始階段,指民警在充分的自我認識的基礎上,將社會的要求和內在動機轉化為自身發(fā)展目標的過程。自我管理最終落實到民警個人,但公安組織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公安機關應對民警進行有效的引導,促使民警了解自我管理的過程、內容和方法,并主動采用自我管理的方式。自我認識是自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警可以通過SWOT分析法、反饋分析法、上級或同事的意見等對自身需要、行為方式及個性特征進行剖析,以形成較為準確的人生定位。
自我設計分為長期自我設計和短期自我設計。長期自我設計的目標是民警將組織目標、組織價值觀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等內化成自己追求的理想,為工作提供持續(xù)的內部動機。短期自我設計的目標是明確規(guī)定的具體目標,雖然不能像長期自我設計的目標提供持續(xù)的內部動機,但可以在不斷地追尋和實現時產生自我效能感。民警要將自身的優(yōu)勢與公安工作結合起來,并集中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最有潛力的領域。民警要明確自身與自我設計目標之間的差距,在下一階段對差距較大的相關內容進行自我學習。民警主要在業(yè)務能力和行政職務兩方面進行自我設計。業(yè)務能力自我設計目標的實現代表著民警在今后的警務工作中會有更強的獨立性,行政職務自我設計目標的實現代表著民警在今后擁有更多的決策權。自我設計貫穿于民警的整個職業(yè)生涯,在不同的階段,自我設計的具體內容也不盡相同,它是一個不斷追求職業(yè)成熟的過程。
自我學習是為了縮小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民警主動地對任務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民警是公安機關中最寶貴、最重要和最活躍的資源,通過自我學習能拓寬知識的領域和增強專業(yè)知識的水平。民警不僅需要具備一般公務員的通用能力,還應具備完成公安警務活動的特殊能力。根據公安機關的職業(yè)特點,警察的崗位核心能力包括:決策指揮能力、執(zhí)法辦案能力、公共服務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和實戰(zhàn)對抗能力等。自我學習是進行自我管理的內在要求,為自我設計、自我協(xié)調和自我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民警進行自我學習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公安機關的強制要求。公安機關為提高整體戰(zhàn)斗力,激發(fā)民警學習的內在需求,促使民警將學習轉變?yōu)榻洺;?、自愿化和工作化的行為。民警將組織的強制要求內化為內在需要,不僅可以將“適應型學習”轉換為“創(chuàng)造型學習”,還能提升對學習的認同感。另一方面是民警個人的主動要求。自我學習是民警個人發(fā)展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民警會主動地進行自我學習。民警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濃厚的興趣時,會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不斷地完善自我。由于公安機關分工較細,民警可以根據自己的崗位與層級需要量身定做自我學習的內容與重點。
自我協(xié)調是指民警主動地調節(jié)自我身心以及自身與組織的關系,并處于協(xié)調的狀態(tài)。民警不僅要協(xié)調自我的身心,還要協(xié)調自身與組織的關系。考慮到公安工作的特點,自我協(xié)調主要從人際關系、沖突和身心健康三方面對民警的行為、感情和思想進行引導。
首先,人際關系協(xié)調。據調查,一個人的成功有85%來自人際因素。[5]與上級、同級和下級擁有融洽的人際關系,不僅有利于民警順利完成工作,還有利于構建良好的組織氛圍。針對個性化、表面化和復雜化的人際關系特點,民警應形成正確的人際關系認識,把握好義利之間的關系,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沖突協(xié)調。沖突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的主體,因互動行為導致的不和諧狀態(tài)。[,6]由于個性特征的差異,民警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可能會與同事、部門及組織產生沖突。民警可根據沖突的大小以及沖突對績效影響的高低,從回避、遷就、合作、妥協(xié)及強制中選擇相應的策略。[7]
最后,身心協(xié)調。民警的素質要求體現在政治素質、文化素質、業(yè)務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五個方面,其中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其他素質的基礎。繁重的警務工作很容易引起民警身體透支和心理疲憊,但民警又缺少足夠時間來進行身心調整,致使他們的身心健康令人擔憂。目前,民警的心理健康狀況低于一般人群,大多數民警的體能素質也不能達到警務工作需要的標準。公安機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民警的身心處于協(xié)調狀態(tài),為今后的警務工作提供保障。
自我控制是民警以自我設計的目標為標準,對自己職權范圍內的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監(jiān)督和檢查,并根據偏差調整行動或調整計劃,以實現自我設計目標的過程。由于公安工作的成效難以簡單衡量,民警的工作效果主要取決于自身的自我控制。在自我管理過程中,自我控制發(fā)揮著糾偏和調試的功能。糾偏功能指民警根據偏差,對觀念、信息和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作出心理和行為的改變,以達到預期的目標。調試功能指隨著新形勢或個人需要的變化,民警對流程、組織結構或原自我設計的目標作出適當的修改,以最終達到組織目標。民警進行自我控制時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適時原則。即民警對可能發(fā)生的偏差采取積極的措施防止偏差出現,或對已經存在的偏差進行及時的糾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民警只有以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待公安工作和警務活動,才能更好地預測和發(fā)現偏差。
2.適度原則。即民警根據具體的活動內容,將控制的頻度、程度和范圍把握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避免過多或過少的控制。有效的控制不僅能發(fā)揮糾偏和調試的作用,還能激發(fā)民警的工作和學習積極性。
3.重點原則。即民警首先要明確警務活動的關鍵因素,并進行重點控制。這樣有利于理順各方面的關系,并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
[1]王永明.自我管理的哲學審視[J].社會科學報刊,2006(5).
[2]胡君辰,陶小龍.員工自我管理內容探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3]蔡永紅,申曉月.學生自我管理研究文獻綜述[A].全國教育管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擴大會議[C].2012.
[4]彭良平.基于知識型員工的績效管理研究[J].中國商貿,2012(3).
[5][美]DaleCarnegie.完美交際——卡耐基中國讀本[M].殷世江譯.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4:1.
[6]萬濤.項目團隊的沖突協(xié)調機制及其博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3).
[7]謝作渺.組織沖突與組織沖突協(xié)調策略[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