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拉索拱桁架結構是預應力鋼結構的一種,其工作性能受到預應力值、撐桿數(shù)目、拉索垂度等的影響。文章從剛度、內力和變形的角度對拉索拱桁架結構進行了理論分析,通過對一榀拉索拱桁架結構運用SAP2000進行了有限元模擬,分析了各影響因素對結構的影響程度,得出了有益結論,對實際工程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拉索拱桁架結構;受力性能;預應力;撐桿;拉索垂度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U35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6-001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437
1 概述
拉索拱桁架結構是由承受軸力的拱形桁架、截面較小的高強鋼索和撐桿組成,并通過對索施加一定大小的預應力使三者成為一個整體結構,承受外力荷載。由于結構形式簡單,能夠充分利用鋼材的抗拉強度并跨越較大的空間,且自身為自平衡體系,制作安裝較網(wǎng)架結構簡單,因此廣泛應用于大跨度空間結構中。本文運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軟件SAP2000建立30m跨度單榀拉索拱桁架結構模型,分析了預應力大小、撐桿數(shù)目和拉索垂度等影響因素對結構受力性能的影響,得到了不同的計算數(shù)據(jù),通過畫出不同影響因素的影響曲線,總結出了一些結構剛度、內力和位移變化的規(guī)律,得出了有益結論,希望能在今后的工程設計中給予參考。
2 模型建立
某車間廠房結構形式為拉索拱桁架結構,每榀之間設置水平支撐或拉條以保證結構的平面外穩(wěn)定。由于拉索拱桁架結構主要以平面?zhèn)髁橹?,可以取其中的一榀進行分析。每榀拉索拱桁架跨度為30m,間距為10m,室內凈高為6.5m,初步擬定撐桿數(shù)量為7根,撐桿間距為3m,桿件之間以及結構與基礎連接均為鉸接,拱桁架每節(jié)點所受恒載和活載均為10kN模型的建立與計算采用通用有限元結構分析與設計軟件SAP2000。桁架各桿件和下弦拉索均采用該軟件中的框架單元模擬,由參考文獻[2]可知,釋放撐桿及桁架各桿件兩端的彎矩可以模擬鉸接連接,將拉索的抗彎屬性設置為較小值可以模擬索單元。
2.1 預應力施加
拉索拱桁架結構中,引入預應力可以抵消荷載應力,調整內力峰值,增強結構剛度及穩(wěn)定性,賦予零剛度結構以必要的剛度,變幾何可變體系為幾何不變體系。此外,在結構受到向上的風荷載時,為了避免拉索出現(xiàn)松弛,也需要有一定的預應力儲備,以防止結構喪失整體受力能力。但在引入預應力的同時,結構也會有部分桿件內力增大,惡化其受力條件并增大材耗。因此,預應力值的確定是拉索拱桁架結構中關鍵問題之一。在SAP2000中可以通過施加溫度荷載模擬索中的預應力。
2.2 非線性分析
對拉索拱桁架結構進行分析時,拱桁架中各桿件一般處于彈性階段,對于拉索的分析,在索受到預拉力張拉繃緊后,通常也考慮索的應力-應變關系處于彈性階段,不考慮材料非線性因素,只需考慮幾何非線性的因素。
由于拉索拱桁架結構必須經(jīng)過預張拉才能產生剛度承受荷載,因此在結構非線性分析時,必須正確安排初始分析工況,其他荷載工況的分析以此為初始條件,通常情況下以溫度荷載模擬的預應力工況為初始分析工況。各非線性分析工況的結果一般不能疊加,對于荷載組合,必須通過正確安排非線性分析工況的先后次序,后一個非線性分析工況從前一個非線性分析工況結束時的狀態(tài)、剛度矩陣開始,繼承前一個工況的所有荷載效應。本文模型的荷載工況分析順序為溫度荷載、自重荷載、恒載、活載。
3 結果分析
拉索拱桁架結構計算分析中,確定預應力值大小、撐桿數(shù)目、拉索垂度是關鍵問題。它們決定了拱桁架的結構找形、構件截面的選型等一系列工作。撐桿數(shù)目和拉索垂度還影響結構內力及位移,拉索的垂度需滿足室內凈高要求。
