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平安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多災多難的近代中國,一批批先進的中國人憂國憂民,前仆后繼地探索振興中華的道路,但又一次次地失敗。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們在各地紛紛成立共產主義小組,開展工人運動,創(chuàng)辦各種刊物和學校,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1921年7月,全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選派的13位代表聚會上海,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在古老的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無產階級政黨。
參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肩負歷史使命,帶著全黨五十多名黨員的期望,代表當時中國探索的正確方向,他們絕大多數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年紀最大的何叔衡45歲,最小的劉仁靜19歲,平均年紀28歲,這群當時最進步、最有激情、最充滿活力的青年人,奮斗在不同的崗位,各有其不同的職業(yè)。湖南長沙代表毛澤東是第一師范附屬小學的主事(校長),何叔衡在湖南一師附小任教;北京代表張國燾、劉仁靜兼職北京西城區(qū)文化補習學校的數理老師與英語教師;湖北武漢代表董必武是武漢中學校長,陳潭秋是其英文老師;廣東廣州代表陳公博是廣東政法專科學校教授;山東濟南代表王燼美是濟南一師學生,鄧恩銘是濟南一中學生;包惠僧在報館工作;日本東京代表周佛海是日本第七高等學校的中國留學生;上海代表李漢俊和李達同為商務印書館編譯[1]。我們從代表當時的職業(yè)構成可以看出,在黨的一大13位代表中,絕大多數在學校工作和學習,其中專兼職教師七位,占代表總人數的53.85%;加上稍后在1922年執(zhí)教湖南自修大學講授剩余價值論、社會發(fā)展史等的李達,執(zhí)教武昌高師講授唯物史觀、社會學等科目的李漢俊,在共產黨成立初期從事教師工作的比例高達69.23%。從這個比例我們得出結論:教師,在中國革命的紅色起點上起著積極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勇立中國革命潮頭,走在時代的前列,正是他們積極的參與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加速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中國革命的進程。
先輩教師充分利用學校這塊陣地、教師這個職業(yè),為人師表,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關心時事,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作為時代的探路人、引路人,一直走在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前列,堅持共產主義信仰,堅持中國革命事業(yè),很多人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掌握馬克思主義這個先進武器,傳播、運用、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尋找解決中國問題的良方,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進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沒有他們的參與,中國共產黨或許會推遲成立,中國革命也許會推遲進行,正確道路的探索也許會更艱難。先輩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給學生的思想影響極大,他們教會學生懂得了革命道理,促使眾多學生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引導其走上了革命道路,為革命輸送了大批新鮮力量。
1919年毛澤東擔任修業(yè)小學的歷史教員[2]45,從此開始了他三年的教師生活。1920年7月,“毛澤東應聘擔任第一師范附屬小學的主事(校長),不久,又被聘為第一師范國文教員兼一個班的主任(班主任)?!盵3]60這個時候毛澤東開始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暗搅?920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而且從此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盵4]131他積極投身于當時的各種政治活動,創(chuàng)辦文化書社介紹新書,著力于新文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宣傳;組建了湖南俄羅斯研究會,把目光主要地轉向俄國;在學生中物色對象,建立團組織;正是從湖南第一師范出發(fā),他踏上了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路,開始實現由教師向職業(yè)革命家的轉變,從此與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yè)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爸髁x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5]71,“主義”通過學??梢猿蔀楸娙说墓沧R,“他非常重視向進步教師、學生傳播革命思想,積極引導他們走上革命的道路。師范部學生蕭述凡、郭亮、夏曦等,附小教師何叔衡、陳昌、謝覺哉,學生任弼時、毛澤民、毛澤覃、易禮義、陳安仁等在他的引導下都成了革命家,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6]。毛澤東開完一大從上?;睾虾?,1921年8月,為了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與培養(yǎng)干部,毛澤東、何叔衡等人決定在湖南創(chuàng)辦自修大學[7]79,學?!秳?chuàng)立宣言》指出,學生不但修學,還要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滌蕩不良的習慣,為革新社會作準備。自修大學成立后,反響熱烈,學生日益增多。1922年秋,李達出任自修大學校長,毛澤東、何叔衡、李達等既教書又育人,注重言傳身教。自修大學成為共產黨在湖南的一個公開活動場所,為革命準備干部和后備人才,在當時和以后的革命運動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何叔衡從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到長沙市內的楚怡學校教國文與歷史課,協助毛澤東在湖南宣傳馬克思主義,為建黨作準備。何叔衡教書時傳授馬列主義等新思想、新理念,常以帝國主義侵華史啟迪學生的愛國思想,以自己攻讀四書五經、中取秀才到尋找馬克思主義、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的歷程引導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他積極培養(yǎng)、發(fā)展黨員,是湖南建黨的“老母雞”,其工作的學校是“湖南革命的總匯處”。
從1919年起,董必武在與李漢俊的交往中,開始接觸、接受馬克思主義,他們認為要接近群眾,喚醒民眾,打下群眾的基礎,確定“目前能夠做的是辦報紙和辦學校兩件事,以便在學生和工農民眾中開展馬克思主義的‘啟蒙運動’”[8]39。1920年3月,董必武等籌辦的私立武漢中學開始招生授課,“為了以革命精神培養(yǎng)訓練學生,董必武提出了‘樸誠勇毅’四個字作為校訓(1966年4月4日,他為武漢中學題了“樸誠勇毅干革命”,并作了解釋),董必武當年就是以此教育人,也是以此律已”[9]41。這所新型的學校吸引了湖北、河南、湖南等地的工農子弟和進步青年前來求學,培養(yǎng)了一批革命人才,“董必武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講授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使學生受到十分深刻的教育”[10]41。在創(chuàng)辦武漢中學的過程中,董必武和陳潭秋有意識地學習俄國革命,以武漢中學為據點,“董必武和陳潭秋等先進的知識分子一起,以學校以基地,積極宣傳十月革命的勝利,傳播馬克思主義,致力于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工作”[11]45。他們通過自編的刊物介紹馬克思主義常識,讓師生了解十月革命;他們邀請一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來學校任教和講學,使馬列主義在師生中迅速傳播;通過書社等獲得進步書刊,作為向師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的材料;他們還開設社會主義課程,積極向學生灌輸革命思想;他們以學校為中心,帶領師生到城鄉(xiāng)接觸工農;他們辦夜校,成立黨團組織,不斷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武漢中學成為武漢地區(qū)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建黨的重要活動基地,是建黨時“湖北共產黨的中心”。
