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玲
一項網(wǎng)上調查顯示,有80%的網(wǎng)友認為詩歌鑒賞題是所有語文試題得分難度最大的題目。究其原因,主要是詩歌鑒賞素材浩如煙海,手法千變萬化,學生似乎無從下手。但因為詩歌的凝練美好,詩歌鑒賞也被網(wǎng)友稱為最不能拋棄、“最中文”的題目。不管怎樣,詩歌鑒賞都是高考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如何分析、理解古詩詞鑒賞中的作用、效果題,更是高考的高頻考點,也是最能體現(xiàn)詩歌鑒賞之“鑒賞味道”的題目,現(xiàn)將答題方法總結如下。
答題方法
不論出題是圍繞詩歌“某一字、詞、句”的表達效果,還是考查“某一字、詞、句”的絕妙之處,乍一看去,都是在讓我們分析“怎么寫”,其實高考考查詩歌的目的本不在于讓學生心領神會地從詩歌中借鑒寫作技巧,而是讓學生走進詩歌,誦讀詩歌,讀懂詩歌,品味詩歌。所以,這種題型作答時會以“怎么寫”鋪路,最終還是要落在“寫什么”上面。因此,我們歸納了三步走的答題思路:第一步,析手法;第二步,現(xiàn)畫面;第三步,談情感。
析手法,有兩個方向。一是“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雙關、對偶、夸張、借代、設問、反問、頂針、象征等。二是“表現(xiàn)方法”,如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對比襯托、白描工筆等,當然還有一些較少出現(xiàn)的“用典”“起興”等手法。
現(xiàn)畫面,需要我們用心走進詩歌,理解這些需要鑒賞的字、詞、句的含義,在大腦中加工想象詩人描繪的圖景,然后再用較為流暢的語言把這些含義或腦海中的場景敘述出來,我們認為,這是鑒賞詩歌非常重要也非?!跋硎堋钡囊粋€環(huán)節(jié),借此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穿越古今,追隨古人的腳步,體驗古人的生活。
談情感,是詩歌鑒賞中無論哪種題型都要在最后拋出的答案。因為“詩言志”,無論詩歌運用何種技巧,塑造何種形象,怎樣為煉字拈斷莖須,都是詩人為了一吐心中之塊壘而使用的手段,所以,分析某一字、詞、句的效果,最終都需答出這樣寫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態(tài)度等。
例1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早 發(fā)
羅 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中的“煉字”,這類題目答題時既要指出該字含義、所用手法,還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詩中的表達效果及作用(也就是描繪了什么樣的畫面,流露出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答案可這樣組織:“背”是背著,也就是方向相反。描繪了詩人獨自一人朝著與返鄉(xiāng)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的場景,用返鄉(xiāng)的雁反襯出客居邊塞的詩人孤獨寂寞的飄泊之感和濃重的思鄉(xiāng)之情。
易錯誤區(qū)
1. 手法找不準。由于對各種修辭和描寫的方法不能準確判斷或分辨,所以在析手法時會張冠李戴,出現(xiàn)錯誤。
例2 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溪村即事
元·周權
寒翠飛崖壁,塵囂此地分。鶴行松徑雨,僧倚石闌云;
竹色溪陰見,梅香岸曲聞。山翁遨客飲,閑話總成文。
古人曾贊“寒翠飛崖壁”中的“飛”字用得好,你認為呢?
“飛”字描寫了松柏飛上崖壁、傲然挺拔的情態(tài),用了“化靜為動”的描寫方法;如果從修辭來看,應該是比擬中的“擬物”。相較而言,“化靜為動”更是詩人的匠心所在。但有些同學沒有看到這一點,而是紛紛回答“擬人”。修辭答偏了,真正的精妙之處也就不會答出來了。所以在分析手法時一定要著力考慮對突出詩人筆下的意象有關鍵作用的手法,而不是不加分辨、隨意套用老師所講的手法。
2. 詩意悟不透。答題時,我們沒有完全悟透詩意,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想象答題。這樣,就會導致答非所問。
例3 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遇舊友
吳偉業(yè)
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已過才追問”一句中的“已”“才”兩字似不著力,實則耐人尋味。請簡要說明。
“已”強調了兩人已經(jīng)擦肩而過,“才”強調了錯過之后才覺面熟,又回去“追問”的情形。兩字呼應,表現(xiàn)了兩人變化之大,突出了相逢的意外。這兩句強調了“離亂”,交待了相逢的背景,表明了相逢的不易,突出了相逢的驚喜,也才有了相認后的盛情相待,給相逢之喜增加了悲涼的色調。
但是有些同學在這首詩里既看到“亂離”“苦難”,又捕捉到“驚魂定”“笑語頻”,所以“意亂神迷”,不知道作者起筆是渲染一種悲涼的氛圍,紛紛答“差點錯過”“幸而追上”,詩人流露了驚喜、欣慰的情感,這樣的答案自然得分很低。所以我們做此類題目時必須結合全詩乃至題目注釋,在理解詩文的基礎上,才能正確作答。
1.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 日
吳錫疇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畝園私涑水翁。
無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
頸聯(lián)中“逆、私”二字極為精妙,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其妙處。
2. 閱讀下面這首元詩,然后回答問題。
寒夜作
揭傒斯
疏星凍霜空,流月濕林薄。
虛館人不眠,時聞一葉落。
(1)首句的“凍”字可否用“映”“點”“著”等替換,試作簡要分析。
(2)全詩最精彩的是哪一句?試作簡要賞析。
1. “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愛的意思。頸聯(lián)使用擬人手法,賦予綠草田園以人性人情,寫出它們對其主人的親昵之狀,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2. (1)如用“映”“點”“著”等替代,前兩句便帶上平敘味道,使全篇旨意由言愁轉化為言幽。詩人首句著一“凍”字,意在強調自己冷峭的心情。
(2)最精彩的當是末句?!耙蝗~落”的聲音何等細微,館中人卻能清晰地辨聞,足見夜之靜,而一個“時”字,更將漫漫長夜中難眠人的情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一句不僅溝通了虛館內外的情況,而且傳達出詩人愁苦的心緒,可謂神來之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