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出版人 朱小衛(wèi)
三十而立 “從心”開始
本刊出版人 朱小衛(wèi)
屈指算來,《湖南包裝》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了。從一份包裝行業(yè)的簡報,成長為湖南省第一份面向全國包裝界的行業(yè)性期刊,這期間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只有經歷其中的人才能記得。趔趔趄趄一路走來,有許多人、許多事值得我們坐下來慢慢回憶、細細咀嚼,值得我們用心去梳理?;仡欁哌^的歷程,是為了讓《湖南包裝》未來之路走得更好。于是便有了這一期的“設計歷史”和“設計人物”兩個欄目。
三十而立,要立什么?我想應該對雜志的定位進行重新審視。
以往的《湖南包裝》主要是報道包裝行業(yè)的各種會議、資訊,以及包裝技術、包裝裝備和包裝材料的研究開發(fā)和應用,還有一些設計類的文章,是一份“以行業(yè)報道為主的,間雜技術研究”的行業(yè)性期刊,定位還不夠精準;《湖南包裝》囿于其地域性刊名,一直被視為湖南包裝人自己的期刊,刊出的大多是湖湘包裝及設計類的信息。
重新定位的《湖南包裝》應該是一份散發(fā)著濃濃藝術味的學術性期刊。因為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傳統紙質期刊作為資訊載體的功能幾近喪失;包裝行業(yè)也從以往單純追求包裹、密封和保鮮功能,開始向方便化、個性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的包裝設計成為包裝行業(yè)的追尋熱點。所以,新的《湖南包裝》將定位于以闡揚設計藝術為主的學術性期刊。
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不能因為刊名中的“湖南”而畫地為牢,湖湘文化與設計湘軍也應該順勢而為,走出湖南。所以,新的《湖南包裝》應該是一份面向國內外設計藝術領域的開放性期刊。
三十而立的《湖南包裝》有以上這些全新的定位,是因了一個相當專業(yè)的策劃、出版專家團隊。他們有的是高等院校的專業(yè)教授,有的是出版界的專家,還有學術期刊的資深編輯,以及包裝技術專家,這是一群對《湖南包裝》有著深厚感情的專業(yè)人士,是他們在用心為中國設計藝術界打造一份嚴肅的學術期刊。
這份“從心”打造的刊物將不拘一格刊發(fā)國內外設計藝術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刊發(fā)各設計機構和個人的優(yōu)秀作品,報道設計界有影響的人物,發(fā)掘有潛力的設計新人,關注設計藝術學科的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性,是設計藝術的靈魂,也是本刊的用稿標準。
我們將始終站在設計藝術研究的前沿,及時傳播國內外設計研究的新思維、新理論和研究動態(tài)。
為了做好這份刊物,我們會一直用心,用心策劃,用心組稿,用心編輯,用心編排。我們以謙卑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位作者、讀者,用心傾聽您的建議和意見,旨在把這份刊物打造成展示中國設計藝術成果的全新學術平臺,搭建成設計藝術界跨越時空的溝通交流的橋梁。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用心,何愁壯志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