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君,高克勤
(菏澤醫(yī)學??茖W校,山東菏澤274000;濰坊市人民醫(yī)院,山東濰坊261041)
循證護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李顏君,高克勤
(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山東菏澤274000;濰坊市人民醫(yī)院,山東濰坊261041)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方法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98例,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VAS評分、不良反應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術后6 h、12 h、24 h的VAS評分上,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觀察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20%,對照組為26.53%,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在護理滿意度對比上,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顯著性。結論對行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循證護理,有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的疼痛感,促進患者恢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循證護理;冠心?。唤槿胫委?;VAS評分;滿意度
介入治療是冠心病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創(chuàng)傷小、易恢復等優(yōu)點[1]。但是,在介入治療過程中,良好的循證護理能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促進患者恢復。為此,我們對49例行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行循證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行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WHO頒布的冠心病臨床診斷標準,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以及嚴重合并癥的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觀察組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齡為45.2歲,其中擇期介入42例,急性介入7例;對照組49例,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齡為45.0歲,其中擇期介入40例,急性介入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介入類型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術前進行相關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輔導,指導患者進行床上大小便的訓練,并指導患者正確飲食,不宜吃得過飽。術后指導患者服用清淡的食物,在術后4~6 h飲水
1500~2000mL。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循證護理就是首先明確臨床護理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并根據(jù)輕重緩解對問題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如: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如何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度,如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如何促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將對患者影響最大的因素作為最重要的護理問題,通過廣泛收集臨床數(shù)據(jù)資料以及官方權威數(shù)據(jù)網(wǎng)站上對該因素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解釋、分析,從而提出預防應對方案,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結合患者的病情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文化水平、職業(yè)背景、興趣愛好等采取合適的健康宣教方法,為患者詳細講解冠心病的知識,使患者了解介入治療的必要性、意義、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手術結束后,督促患者多飲水,并進行腹部熱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腸道的通暢,順利排出體內的造影劑。定時給予腰部以及腹部按摩,每6 h更換一次體位,緩解患者的腰痛等不適反應。若患者的腰痛程度較高,則可適量使用鎮(zhèn)定劑;對于失眠患者,則可適度服用艾司唑侖。
1.3 判定標準[2]運用VAS評分對患者術后6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0分表示無疼痛感,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運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分析,將其分成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運用SPSS19.0軟件,所獲數(shù)據(jù)采用方差分析、t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 兩組患者VAS評分對比見表1所示為兩組患者術后6 h、12 h、24 h的VAS評分結果,在三個時間段的VAS評分結果對比上,P均<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R47;R541.1
A
:1008-4118(2015)03-0064-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5.03.025