先輩教師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第一次相結合中承前啟后,為教師職業(yè)帶來了崇高的榮譽與輝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教師應該追隨先輩的足跡,銘記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新的結合中,根據網絡時代的特點,言傳身教以馬克思主義為靈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依靠宗教、“星相學”的指導,顯然行不通;依靠某種“神秘力量”作為動力,顯然也不可能;而是要依靠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髓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引。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家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秉h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笔舜髨蟾鎻娬{:“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备咝W鳛樵S多新思想和新觀念發(fā)源、匯聚、傳播、發(fā)展之地,有責任肩負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任,擔負起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領風尚的作用。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需要各種專業(yè)知識的成才學習,同時作為成人教育的核心價值觀的學習也是大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為他們未來步入社會成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大學生已成為各種社會勢力激烈爭奪的對象,這些社會勢力會千方百計利用學校這個陣地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自己的價值觀,當代教師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學生的頭腦、引導他們的行為,就會讓各種雜音、噪音干擾他們健康、順利的成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大學生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代表了當代社會的主流價值,提供了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各種資源及人才優(yōu)勢得天獨厚,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理直氣壯地在大學生中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形形色色的理論、思潮的迷霧中把握正確方向,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明辨是非,就能夠堅定他們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對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對祖國的熱愛、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對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成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高素質人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豐富、意蘊深厚,是一個由不同部分構成的有機統一的科學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每個大學生心中,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高校教師責無旁貸。廣大高校教師在求學階段掌握系統的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一般都接受過系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從事教學活動后,也經常接觸或鉆研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相關內容,具有較高的知識水準;很多高校成立了專門研究機構,有優(yōu)良的場地技術設施可利用,培養(yǎng)、涌現了一批從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的專家學者,他們學術視野開闊,知識結構合理,理論創(chuàng)新意識強。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及教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中的作用,習近平強調,“高校是教育培養(yǎng)青年人才的重要園地,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年的重要思想陣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導者。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青年學生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在思想傳播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的高校教師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給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13]。一個優(yōu)秀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終身的,教師職業(yè)身份言傳身教易于學生接受,其人格魅力對學生更有感召力,就如毛澤東對他的老師徐特立所言: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作為一種榜樣,給學生帶來示范和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對學生接受系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很多教師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思政課或思政教師的事,與己無關,其實不然,就像“一大”代表作為教師就講授不同的課程:歷史、國文、數學、物理、英語、社會學、唯物史觀、社會發(fā)展史等,他們在教學中給學生滲透一種責任、一種使命的教育,讓學生自覺投身到促進國家獨立、人民幸福的進步事業(yè)中。在現階段所有的課程、所有的教師都有這個義務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關專業(yè)課教師要挖掘專業(yè)課程教育中價值觀的相關內容,比如計算機教師把網絡安全教育作為入學教育的重要部分,表明這塊“新領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樣要講法治;語言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分析《周易》中的精華與糟粕;自然科學教師在解釋自然現象時可以批駁“神創(chuàng)論”的荒謬;經管類的老師多講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造精神;地理教師在講到天文時可以剖析星相學“精神鴉片”的反科學實質等。胡錦濤同志2007年在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廣大教師要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加強師德修養(yǎng)”[1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思政課或思政教師的專利,學生價值體系是由各種觀念匯集起來的,就像一個個攤位構成的集市一樣,它需要由各種課程的正確思想來填充,單個的教師、單一的課程是無法起決定性作用的。只有所有的教師、所有的課程形成一股“合力”,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身上發(fā)生正能量綜合反應。