由于上述因素僅在屋架平面內影響結構受力性能,因此可以選取一榀拉索拱桁架結構進行分析。從圖2的模態(tài)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結構的前四階振型僅第二階振型受到預應力值、撐桿數(shù)目和拉索垂度的影響,因此本文各影響因素的分析主要基于第二階振型的模態(tài)數(shù)據(jù)。
3.1 預應力值影響分析
僅調整預應力值大小,其他影響因素不變,分析結果見圖3,由圖可知,預應力大小與結構的周期和跨中位移呈線性遞減關系。這是因為增大拉索預應力,結構剛度加大,周期和跨中位移減小。
對拉索拱桁架結構來說,一般都要對索施加一定的預應力使結構產生剛度承受荷載。增大預應力值能夠減小結構在使用荷載作用下的撓度,但過大的預應力會增大拱桁架的軸力,使結構用鋼量變大,所以一般情況預應力值大小由結構撓度限值決定。
3.2 撐桿數(shù)目影響分析
其他影響因素不變,僅調整撐桿數(shù)目,分析結果見圖4,由圖可知,撐桿數(shù)目增加結構周期和跨中位移減小,撐桿數(shù)目初期影響較大,當撐桿數(shù)目多于3個時對周期和跨中位移的影響較小,結構受力性能不再明顯改善,而用鋼量卻隨撐桿數(shù)目的增加而增加,故撐桿數(shù)目并非越多越好。比較撐桿數(shù)目3和4以及5和6可以發(fā)現(xiàn),跨中附近撐桿對結構剛度影響比支座附近的撐桿明顯。當撐桿數(shù)目為5時,結構周期和跨中位移取最小值,所以工程設計中拉索拱桁架結構應保證跨中有一道撐桿,同時應合理布置撐桿位置,將一定數(shù)量的撐桿布置在跨中附近,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撐桿的作用。
3.3 拉索垂度影響分析
分析圖5和圖6可以發(fā)現(xiàn),預應力值和撐桿數(shù)目不變時,索的垂度與結構周期和跨中位移呈線性遞減關系,與中間撐桿軸力呈線性遞增關系。這是因為垂度越大結構剛度越大,結構的周期和跨中位移就會減小。增加拉索垂度會增大預應力在重力方向的分力,因此中間撐桿的軸力增大。雖然增大拉索垂度能夠減小跨中位移,但是如果垂度過大,在同樣的預應力情況下,會增大撐桿向上頂起拱桁架的趨勢,也即會增大結構的起拱。結構起拱較大時在風吸作用下會更容易產生失穩(wěn)破壞,所以從建筑和結構穩(wěn)定性方面考慮,拉索的垂度不宜太大。
4 結語
由上述計算分析可知:(1)提高預應力值、撐桿數(shù)目、拉索垂度等要素能夠改善拉索拱桁架結構的受力性能,提高結構的承載力,但不同的要素影響程度不同,預應力值和垂度影響較為明顯,撐桿數(shù)目多于3個時對結構影響較??;(2)與其他位置撐桿相比跨中撐桿所受軸力最大,對拉索拱結構剛度影響最大,撐桿數(shù)目為5個時結構周期和跨中位移最小。在實際結構設計中建議撐桿數(shù)目為3個或5個,同時應設置跨中撐桿,并加強對其穩(wěn)定性分析;(3)對拉索施加預應力,主要作用是使撐桿和拱桁架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體,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但施加的預應力并非越大越好,對拉索施加預應力應考慮構件的材料、截面和結構的跨度等因素綜合確定。
參考文獻
[1] 張自強.空間張懸梁結構體系受力機理及穩(wěn)定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
[2] 黃明鑫.大型張弦梁結構的設計與施工[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 吳軼群.一種新型張弦梁結構的靜力穩(wěn)定性分析與施工方案比較[D].同濟大學,2008.
[4] 北京金土木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 北京金土木軟件技術有限公司.CSI分析參考手冊
[S].2006.
作者簡介:黃超(1981-),男,湖北荊門人,武漢都市環(huán)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結構工程師。
(責任編輯:周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