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審計的目標要求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審計質量管理是審計項目的全過程管理,細化審計質量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管理。
一、內部審計業(yè)務流程中的質量管理
(一)合理安排執(zhí)行審計計劃的時間,能夠保證審計質量
如果為了突擊完成年度審計計劃數量,不能合理安排審計計劃的執(zhí)行時間,存在審計小組連續(xù)完成3個經理任職中期經濟責任審計情況,現場審計之后又同時出具審計報告,實際審計結果是不但不能保證每個審計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質量的時間安排,而且實施審計任務時審計人員經過連續(xù)緊張作戰(zhàn),工作時間長,會直接影響第一個審計項目出具審計報告的質量。這樣的審計計劃執(zhí)行安排不利于很好的達到審計目的。
總結以前年度完成審計計劃的工作經驗,取而代之的同一小組成員連續(xù)完成2個經理任職中期審計任務更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介于目前內部審計主要以經濟責任審計為主,考慮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月初和月末工作繁忙的實際情況,內部審計部門應盡量回避在這個時間階段實施審計項目,應安排審計人員在月初和月末時出具審計報告比較合理。
(二)審計組成員的合理搭配,是保證審計質量的關鍵因素
為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在審計任務分工時,應考慮有勝任能力的人員擔任主審,合理的審計組成員組合決定了該項審計任務完成的質量。重要審計項目如經理離任審計、重點工程項目審計、領導臨時安排的重要審計項目應當全部由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參加,并保證審計小組一定人員數量。例如進行分、子公司經理離任審計時通常安排3-4人小組成員并全部為有經驗的審計人員,才能更客觀、全面的披露經理任職期間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情況。比較重要的審計項目,審計小組中應至少有2-3名有經驗的人員參加并負責主要內容的審計事項,例如分、子公司經理任職中期審計需要至少有2-3名有經驗的審計人員參與,并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如前期被審計單位配合程度,被審計單位近年來經營管理狀況及人員素質,確定主審人員。綜合考慮上述因素若有較好審計環(huán)境的,應該讓年輕的審計人員做主審,為其創(chuàng)造鍛煉和提高審計業(yè)務的機會。若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審計環(huán)境較差的,為確保審計質量,還應配備有經驗的審計人員做主審。
(三)實施審計任務階段,審計過程中審計小組人員之間及時的內部信息溝通是提高審計質量的必要手段
在實施現場審計過程中,有些審計小組人員之間缺乏對審計信息的及時溝通,可能出現對同一經濟事項進行重復實施審計的情況,例如由于在會計核算中存在同一個經濟事項有時反映在資產、負責、所有者權益中的任意兩項中,在審計任務分工時資產、負責、所有者權益的審計任務分別由不同的審計人員完成,如果其中1人發(fā)現有新問題、新情況或重要審計事項沒有及時傳遞給同組其他相關審計人員,勢必造成重復審計取證,浪費時間、也不利于多角度分析同一個經濟事項,從而影響審計質量。
審計小組人員之間及時的信息溝通,是在審計過程中對發(fā)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或重要審計事項及時反饋給小組成員,通過探討和綜合分析后復核相關取證材料、審閱有關資料、擴大審計范圍等措施及時解決審計過程中不同角度發(fā)現的風險事項和重要問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審計質量。例如在審計期間費用時發(fā)現有大額支付事故處理費用,于是將此信息傳遞給屬于主審人員審計內容的安全指標情況,結果發(fā)現與被審計單位提供的經理任期內沒有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取證材料不一致,故主審人員要求被審計單位人員重新提供有關安全事故的取證材料,規(guī)避了該項內容的審計風險,使小組成員通過及時溝通并實施交叉復核后及時處理了遇到的重要審計事項。良好及時的審計組成員溝通,是提高審計質量的必要手段。
(四)重視審計報告會審階段的工作,提高審計報告質量
審計報告的會審階段,是審計小組成員對審計報告的內容進行復核的階段,審計組成員應當認真對待并指出本次審計報告中存在的未披露的重要事項。曾經出現的問題是有些審計人員考慮種種原因,不愿意指出小組審計人員的審計報告中的遺漏事項。即使本人已經在審計工作底稿中指出的存在風險問題,在審計報告會審階段發(fā)現沒有披露,也不予指出。有些審計報告會審流于形式,參與會審的人員沒有認真關注報告披露的內容,結果影響了本次審計報告的質量。
內部審計部門應該規(guī)避審計報告會審階段的工作對審計報告的質量影響,我公司審計部從2010年下半年以來,通過公司OA信息化平臺的內部審計流程的控制提高了審計報告會審質量。在實際操作流程中,記錄所有參與審計報告會審的審計人員的會審意見,有效地促進了審計報告會審工作質量,提高了審計報告質量。