思想政治理論課體現了高等教育社會主義性質和辦學方向,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途徑。作為施教者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的作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大學生樹立包括無神論在內的正確世界觀,抵制包括有神論在內的各種錯誤思想。
對大學生全面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思政課教師要像先輩教師一樣,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增強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yǎng),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系統學習和深入研究,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抓住主要矛盾,緊扣教學目標,打通四門課程內容之間的阻隔,做好教材內容體系向教學內容體系的有效轉化;認真研究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全過程,做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價值引領,牢牢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探究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法,用具有中國特點的學術理論闡釋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非凡奇跡,多結合實際,著眼實效性,增強針對性,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特色和優(yōu)勢講清楚、說明白,讓他們能夠融會貫通;教師引導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行為認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學生的頭腦,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譜寫無愧于前輩、無愧于時代的更加輝煌的篇章。
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其學習、生活與網絡密不可分,據調查,大學生電腦、手機等交替上網,微信、微博等齊上陣,平均每天會在網絡停留三個小時左右,網絡對其正確“三觀”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ヂ摼W已經成為今天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主戰(zhàn)場,網上輿論工作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習近平指出:“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chuàng)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guī)律,弘揚主旋律,激發(fā)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盵15]學校應該結合學生實際,占領網絡主流輿論陣地,學校、教師、學工人員、學生骨干組成高校網絡宣傳工作隊伍平臺,全方位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學校根據學生喜歡網絡的特點,加大對學校校園網的建設,投入更多的經費、人員,在網站多開設科學理論、無神論的欄目,幫助學生破除迷信思想。正如教育部長袁貴仁所言“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使網絡這個‘最大變量’成為‘最大機遇’……打造一支由學術大師、教學名師、優(yōu)秀導師、輔導員班主任、優(yōu)秀骨干學生組成的高校網絡宣傳工作隊伍……讓網絡空間成為激發(fā)正能量的堅強陣地”[16],在利用網絡這個渠道上,教師的作用得天獨厚,比如利用學生喜歡瀏覽老師的QQ空間,教師可以在自己的QQ空間多轉載一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能量的資料、案例、圖片,敢于批判網絡中違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錯誤思想。結合“90后”大學生喜歡網絡的特點,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添磚加瓦,就能把網絡打造成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新陣地,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貼近學生,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容真學、真信、真懂、真用,成為其模范踐行者,成為中國明日發(fā)展的頂梁柱。
[1]佚名.中共一大代表的社會職業(yè)[J].湖南黨史月刊,1991,(10).
[2][3][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逢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893-1949)[M].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4]斯諾.西行漫記[M].三聯書店,1979.
[5]毛澤東年譜(上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6]朱與墨.恰同學少年——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舊址愛國主義資源初探[EB/OL].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zhuyumo/2008/1229/081229122439GFB00JB46A3GCKBFFFF0_2.html.
[8][9][10][11]胡傳章,哈金雄.董必武傳記[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fā)[2004]16號.
[13]張爍.第二十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會見會議代表并講話[N].人民日報,2012-01-05.
[14]胡錦濤.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貴州日報,2007-09-01.
[15]習近平.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chuàng)新發(fā)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N].人民日報,2014-02-28.
[16]袁貴仁.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J].求是,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