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紅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信息科學系,150025)
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課程改革研究
張憲紅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信息科學系,150025)
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的各個方面發(fā)揮著作用。家庭娛樂、文檔管理、辦公室信息化、工作工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許多人認為計算機已經成為了工具學科。計算機專業(yè)的課程當然要區(qū)別于這些非計算機專業(yè)對計算機的認識。計算機專業(yè)仍然有很強的職業(yè)競爭力。但是,也要有危機感。要針對社會需求深入了解。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職業(yè)能力需求導向。這就要對計算機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課程體系改革。本文就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課程體系改革的作用、意義和可行性措施進行了詳細闡述。
工作過程;課程體系;就業(yè);實驗室建設;教師能力
高等院校招生規(guī)模擴大,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高校教育不再是精英模式和完全的基礎理論培養(yǎng)教育。高等院校要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就業(yè)長遠考慮。就業(yè)形式的嚴峻,競爭的激烈,使得學生對未來就業(yè)充滿了忐忑。所以高校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同步提升實踐和理論能力。計算機專業(yè)也是如此。同時,計算機專業(yè)還有自身的特點,就是知識更新速度快,專業(yè)知識在三、四年間可能就已經存在淘汰的技術和新出現的主流技術。這就要求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yè)要融入社會,不能固步自封。應該與計算機類企業(yè)交流,走入企業(yè),了解企業(yè)對計算機專業(yè)員工的新需求。熟悉企業(yè)崗位的工作情境。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系統(tǒng)性的課程改革。
計算機人才應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具備工作需要的職業(yè)素養(yǎng)。所以要在基于工作過程的基礎上進行課程改革。
2.1 基于工作過程的理解
基于工作過程深入淺出的理解,從高校調研角度:要了解企業(yè)需求的工作崗位日常的工作流程,了解相關崗位需要完成的各項工作。從計算機課程體系改革角度:要讓學生有身在職場的感覺,學習中就如同在企業(yè)工作。這能夠讓學生畢業(yè)后快速融入企業(yè)工作團隊。讓學生對崗位工作過程有整體性的初步認識。讓學生學習的知識是組成職業(yè)能力的各個具體環(huán)節(jié)。
2.2 具體課程設置以基于工作目標為指導方向
計算機的課程有專業(yè)課模塊、基本素質模塊兩大部分。根據課程的前導和后續(xù)時間等特性,在進行具體課程教學中,要側重于工作過程導向。能夠構建一體化教室的,講授課地點盡量安排在一體化教室。在實驗中能夠完成任務式工序的,可以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項目或者任務式的實驗教學。
2.3 教學硬件環(huán)境建設要基于工作過程導向
新課程體系改革需要硬件環(huán)境的支持。對于教師而言,建造實驗室實驗機房已經非常熟悉。但是在課程體系改革的驅動下,硬件環(huán)境也應該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應該基于工作過程導向來發(fā)展。建造目標應該包含一體化教室:讓教學和企業(yè)工作環(huán)境交互。講中練,教學中模擬;實訓室:不僅僅完成課程的基本實驗要求。要能夠具備完成任務、項目式教學的硬件條件。機房組建模式可參考軟件企業(yè)“圓桌模式”,以網絡互聯來實現文件的傳送和互動;
條件允許也可以與企業(yè)共建校中廠(企業(yè)),廠中校(企業(yè))。
3.1 緊靠培養(yǎng)目標,側重能力
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明確指出了學生應具備哪些能力。而且學生畢業(yè)后終究要走向社會。側重能力,鍛煉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崗位競爭力,能夠進入專業(yè)對應的企業(yè)工作。同時出眾的能力可以讓企業(yè)與伙伴迅速認可,更好的融入到工作團隊中。
3.2 教學模式要靈活,根據課程特點多樣化的采用教學方法與手段
講授模式教學的價值不可忽視,但并不代表單一的講授模式適合所有的課程。不同的課程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點,認真總結,探索實驗必將抓住核心,找到適合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比如,C語言課程往往是開設的第一門高級語言。它的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編程思想和結構化模式,那么以例代講。用例子說明,從講解中代入例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編程思想。因為編程要實踐才能培養(yǎng)出思維模式。理論是不能直接形成編程思維模式的。而到了C#或者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高級語言,就可以用任務驅動模式。以大的任務或者一個具體的小項目為例子。從章節(jié)開始,每當講完一個章節(jié),就可以完成項目或者任務中的一部分。當學期課程完成后,項目與任務就完成了。這既幫助學生高效率學習知識,也代入了工作的具體過程。
3.3 壯大教學力量
這里包含了教師隊伍的打造和教學資源的收集與豐富。針對課程體系而言,不可或缺的是骨干教師,教師的能力提升是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保證。而教學資源在其中起到了輔助作用。學習教師講解的重點,用豐富的教輔資料進行印證與借鑒,舉一反三,這樣學生的能力會有快速提升。這是計算機課程體系改革的必需舉措之一。
[1] 徐紅艷.“實戰(zhàn)式”教學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4(09)
[2] 曹春榮.計算機課程教學新思想、新方法的探索[J].職業(yè)教育研究. 2004(07)
[3] 孫悅.計算機課程教學必須突出技能培養(yǎng)[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04)
[4] 謝和愉,李小林.高校計算機課程探究式教學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24)
[5] 何麗明.職高計算機課程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等職業(yè)教育. 2008(08)
[6] 梁思勤.如何提高技校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J].職業(yè). 2009(18)
[7] 龔宏浩.計算機課程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9(03)
[8] 閆艷平.職高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探索[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Research on computer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Zhang Xianho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 information science, 150025)
The computer plays a part in every aspect of people's life..Family entertainment,document management,office information,work tools and so on,This is not the only one.Many people think that computer has become a tool for discipline..The course of computer science is of cours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non computer majors to the computer.Computer professional still has a strong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However,there is a sense of crisis.To understand social needs in-depth.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correct professional ability demand orientation.This will take the course of computer course as the guide,and carry on the reform of course system.In this paper,the role,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reform of computer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course of work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work process;curriculum system;employment;laboratory construction;Faculty
本論文支課題:職業(yè)能力視角下基于工作過程的高校計算機課程體系研究項目號NO.GBB121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