二、審計隊伍建設方面
(一)審計人員的專業(yè)勝任能力是保證審計質量的關鍵
有些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缺乏對重要事項、關鍵事項的專業(yè)判斷能力,影響了審計質量。例如由同一項目經理部負責施工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在審計當期財務賬目反映已經收回全部一期工程款,并向公司上交了全部管理費用,并且金額較大。非主審人員已經在工作底稿中披露并提示告知主審人員,但是在審計報告中主審人員沒有披露該項審計內容,違背了重要性原則,沒有真實反映項目經理的經營業(yè)績,主要是缺乏對重要性職業(yè)判斷的能力。
如果發(fā)現被審計單位經濟效益較好,在審計過程中,應適當關注是否存在未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潛在盈利。相反如果被審計單位經濟效益較差,在審計過程中,應適當關注是否存在未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潛在虧損。
內部審計人員應該不斷總結職業(yè)判斷的經驗,提高專業(yè)勝任能力,保證審計質量。
(二)加強學習,是提高審計質量的有效途徑
如果內部審計人員不重視學習,將不能滿足隨時變化的現實工作要求,也將影響審計質量。
審計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經常學習審計法規(guī)、審計準則、內部審計制度,增強業(yè)務理論水平,還要加強學習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yè)經營管理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的總結,熟悉本企業(yè)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很好的了解和掌握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方式、手段、內容,才能提高審計質量。
(三)提高專業(yè)勝任能力,是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
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備審計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這些綜合能力是審計人員提高審計質量的必備能力,審計人員能力不同,審計結果的質量也不盡相同。
審計人員通過自身的努力工作提高包括經常借閱、研讀他人的審計報告及相關的審計資料;每次審計項目結束后小結本次的審計體會,
包括審計過程中取證、溝通時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從小組成員中得到的不同建議和意見,從被審計單位獲取的創(chuàng)新內部控制制度、發(fā)現的重大風險事件等。
(四)搞好團隊建設,提高團隊審計質量
如果審計人員不熱愛本職工作,缺乏積極進取精神和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甚至消極怠慢的工作情緒,勢必在工作過程中就可能出現不負責任和敷衍。如果審計人員的合理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也容易產生厭倦、消極情緒,而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就會不安心于工作現狀,離開本崗位,不利于開展團隊工作,審計隊伍不穩(wěn)定,難以保證審計質量。
審計任務是需要團隊成員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一盤散沙是不能順利、高質量的完成審計任務。
要搞好內部審計團隊建設,為審計人員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培養(yǎng)審計人員敬業(yè)意識,消除審計隊伍不安定的主客觀因素,只有提高內部審計隊伍的建設,才能整體滿足審計工作的需要,才能提高團隊審計質量。
三、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其他方面考慮
由于被審計單位人員素質、業(yè)務能力、工作態(tài)度等方面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實施審計工作時審計人員要做出合理的反應:通過訪談、交流得知被審計單位有剛剛接任工作崗位的人員,則需要對其提供的審計資料,認真審閱、復核,增加取證資料的數量,并通過穿行測試驗證其提供資料的真實、可靠性。如果是工作經驗較多、業(yè)務熟練的人員提供的審計資料,可以提高其審計資料的可信度,并適當減少取證數量。對于提供審計資料時人員配合工作比較被動、存在部門之間人員互相推諉的情況時,要提高防范風險意識,應加大審計復核工作量。
總之,提高內部審計質量才能做好審計工作,審計質量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要細化審計質量工作,提高審計人員專業(yè)勝任能力,充分發(fā)揮審計的免疫系統(tǒng)作用,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