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要:對于復雜的項目投資,國家通過國民經濟評價,從整體角度考察核準制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實際貢獻,根據國民經濟評價結果決定項目的可行性。如何進行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為核準制項目的決策提供依據?本文從實際工作出發(fā),論述國民經濟評價的大致操作流程,為日常的國民經濟評價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民經濟評價 核準制項目 流程
2004年7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印發(fā)《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2004]20號),對投資體制改革提出如下要求:對于企業(yè)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再實行審批制,區(qū)別不同情況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其中,政府僅對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從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角度進行核準,其他項目無論規(guī)模大小,均改為備案制。企業(yè)投資建設實行核準制的項目,應按國家有關要求編制項目申請報告,報送項目核準機關。
按要求項目申請報告應包括:項目申報單位情況,擬建項目情況,建設用地和相關規(guī)劃,資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分析,經濟和社會效果分析。其中,經濟和社會效果分析章節(jié)除了包含可研的投資估算和財務評價,還有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內容。因此項目申請報告中經濟和社會效果分析章節(jié)的撰寫,離不開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
1 國民經濟評價方法
國民經濟評價一般采用“有項目”情況和“無項目”情況對比的方法進行。通過“有無對比”法識別項目的費用和效益,運用影子價格估算各項費用和效益, 根據現金流量分析法,采用內部收益率、凈現值等指標進行定量評價。
2 國民經濟評價流程
國民經濟評價的基礎數據來源于項目可研的投資估算和財務評價,因此要想完成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首先需要有項目可研的投資估算和財務評價的支持,其次需要從國民經濟角度對可研的投資估算進行調整,最后利用調整后的投資估算和財務評價數據進行國民經濟評價。項目可研的投資估算和財務評價做法本文不再說明,下文主要就投資估算的調整步驟和國民經濟評價的操作過程展開敘述。
2.1調整項目的投資估算
可研投資估算的工程費由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建筑工程費三部分組成。國民經濟評價需要將可研投資估算中的安裝工程費劃分為主材費和安裝費,同時從建筑工程費中劃分出主材費,即國民經濟評價需要明確設備購置費、主材費(包括建筑工程費中的主材費)、安裝費、剔除主材費的建筑工程費四部分各自的工程費用。將工程費按上述四部分進行劃分,有利于從國民經濟角度,剔除和調整工程費用。剔除和調整按上述要求重新匯總的工程費用的主要步驟:首先按影子價格對設備費和主材費進行調整,即完全按市場價格確定本項目的設備費、主材費;引進的設備材料,按引進國的市場價格和影子匯率調整人民幣的價格。其次從調整過價格的設備費和主材費中剔除增值稅,對于進口設備材料還應剔除進口關稅,最后從經過上述調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費剔除營業(yè)稅金。經過上述調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費用符合國民經濟評價的要求。
其他費用中的土地費用,按照土地的影子價格進行調整。其他費用中除土地費用外的剩余費用,依據調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費用進行重新計取。
預備費按照文件規(guī)定以調整和剔除后的工程費和調整后的其他費作為基數重新計取。
建設期貸款利息是國民經濟的內部轉移,國民經濟評價中的總投資應剔除建設期貸款利息。
由于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現金并沒有實際耗用國民經濟資源,所以國民經濟評價中的流動資金應從財務評價中的流動資金中剔除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現金,只保留存貨。在調整后的流動資金基礎上乘以30%作為鋪地流動資金計入國民經濟評價的總投資中。
2.2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
將財務評價中營業(yè)收入、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中每年的營業(yè)收入按影子價格進行調整后放入國民經濟評價中的經濟費用效益分析項目直接效益估算調整表中。
將財務評價中總成本費用估算表中每年的總成本費用中剔除折舊、攤銷和財務費用,其他成本費用按影子價格進行調整后放入經濟費用效益分析經營費用估算調整表。
確定項目每年的間接費用放入經濟費用效益分析項目間接費用估算表
確定項目每年的間接效益放入經濟費用效益分析項目間接效益估算表。
將調整和剔除后的建設投資放入經濟費用效益分析投資費用估算調整表中的建設投資處,經濟費用效益分析投資費用估算調整表中的建設期利息為零,流動資金為財務評價中的流動資金剔除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現金后的值。
通過上述表格中的數據計算出該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并根據社會折現率計算出凈現值。用國民經濟評價計算出的內部收益率與社會折現率進行比較,大于社會折現率表明項目可行。
2.3經濟和社會效果分析說明
社會和經濟效果分析中包含投資估算、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等。根據可研投資估算編制社會和經濟效果分析中的投資估算章節(jié),根據可研的財務評價編制編制社會和經濟效果分析中的財務評價章節(jié),根據調整后的投資估算和國民經濟評價編制社會和經濟效果分析中的國民經濟評價章節(jié)的內容。
3 結束語
國民經濟評價是按照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從國家整體角度考察項目的效益和費用。對于具有較大的外部性或者市場價格不能反映真實的資源稀缺程度的項目,僅進行財務評價往往不能真實的反映資源的消耗和收益,或者從財務上看是不可行的,但從整個國民經濟看是必要的,因此必選從全社會角度出發(fā)評價該類項目是否可行。
參考文獻:
[1]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建設部.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2] 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 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